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浚哲
第一阶段:讲自己的实践经验:以讲师为中心
讲师要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但不是说相声,这一点我是必须要强调的。讲师能有条理的将自己的实践经验讲出来,让学员听明白,这是第一步。我曾让很多人讲自己的工作流程,真正能够有条理讲出来的人很少。为什么不能够有条理的讲出来呢?平时没有用心思考,用心写作。讲师,写比说更重要。
第二阶段:形成方法论:以内容为中心
经验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有将经验上升到方法论体系,才能完成知识迁移,才会对学员有更大的帮助。形成方法论有两条道路:
第一,借鉴成熟讲师的方法论,与自己的实践经验一一对照,找到差距,差距是以后的努力方向。刚入行的讲师,找一个好师傅,借鉴师傅的方法论,会节约时间,少走弯路。
第二,讲师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去找相应的书籍,一一对照,化繁去简,重新排列组合,形成方法论。刚入行的讲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形成方法论,肯定会走一些弯路,但会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
第三阶段:创新方法论:以学员为中心
形成了自己的方法论,然后就是多讲,多做,多总结,不断审视方法论,哪里需要砍掉,哪些需要增加,顺序是否可以调整,等等。方法论属于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讲师不断运用方法论指导学员解决问题,就会增加更多的情境性知识(经验),教学相长就是这么来的。讲师真正要做到以学员为中心,让学员学会,还要学习教育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融入到自己的课程中去。
第四阶段:形成思想体系、方法论体系:无招胜有招
讲师经过一二十年的努力,则可以形成思想体系、方法论体系(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脑子里已经没有“课程”的概念,只要带着有准备的大脑,跟学员就某个领域展开不设限的互动,学员就会有所收获。我遇到过好几次这样的事情,事先已经定好了课程主题,上课前几个小时变了,我重新写了一个课程大纲,拿着一张A4纸照样讲课,学员的反馈都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