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屈菡
艺术品拍卖市场今秋异常火爆,那串长长的成交数字不仅让圈外人看得眼晕,就连圈内人都目瞪口呆。在兴奋或惶恐之余,人们不禁会问——
2010年秋拍不是一般的热,各大拍卖公司的成绩单上便可见一斑,北京瀚海总成交额超过19亿元,中国嘉德则顺利突破40亿元,北京保利以50多亿元刷新了中国艺术品拍卖单季纪录。
不断挑拨人们神经的则是一个个的亿元天价。共有4行41字的王羲之草书《平安帖》以3.08亿元的高价成交,明代陈栝的长卷《情韵墨花》、李可染的水墨巨制《长征》以及徐悲鸿的《巴人汲水图》也步步追高跨过亿元门槛,而千万级的拍品更是比比皆是。
亿元时代真的到来了?火爆场面的背后是真实的市场还是泡沫在涌动?
天价是如何形成的
“今年秋拍一大亮点是新资金进入明显。”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国强说,今年秋拍进场的新客户急剧增加,新资金量明显放大。就匡时自身而言,新增买家数量是往年的四五倍,他们拍下的艺术品占到全场的1/3。
“资本追逐是产生天价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些新资金最大的特点就是择高而买。”艺术市场评论人牟建平说,在流动资金充裕、通胀预期不减的情况下,大量的场外资金涌入艺术品拍卖行业。经过去年秋拍与今年春拍的初步试探,这些资金如洪水猛兽般闯入。“资金持有人往往对艺术品不甚了解,因此会追逐场内的高价拍品。”牟建平说,首先他们认为高价位代表着艺术价值高、是真品,其次则体现在下一轮拍卖中更容易卖出好价钱。
“精品成交价大都超过业内人的想象,以至于无法根据经验进行估价。”董国强说,买家对于精品的追逐程度在以往是从来没有的。定价越高的拍品,就越受追捧,成交价就越高,因此出现亿元天价也就不足为奇了。
据了解,新入场的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家,同时也包括一些金融机构和艺术基金。这些大量资本持有者的进入,使传统收藏家被迅速边缘化。陈先生是位古钱币收藏家,曾经他可以用2000元的价格收进一枚向往已久的钱币,可是如今他要花上超过5倍的钱才能买到。“这些新买家不管藏品的类型和风格,只要专家说是真的,就立刻掏钱买,整整两大柜一起拿下。”陈先生说曾亲眼目睹过这样的“盛况”。
高价位下的风险在积聚
“从走势上看,自2009年开始的这波古书画大涨已步入高位,面临后续上涨乏力的危险,未来能否延续这种强势令人生疑。”牟建平分析说,就古代书画来看,之前经历了“被低估”,如今又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度炒作,作品的质地与高价格不符。
相比而言,拍卖公司的态度略显乐观。“拍卖市场存在短期调整的可能,但从长远看,今天的价格还远远不算高。”董国强表示,如今95%的有钱人尚未投资艺术品,随着他们对艺术品市场的关注,市场将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价格上涨的趋势是不可逆的。北京瀚海拍卖公司董事长温桂华也曾表示:“高价作品是否能买得起的问题不存在,因为不断有新买家进入。”
但中国市场学会艺术品市场专家委员会主任西沐表示:“如今的天价,恰恰是艺术品市场在资本主导下的一种无可奈何的避险行为,是避险情绪的总爆发。”西沐说,场外资金对于经典艺术品的追逐最为疯狂,而经典化可以说是一条逃避风险之路。其根本原因是对中国艺术品市场失范所不断积累的风险预期做出的一种反应。
中国拍卖市场用十几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300年所走的路,董国强坦言:“在快速成长的过程中,拍卖市场也存在一定问题,如虚假成交、真伪混淆和不规范操作,这些都制约着拍卖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规范缺失给炒作资金以可乘之机,造成拍卖市场的虚假繁荣,对买家形成诱导和误导。
西沐表示,当下拍卖市场缺的不是关注、热情,更不是资金,而是规范化的体系与诚信、公开、公正、透明的运营交易平台。他建议拍卖市场的政策与法规应尽快完善,“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已经到了必须规范与引导的地步了,错过这一时期,政策与法规缺失造成的市场失范,会殃及国家文化利益与文化安全”。
去年艺术品拍卖成交额为220多亿元,而今年预计将达到600亿元的规模。在这种情形下,西沐认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应注重练内功、形成核心竞争能力,把提升业绩的焦虑转换成提高服务质量及核心竞争能力的思考。“中国拍卖市场的成熟不仅仅是依靠成交额的增高,而更多的是依赖竞争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