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别让「知道的幻觉」,毁了你的学习和成长

只有把信息拆解,让它们各循道路,真正流动起来,才能摆脱「囤积」和「熟悉」的桎梏。

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作者:Lachel

01:

在本文的开头,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

什么是拉链?

好吧,这个问题非常简单,乃至于看上去有点愚蠢。那么你一定也能回答出下面这个问题。试一试:

不要看实物,请画图描述拉链的每一个部件和工作原理,越详细越好。

怎么样,不参考实物,你能直接凭借印象画出来吗?

对大多数人来说,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你可能会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印象:「我大概知道它是怎么工作的,首先一拉,它就把两边顶开,然后……」但当你要准确、全面地叙述时,你会惊讶地发现,你对这件东西实际上知之甚少。

你的模糊印象,并不能支撑你把它还原出来。

这就是认知神经科学家 Frank Keil,所提出的「解释性深度错觉」(ioED)。

什么意思呢?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容易高估自己,认为自己知道很多东西,能够记得很多事物,但实际上,我们真正知道的、懂得的、记住的,可能远远低于我们的想象。

再举一个例子。

你对自行车一定非常熟悉了。哪怕你不会骑,也肯定见到过很多次,对不对?

那么,现在给你这张图:

你能否把其他部件补充完整,让自行车能转起来?

必须强调的是,这不是我画的,我画的才不会这么丑呢。

这是利物浦大学心理学家 Lawson 在课上做的一个实验。结果是:将近一半的学生,无法准确地补全图片。

他们画出来的样子,类似下图这样:

所以,如果你画不出来,不用沮丧,大多数人都一样。

我们对于自身「知识量」的估计,实际上,可能是远远高估了。

02:

我把这些情况,统称为「知道的幻觉」。

想一想,你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经常有这样的经历:

读完一本书,感觉记住了很多知识,但过了一阵子,就只剩一个模模糊糊的印象。当被问及「书里都讲了什么」时,大脑一片空白;

开完一场会,记下了许多要点,告诫自己工作时要注意。结果一到实践,还是故态复萌,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完全抛诸脑后;

对于一个理论、一个现象,听了很多遍,觉得「我已经懂了」。但要向别人介绍时,才发现讲得磕磕巴巴,许多地方都不得要领;

……

这些,都属于「知道的幻觉」。

我们以为我们知道了、懂得了,但实际上,我们只是「熟悉」而已,并没有真的将这些信息掌握和内化。

你可能还记得,我在以前的文章里,提到过一个「知识的诅咒」:

当你知道一个东西之后,你就会默认「大家都懂」,没法站在「不知道」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

最简单的例子:许多专家在说话时,会使用大量的专业术语,不是因为他们在「装逼」,而是因为,他们早已经习惯了这些术语,完全没法想象「居然还有人不懂」。

这种现象跟「知道的错觉」有什么关系呢?两者其实是异曲同工的。

我们的大脑非常懒,它会压榨每一分认知资源,不造成一丁点的浪费。于是,当它理解事物时,首先会对事物做一个粗略的划分:「知道」的东西,往左站;不熟悉的东西,往右站。

然后,再把绝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右边、陌生的事物上。

这就是造成「知识的诅咒」的根源:我们的大脑足够熟悉这些事物,乃至于连一分一毫的注意力都不会分给它们。

那么,大脑是如何判断我们是否「知道」一件事物的呢?

答案是:依据我们对它的信息量。

针对一样事物,我们获得的信息越多,大脑就认为我们越「了解」它 —— 哪怕这些信息,实际上可能是不充分的,无价值的。

举个例子:自行车。

围绕着自行车的信息,可能有许许多多种,比如:它有什么类型(公路、变速、山地……),它有什么款式(男式,女式),它有什么牌子(凤凰,永久,捷安特),它是什么样的,它有哪些常见场景(摩拜,ofo),它如何工作,原理是什么……

你会发现,我们获得的信息,绝大多数是宏观的(前面这些)。而关于工作原理、部件细节的信息,我们了解得非常少。

也就是说,对于「自行车」的各项信息,我们的「量」可能是充裕的,但结构是严重失衡的。

但是,在大脑眼中,它不会去做这么细致的划分,只会粗略地分类:熟悉,和不熟悉

它一看:信息量这么多,那一定是很熟悉了,不用看了 —— 于是,大笔一划,就把它归为「熟悉」的那一边。

这就是「知道的幻觉」。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真正「懂得」一件事物,我们只是「熟悉」它而已。

03:

生活中,其实有非常多的现象,都适用于这个规律。

举个例子:读完一本书,过一阵子,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你可能会记得:你是在哪儿读到这本书的,这本书的封面什么样,书页是不是泛黄了、折角了,读书时你周围的环境什么样,甚至,你的心态和情绪怎么样,诸如此类。

但这本书讲了什么?有哪些有意思的知识点?有哪些需要思考的内容?

这些,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是欠奉的。

原因很简单:前面这些信息,属于「情景记忆」,记住它们的难度非常低;而书里的内容,属于「细节记忆」,你需要经过深度加工(亦即思考)才能真正记住它们。

但是,对大脑来说,它会接触到大量的「情景记忆」,从而产生一种「我对它已经足够熟悉了」的错觉,挤压对于后者的注意力和资源。

这就是阅读的记忆效率和学习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我们的大脑在经受一连串信息流的刺激,但真正有效的、留存下来的,其实非常少。

同样,为什么很多人买了书,却从来不去看?

原因之一可能是:找书、浏览、买书的这个过程,跟「读书」的过程是相似的,都增加了对这本书的熟悉程度(亦即信息量)。那么,大脑就会觉得,我们已经「熟悉」了它,没有必要再去阅读了。

(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反正书买回来了,它就在那儿,不会跑,所以不用急)

另一个例子:

你可能买了很多课,也花了时间去上,但你真正掌握了吗?很可能没有。

你只是经历了一个「上课」的过程 —— 或许还动脑子去做了作业 —— 但这些,大多数时候增加的是「熟悉」程度,而非「掌握」程度。后者需要不断的、大量的、持之以恒的练习。

但关键是,这种「熟悉」程度,会给你一种「我已经会了」的体验。

在它的刺激下,你会不断地去追逐新事物,获取新资讯、新内容,但却从未回头看一下旧知识的巩固。

就像拎着一个有破洞的袋子,不断往前走,不断往里装东西,却一边走一边往外漏。

这就是学习和自我提升的大敌。

04:

那么,如何克服「知道的幻觉」呢?

分享几个小技巧,也许能帮到你。

1. 建立自己的外部系统

不知道你是否想过一个问题:我们大脑能储存的知识量,究竟是多少?

认知科学家 Thomas Landauer 给出了一个答案。他从上世纪60年代起,开始研究人的心智和知识。经过一系列的实验,他测算出了我们学习和记住事物的速度,并假设:如果在70年的时间里,这个速度是恒定的话,总量是多少。

答案可能会令你感到惊讶:1GB。

1GB能装下什么东西?换算成中文,就是5亿个汉字;一部普通的电影,哪怕不那么高清,也都超过这个上限了。

所以,我一直强调:大脑是用来思考的,不要拿来记忆。

更好的做法是什么呢?用可靠的外部系统来辅助自己记忆事物,同时,牢牢记住:

在哪里能找到它们;

它们的特征和关键是什么;

可以如何使用它们。

举个例子:我常用的外部工具,是滴答清单和印象笔记。前者负责「行动」,后者负责「知识」。

任何时候,当我需要考虑「我要做什么」时,我无需回忆,也不用去问别人,更不用查找各种资料 —— 打开滴答清单,所有的待办事项都在上面。

同样,当我需要查询某个知识点,某个灵感,某个备忘事项时,我无需苦思冥想,也不用担忧「我随手记在哪儿了」,只要打开印象笔记就好。

所以,我一直强调:工具不贵多,不贵在复杂,而重在你能否把它变成一种习惯,随时随地地记录,索引,整理。

利用工具,建立外部系统,看似非常简单,每个人都能做到。但造成差距的是什么呢?

你能否做到:有任何事情、想法,立刻记下来,不拖延,不浪费一分一秒时间。

这说来容易,但需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的坚持。让自己完全内化这个流程。

慢慢的,它就会成为你有力的辅助。

2. 强化自己的「再认」能力

我在之前的很多文章中,也提到:做笔记、记录事物,最容易碰到的一个障碍是什么呢?

就是:你连「做过记录」这件事,也忘了。

举个例子:文章最开头的两个案例(拉链和自行车),就是我阅读时,随手记在印象笔记里的。

我是如何记录的呢?就几个关键词:

拉链,自行车,解释性深度错觉。

但问题是什么?假设我现在想写一篇文章,讲「知道的幻觉」,我如何知道:我记录过的内容里面,哪些是跟这个主题有关的?

也就是说:我如何能想起「拉链、自行车」这则笔记,并把它用到文章里面呢?

这里,其实就需要强化自己的「再认能力」(Recognition memory)。

什么是「再认」?它是和「回忆」相对应的概念:后者是指,记住了一个东西,即使它不在面前,你也能把它「复述」出来,基本保持准确;

而前者是指,给你一个线索,你能顺藤摸瓜想起「我见过它」「它是什么」「在哪里可以找到它」。

你可以这样理解:我们的知识体系,就是一个个小网络的整合,每个网络都由一个个节点组成。你无须记住每个节点的详情(回忆),但你必须知道:这个网络下面有哪些节点;这个节点可能连接向哪个网络(再认)。

抓住这些关键节点和网络路径,其实也就掌握了这些相应的节点。

那么,如何强化自己的再认能力呢?

有一个习惯可以帮到你:当你记录(或记忆)任何事物时,不妨试一试:把它抽象成一个节点,问自己:

这个节点,可能跟哪些事物有联系?

你需要记忆的,不是它的详情,而是「联系」。

这才是真正有效的学习和记忆方法。

3. 将信息进行拆解

开一场会,你可能会做「会议笔记」。

读一本书,你可能会做「读书笔记」。

听一场课,你可能会做「课程笔记」。

甚至,跟专家交流、学习,你可能会做一个「交流笔记」,或是「学习笔记」……

然后呢?

有多少次,这些笔记就这样放着,再也没有翻开过,乃至于连你自己都忘了有这回事?

这就是我一直强调过的:一切信息,要让它保持「流动」,而不是囤积。

囤积起来的东西,是没有意义的:它们只是一堆垃圾和负担而已。

如何让它们流动起来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拆解」。

简单来说:开完一场会,不要把要点记在会议笔记里,而应该立刻思考:

有哪些事情是需要去做的?把它们记入待办事项中。

有哪些地方是工作时需要注意的?把它们记入工作手册中。

有哪些信息是可以储存起来,作为方法论的?把它们记入笔记和知识库中。

诸如此类。

同样,读一本书,记录下来的知识点,也可以这样去思考:

有哪些东西是备查的?记到知识库里面,并记住「联系」和「关键词」。

有哪些东西是可以实践,改善自己的工作方式的?记入待办事项,安排时间去操作。

有哪些东西是感兴趣、需要进一步了解的?记入待办事项,安排时间去拓展阅读和了解。

依此类推。

只有把信息拆解,让它们各循道路,真正流动起来,才能摆脱「囤积」和「熟悉」的桎梏。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幻觉  幻觉词条  成长  成长词条  知道  知道词条  学习  学习词条  
杂谈

 一定要投入全部的身心,注重效能

“这次任务没做好,下一次我一定能完成!”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消极的人总是喜欢这样说。问题出现在“下一次”这个词上——很可能发生的情况是,这些人下一次一定还做不...(展开)

杂谈

 灵魂伴侣,可遇不可求。

随着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的内心似乎越来越孤独寂寞,我们的灵魂似乎越来越漂泊无依,因为喧嚣中难掩浮躁的心,纷扰中难守精神的高贵,空虚中难觅雪莲花般圣洁的爱。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