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幸你我相遇,在一场行色匆匆中
前几天,抽空回了一趟老家,那是一个坐落在不知名小县城里面的小山村。
这应该是自上大学以来,第一次在非节假日的时候回去。以往回去的时候,要么是在暑假,要么是在春节期间,外出工作的人基本都回去了,村子里也显得很热闹。
而这一次回去,很冷清,年轻人出去上班了,学生出去上学了,就连一些年纪稍大的留守老年人,也在离村子不远的地方做零工,所以白天基本上感觉不到什么人气。
走进村庄的第一眼,你能看见的,只有家家户户紧闭着的门,春节期间那种热闹的错觉,在这一刻终于卸下伪装,不复存在,也许这才是这个村子原本的模样。
在我小时候,好像还不是这样。
那个时候,大家也很忙,主要是忙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毕竟那是养活一家人的所有依靠。当然,这种忙,也仅限在农忙时期,未到日出就已劳作,日落之后还在田间,像我们这种小孩子,就在旁边打闹嬉笑。
剩下不忙的日子,大家会约定在一起,上山砍砍柴,为村子里一起修修路,端着饭碗唠唠家常,叨叨八卦啥的,大部分活动都是群体活动。
当然也有在外做事的人,不过都是在附近一些手工作坊里做零工,中午还能回家吃个饭。
人群在哪,欢笑声就在哪。
后来,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渐渐地就有一些年轻人跑出去找活干,不是南下,就是往东边去,反正哪里有活,就跑去哪里。
每到年关,这些年轻人回来之后,就像是刚打完胜仗的将军告老还乡,给人风光无限的感觉。那个时候从外面回来,可是要挨家挨户上门送糖果的,为的就是想告诉大家:我在外面混得很好。
除了送糖果,这些年轻人还会给大家描述外面的世界是怎么样的,能挣多少钱,比在家务农要如何如何好之类的。
言者得意,听者动心,很多人听完他们的描述,心里虽然多少有些怀疑,但是也敌不过心底的蠢蠢欲动。
果不其然,每年开年,一般是正月十六之后,你就会发现村里又有几个年轻人跑出去了。再后来,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抛下了祖辈守着的田地,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或者放在外公外婆那里,出去谋求改变生活的门路了。
出去的人有两种,要么是生活所迫,靠着那一点田地已经养不活自己了,只能出去;要么是对别人的描述很向往,想出去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出去之后,生活有没有变得更好?这里应该还是可以给个肯定答案,从村子里不断修起的一幢幢小洋楼就可以看出,想想这些矗立的小洋楼也怪可惜的,一年中只有过年的那几天有人住,剩下的时间,连灯光都没有。
不过,到底是因为所有人出去之后,生活才变得越来越好,还是本身大时代的变化,才带来这些改变。
但是究竟是哪一个,你也无从探寻,毕竟这不是电影,没有回放,也没有重播。
说到这些改变,我更偏向于是时代大环境的原因,毕竟像我们这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也只有被时代推着走,从来都改变不了它。
就像一句烂大街的话所说的:不被这个世界改变就已经很难了,怎么还敢妄想去改变世界。
能不被这个世界改变吗?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因为很少有人,能够拍着胸脯确定地告诉你:我真的没有被它改变。
而那些与时代抗衡的人,最后都又活成什么样了?可以说很惨,这些人里面,几乎没有英雄,活成普通人,已经是他们最好的结局了。
就像电影《江南1970》里面的金钟大,只有惨死街头;也像《教父》里面的麦克·柯里昂,最后孤独死去。
在农村,如果你会一门手艺,比如说木匠,泥匠和砖瓦匠,这些都是曾经很风光的职业,是那种很多女孩都抢着嫁的人。
而如今,风光不再,很多事情一台机器就可以解决了,很多“匠”们不得不放弃自己吃了大半辈子的饭碗,跟着以前崇拜过自己的人一起挤进工厂,成为流水线上的一员。
时代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是缩小了某些差距的,它把一些人拉下神坛,也把一些人送上神坛,只是被送上神坛的机会,不会邂逅我们。
如果要问这个世界上有没有绝对公平的事情的话,答案是有的,那就是死亡。
生是偶然,死才是必然。
你不得不承认,不管曾经有过多少辉煌的人,最后都会慢慢老去,难逃一死,虽然有很多人试图长生不老,不过那这是挣扎罢了,最终也只能是停留在“试图”上面。
虽然死是公平的,但是死的方式却是不尽相同,有些人死的时候轰轰烈烈,是各大新闻头条的宠儿。
剩下的绝大部分人,慢慢地老去,然后再死去,他们的死讯,甚至还进不了微信朋友圈。
年少的时候,总是相信自己可以“有为”,可以挣脱一般人的生活轨迹,也不是说非得去改变这个世界,但是相信自己至少不会被世界改变。
现在,回过头去看,以前的我们还真是“童言无忌”,想必一个人在童年的时候,胆子是最大的,越到后面,就越来越怂了,生活起起落落落落,人生一怂再怂怂怂。
就像我一位做老师的哥们,他对我说,其实做老师挺好的,至少讲台下面总会有一些非常崇拜你的学生,他可以肆无忌惮地对学生们吹牛逼:想当初,老师可是xx,然后台下总是一片“哇”声,自己颇为得意。
“不过,我知道,出了校门,我就什么都不是了,没有人会注意到有这么一个人存在”,他转眼又对我说。
我指着自己问他,有没有跟他的学生讲过,他有一位特别牛逼的哥们,曾经在这个学校做过一些牛逼的事。
他说有,我继续问他,如果这些学生问他,当初那位牛逼的哥们,现在在干啥,他会怎么回答。
我们两人相视一笑,“说生存可能有点惨,那就骗他们说在生活吧,哈哈。”
曾经微博上有一个热门话题:从什么时候开始,你意识到自己已经不是小孩了?
里面有条评论是这样写的:意识到自己不是小孩,可能是从不断地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这个事实开始的吧。
曾经羡慕过很多人,也看不起过很多人,不过慢慢地发现,不管是看不起还是羡慕,自己的生活都在逐渐向他们靠近,说不清这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
就权当是一件好事吧,当你意识到自己的平凡之后,反而能更踏实些,开始慢慢接受工作、结婚、生子就是成年人成熟的标志。
毕竟做过的梦,有99%都不会成真,不过剩下的1%,还是有机会实现的。
如果连这最后的1%都放弃的话,那也真是太怂,太对不起年少“猖狂”的自己了。
所以啊,平凡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哪怕最后还是要悄悄地死去,那在死去之前,也要给自己的一生加个蛋。
借用一句歌词:
我们都要把自己照顾好,好到让遗憾都没办法打扰,然后好好地生活,再好好地老去。
嗯,好好地老去。
作者:陈三蜂,非正经合伙人。看心情写东西,没有专长,最适合写段子的非正经青年,如果你喜欢,那就喜欢吧,如果你不喜欢。
图片:《马男波杰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