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每个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尝试认识自己,也主动或被动地塑造着自己。月初,我们发表了与人大文学院硕士在读研究生方可育的对话的文章,题为《我一生都会在追寻中度过》。文中方可育同学从自己由经济数学双学位转向文学研究生的经历出发,讲述了自己探寻自我的历程和思考,引起了许多读者的共鸣。今天我们从这篇文章出发,去聊一聊大家在认识自我、构建自我的过程中的体悟。
李 = 李心逸 陈 = 陈可沂
郭 = 郭芷青 王 = 王雪瑶
张 = 张若辰 杨 = 杨晨
Q:大家是否觉得,在大学生活里,我们所接触到的、学习到的,去尝试的都在建构着我们自己?
郭 | 我还是比较认同这个观点的。其实不只是在大学,从小到大我们接触过的所有人,经历过的所有事,都是我们在成长中塑造自己的一部分。
杨 | 不仅是大学生活,一生从小到大经历的点点滴滴,都会在我们心中留下或浅或深的印记。所以才会有很多类似"you are what you read"的说法,这一点应该是很多人的共识。我觉得更关键的问题在于,在接受这些外部的信息的时候,我们是怎样选择,怎样取舍的。
张 | 我也认同。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爱过的人。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会主动地或被动地经历,吸收,最后内化。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流逝的不是时间,是我们。
Q:那么在这个构建自己的过程中,大家会通过什么方式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明确对未来的选择呢?
杨 | 我们可以有意识去选择环境,选择朋友,选择阅读的书籍,进而去改变自我,成为心中的自己。
王 | 具体来说,我会鼓励甚至强迫自己去实践那些不擅长的事情,一般情况下都会越做越好,变得更加自如;那些实在做不来的事情,如果经过考虑确定是不适合自己的就放弃。
郭 | 于我而言,主要是一直在尝试新的事物、和不同的人沟通交流、并留下独处时间和自己对话吧。不断探索新事物的过程是我认识自己和改变自己的方式;和他人的沟通交流,尤其是深入的谈话,也可以加深我对自己的认识。
张 | 我以前会写日记,记录对世界的认识和对自己的反思,并且不断地回看之前的日记。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发现我写的内容是重复的,就像到了一个瓶颈,然后就开始看书,听音乐,看电影,试着充实自己的内心,理解之前不愿理解或者无法理解的人或事。
Q:认识自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顺利的吗,会遇到什么问题?
杨 | 我觉得认识自己的一个很大的困境就是正视自己的缺陷。我不能很绝对地说我们是应该接受还是改变,但是认识自己,就像Socrates(苏格拉底)说的那样,是认识自己的ignorance(无知),而这也是最难的一点。
张 | 我觉得这个因人而异,有些幸运的人能很早地或很顺利地发现自己是谁和自己想做什么;有的人则会很困难,因为打击,失败甚至是敏感,会让人不断地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然后再自我重建,每一次都会很煎熬。另外,有些人会在改变自己的过程中满足于某个确定但是脆弱的答案,或者是因为疲惫,然后就放弃了。
王 | 我最开始的对自我的认识应该是和周围人的对比,局限就是我会一直想做别人眼中优秀的人或者他们认为我应该成为的那种人。后来随着成长和环境的不断改变,思想变得更加成熟,反而觉得自己有时候成为那种别人看来不可能或者不应该成为的人才比较酷,准确地说其实是慢慢知道自己想成为哪种人。
郭 | 大多数时候我们不会以改变自己为目的去认识自己,而是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在改变。自我认知是思想和存在的产物,是我们从出生就具备的能力,也是到生命的终点都不会完备的一种意识。这个过程注定不会是完全顺利的,因为认识本身就不会局限于认同,很多时候反而是对自己的怀疑和否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找到更适合自己也更舒服的生活状态。
Q:想必大家在构建自己的认知时会有和周围所谓“主流价值”冲突的时候,也许我们花很大力气认识了自己,却发现自己想成为的样子、想做的选择不一定那么容易被周围接受,怎么看待和处理这个问题呢?
杨 | 是的,一个人的身份认同、性别取向、兴趣爱好、价值观念都可能会和周围的主流发生冲突,这是司空见惯的。个人来说,我会去选择一个包容性较强的环境来生活,然后把我这些与他人不同的特质当做我uniqueness(独特性)的体现。因为我改变的初衷不是为了和主流一样,而是为了不一样,所以不被周围接受反而会成为我达成目标的一种体现。
李 | 这个“改变的初衷是为了和主流不一样”很有趣,好像是一种很独特的勇气,大多数人不太做得到。也许对大多数人来说,可以尝试不那么在意一样还是不一样,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
张 | 如果和主流不一样的话我会权衡,并在必要的时候沉默甚至妥协。可能对我而言,自我是否独特没有那么重要,我不会为了显得或者证明自己独特而变得独特,也不介意“泯然众人间”。我个人觉得世界就像一场游戏,大多数人认可的东西就像一种规则,有的时候你可以反抗规则,有的时候你可以打擦边球,但是和规则作对是要付出代价的。至于这个代价是否值得,我个人觉得得看是否对人有利。这里的人可能是自己,可能是在意的人,甚至可以是普罗大众。
郭 | 是的,“主流价值”也不是一枝独秀,在不同的环境会有不同的主流;与某种主流价值的冲突也可能是接受了其他价值观念熏陶的结果。但其实差异也并不代表冲突,能够互相包容共存也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情况。像我在大学接受的文化教育和家中长辈的很多理念是有明显冲突的,但正确认识与自己不同的价值理念也是一种自我认识的过程,能够与差异共处也是一种对立统一的状态。我们从自己的生活环境获得基本的处事观念,在长大不断接触多元思想的过程中确定自己的判断体系。能够平衡好自我认识和周围对自己的认识是一种自信力的体现。将周围对立的认识纳入我的自我思考范畴也是我自我认识的一环吧。
王 | 我是觉得“主流价值”之所以能成为主流,是有它的合理性的,在这些方面我当然不介意反而很愿意去做;但是对那些我不是那么认同的,也没必要和它较劲。
张 | 但是我会注意尺度。还是拿那个游戏和规则的例子,有的时候输了其实没什么,但是如果被赶下牌桌了,那你自己再怎么独特都没有意义了,因为人才是目的。有时候我会感觉我们处在一个矫枉过正的时代,个体的自由与独特被过分地强调,哪怕干扰到了社会秩序,都可以以自由为旗号。其实我们真的那么独特吗?我觉得不一定。至少我很多自以为独特的见解其实以前人都想过,而且想的更深更远。我很害怕有一天我甚至会沦为为反对而反对,为独特而独特的人。
Q:这样说来,如果自我认知和选择是取决于自己的,在具体的知识或者是技能方面,大家会有意识地去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去更好地联结社会的需求吗?有没有一个比较理想的知识结构?
杨 | 我觉得知识结构可能会有助于自我建设,但二者不一定正相关。比如一些技术性的知识就不会有太大影响,而一些与价值观相关的知识会有影响。
郭 | 人本身就是依赖于社会生存的,也是由社会塑造的,所以必然会有联系社会需求的行为。社会就像一个巨大的资源库,我们有选择地接受来自社会的信息,也希望得到他人对自己的认同。我个人是有在努力使个人价值与社会需求接轨的。能够对社会有所贡献也是个人价值实现的一种方式吧。
王 | 我很遗憾的是自己作为一个理科生对相关学科的掌握很不够,对人文社科的了解更浅薄。我是都很想弥补这两方面的,当然也很想联结社会的需求。目前打算是坚持自己专业方面的学习,同时尽量扩大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至于后面的路,我觉得要由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
李 | 我觉得像杨晨提到的,很多价值观方面的或者说更抽象一点的知识可能才是真正一直伴随我们的很重要的东西吧,学科方面的知识是可以根据现实的需要和自己的兴趣慢慢学习的,所以雪瑶说到的倒也不算是遗憾吧,毕竟每个人的知识都是有限的。
Q:当大家在寻找适合自己的知识体系或者是伦理价值观的时候,尝试过在文学或艺术领域寻找答案吗?
杨 | 我觉得大部分都是在文学艺术里,在理科领域倒反而少见。我就只知道一例,王小波说高等数学教会他命运是概率。
郭 | 有吧,在文学或艺术领域的探索可以说是作为一种对自我体系的补充。其实文学和艺术是一片净土,在传递其内在思想,或抽象美感的同时,文学和艺术也给了我们一个以自己为主导的环境,自由思考和消化。我会倾向于将文学或艺术的体验归于和自己的对话。
王 | 王小波那个例子应该就是两者结合到近乎哲学的层次。
Q:所以和文学艺术互动的过程中,人不是孤独的,还有当时的情景、时间、人物、地理等等。可以分享一段特别的经历吗?
郭 | 我会比较喜欢让自己沉浸在文学作品的情节中,所以会找比较安静的环境独处。让自己沉浸在书中的情景、时间、人物、地点里,与每一个人物或者是一句描写共情。读传记或小说像是在体验另一种人生,读哲学或散文也是在和作者对话。这样来说,思想交流的过程自然不会是孤独的。
杨 | 当我上学期看卡拉马佐夫兄弟的时候,看到阿廖沙在长老死后独自一人在夜空下深思,“心灵因接触到别的世界而战栗”,还说“在那一时刻,有人曾到我的内心来过”。在他的上空,广袤无垠地伸展着星光柔和的天穹。从天顶到天际,银河分成模糊不清的两股。空气清新、万籁具寂的凉夜紧紧拥抱着大地。礼拜堂的白色塔顶、金色圆顶与深蓝色的天幕交相辉映。屋前花坛中浓艳的秋花已入梦乡直要到天明。大地的静谧与天空的静谧融为一体,泥土的秘密与星空的秘密交织在一起。
张 |我个人觉得孤独不是某个时刻,而是一种状态,甚至是一种常态。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完全地相互理解,孤独是无法避免的。我曾经选了一个假期,把自己关在宿舍里,然后所有电子产品都关机,屯了一堆食物,不出门,就单纯的看书,做笔记,试着把自己沉浸进书里的世界。
陈 | 这也是你和周围环境的一种联系。那对于你来说,你说的孤独就是自我选择的一个人生活的状态。
李 | 不过每个人对孤独有不同的定义,我也觉得刨根问底,人就是孤独的。但这也不是一件悲观的事吧,试图找到一些共鸣,并享受剩下的孤独。
后记
我们在认识自我、追求自我价值的路上,或许有很多迷茫、困惑甚至挣扎,但也许正是这些不那么顺利的部分吸引和鼓励着我们继续探寻。我们不孤独,因为有许许多多同样在路上的人,不管是身边的你我,还是文学艺术作品中那个远方的他,我们都可以开启一次次对话,去寻找启迪与慰藉。
统稿 | 李心逸 陈可沂
图 | 来自网络
编辑 | 谷苏莹
围炉 (ID:weilu_fl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