2014年12月5日,香港四个项目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以“西贡坑口客家舞麒麟”在本地传承最久。
麒麟与龙、凤一样,都是人们虚拟出来的瑞兽。传说的麒麟十分驯良,不伤人畜, 堪称“仁兽”。每当过年过节,客家人总爱舞动麒麟,期望麒麟能为他们带来福气。康熙年间,“麒麟”随着客家人南迁香港,来到西贡坑口,见证了成氏与张氏历时三百多年的兄弟情。
与大部分客家人一样,成槟元在康熙年间迁徙到香港。一次经商期间,他不幸遇上强盗,命丧途中。于是,他的遗孀邹氏只好向他的好朋友大水坑村张首兴求助。张首兴为人极重义气,二话不说,就让成槟元妻小留居家中。后来,邹氏感张首兴存活之恩,遂以身相许,带同幼子嫁入张家。
邹氏在嫁入张家之前,已与成槟元育有一子,名为国珍;其后,又为张首兴诞下一名儿子,名为子龙。张首兴为免好友成槟元家香断绝,于是在国珍长大成人后,让他恢复原来的姓氏,并且义助他到西贡成家立室。自此,成国珍就在这里开枝散叶,成为了今日西贡孟公屋村成氏的开基祖先。
成国珍十分感谢继父的高义,为表敬意,每年农历年初二必偕妻儿家小一同前往沙田大水坑村拜年、祭祖。
这个习俗自康熙年间,一直维持至今,从无断绝。据今日成氏后人说,几十年前,西贡对外的交通仍然不便,每次都要带同麒麟,沿西沙古径,穿越茅坪、梅子林,翻山越岭抵达大水坑村。由于路程遥远,去到大水坑已是下午,接着马上进行互拜及祭祀仪式。当所有活动都完成后,已几近黄昏,所以成氏族人通常会在大水坑村借宿一晚。
如此舟车,往往要耗上大半天,一点都不好受。然而,成氏后人从不言苦,坚持了三百多年。到了上世纪90年代,大水坑村张氏后人建议改为两族隔年互访——意即今年由成氏舞麒麟到访,翌年则由张氏舞麒麟回拜。
这个故事今日纪录在〈成张两族一家亲碑记〉,存放在孟公屋村成氏宗祠和大水坑村张氏宗祠内,让后人世代铭记这个超逾三个世纪的故事。(叶德平)
作者:叶德平博士,香港资深教育工作者,知名文化学者,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学士、硕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现为香港高等教育评议会常委,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高级讲师,中文、历史课程学术统筹,香港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