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柄壶,亦称横柄注子,是早期的一种壶型。在唐代将壶称为注子或注壶,宋代开始才改称执壶。壶的种类有几种,如酒壶、茶壶、药壶以及文房的小注滴等。
图为唐代长沙窑生产的醤褐釉横柄壶。(湖南省博物院藏)此壶形体修长、隽美;内外施酱褐釉,釉质肥厚滋润;直口、细长流、横柄、大平底,柄上印有"张家注子"铭文。
醤褐釉归类于黑釉瓷类,属于青釉的一种。对于黑釉瓷有不少专家认为:黑釉是中国生产时间最早、也是分布最广的瓷种之一;而在中国陶瓷史中唯独将它归于青瓷类似乎有些不合理,尤其在宋代大量出现的以建窑为代表的黑釉瓷几乎占了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还多。因此,专家们呼吁在即将编写的新的中国陶瓷史时,应将黑釉瓷新列入除六大窑系外再为一个独立的窑系。
横柄壶出现于唐代与中国的茶文化宻切相关,它是因饮茶习俗及唐代茶具的审美观应运而生的器物,这一现象一直延续到了元代初年。横柄壶在元代以后又演变成了药壶,直至民国后才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