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形意门里其实有技击速成法,为了强国强种强军,老辈人编了很多速成有效的东西,普通人基本上半年下来打一两个没问题,一年以后打五六个没问题。不是说形意一年打死人吗?就是这么打的。如今几乎没有这么练的了,主要是没市场。不过现在看,把这些东西整理一下练练还是有用的。
形意拳是以枪为拳,所以最先出来的劲是“枪劲”。马上用大枪什么劲?很容易意会成直劲。其实过去马上用枪不是两手端着去捅的,那个才多大劲?你可以试试,端着枪坐在马上往前捅,看看得劲不?过去是两马对冲一个回合,其实就一下,捅上就赢了,打不着就再来。大战三百回合,就是三百个照面。
马上大枪最短的一丈二,还有一丈五的,怎么使?两手端着捅,那是三八大盖。如今以讹传讹的东西太多,真的没人知道,说出来反而没人信。春秋战国时期马上还有使长剑的,有两米多长,用今人的思维更不能想象了。怎么用的呢?如今的射箭比赛要是和过去的比纯粹就是玩意儿,弓太小,劲也太小了。
看过一个老骑兵写的东西,说只要骑兵一撒开,步兵基本就是等死。马上功夫怎么用的?要人马合体,人要借马的力量和威势,马一飞起来四条腿得象长到自己屁股下头,然后转腰拧劲起手一枪,那得多大的劲?形意拳把它落实到地上,没了马可这间架和劲道不能少。
过去的拳谱里都告诉我们,动起手来心黑手辣绝不留情,现在很多人不理解,那是因为时代变了,过去那个年代社会上不太平,随时有生命危险,你不杀他他就要杀你,所以动手就不能留后患。
过去为什么讲究穷文富武,有钱才有闲,不然穷的天天找饭辙,哪有时间练功啊?中华武术会、国术馆这样的把人养在馆里专门练功。文武文武,过去人是真拿它当回事,如今是连影子都看不到了。
练习形意拳关键在转胯,后脚跟一蹬,胯一转,通过脊椎转到手上。把这个劲练出来效果就厉害了。可以反复双手推墙体会,然后用在拳击上。一开始静态三体式,然后过渡到活步三体,其实就是拳击进步出拳,整体不丢就行了。
从静态打一拳,过渡到进一步打一拳,记住身架不丢力量不减就成了。我们就打直线,又快又很,没人防得住,因为暴徒也都是普通人,挡不住我们雷霆一击。再解决硬度问题。弄一个方形铁块揣兜里,没事就拿拳头两个大指节打,一开始力要小,慢慢力大。最后什么效果?一拳倒脸上出血。
凡是这么练一年的,基本上都是街头霸王了,希望不要去学坏啊。我还要告诉大家的是,空手不如拿家伙,兵器就是拳头的延长。能拿家伙的时候不动手,动手是最后没办法才用。还有需要记得打什么地方。心口、两乳、咽喉等等,其实大家也都知道。你练出了速度,就可以打到。
速成的办法,必须练硬功,不然就一般人的筋骨,打上几拳骨头上的筋膜都肿起来了,还打谁啊?这都是经验之谈,不信的就去试一下,看看你的拳头够不够硬?体力不够的,打几下就拉胯了,别说面对暴徒,就是普通人打架一分钟下来就站不起来了。真要是对面几个拿着刀的,擎等着挨宰。生死搏命,胡猜的没用。
双方对垒,你必须快过对方,无论先出手还是后出手,慢了就死了。一拳或一腿先打到,还要保证一举拿下。这就是我说的内家拳只有一没有二,有二的是擂台搏击,只有一的是武术的生死较量。
就是练过搏击散打拳击的,也要解决体力和硬度问题,不然面对生死对决一样要吃亏。体力的最好方法就是跑步,硬度就是打铁块或者铁砂袋,可用半斤地骨皮加半斤咸盐加水,把手放在里头煮,直到水热受不了拿出来就练。练完了再煮一次。一开始练得是直劲,慢慢要体会出透劲和震劲。
形意拳三体式非常科学,站三体式能够快速均衡全面增长身体素质。
站几个月三体式,体能素质飞快增长,而后每天打崩拳1000次。一开始要打直劲,有点直着往前捅的意思,体会蹬地、转胯、拧腰、伸肩、冲拳的整体作用,慢慢就打出了全身之力。此时发一拳真有地动山河之威。直劲打好了慢慢体会直中有短,往里头加寸劲,而后练习快速连续出拳而劲力不衰,这一步就成了。
然后就是活步崩拳,往前进步出拳,变换身法出拳,直到随心所欲想打就打,就得了崩拳的间架和拳劲了。到这步就可以把拳击的直拳、勾拳和摆拳揉进来灵活运用,做到无论出什么拳都是崩拳的架子和劲力,加上身法快速,拳头够硬,就具备了一定杀伤力。平时要多上拳馆实战,不能等到事来了临阵磨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