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中学课本上学过的《伐檀》是魏国的民歌,共3章,有27句,为《诗经》中最为人们熟悉的篇目之一。它较多反映了社会中下层民众对上层社会管理者的不满,是一首嘲骂剥削者不劳而食的诗。全诗强烈地反映出当时劳动人民对社会管理者的怨恨,向不劳而获的君子们大胆地提出了不解和正义的责问。它的原文是: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 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从《伐檀》全文的描述及当时社会背景的分析可以看出,诗歌采用“伐檀”、“伐辐”、“伐轮”的更换,反映了伐木者劳动的繁重与艰辛;采用“涟”、“直”、“沦”的更换写出黄河水波的变化,反映了伐木者内心的不平静;采用“三百廛”、“三百亿”、“三百囷”的更换,有力地突出了贪婪的管理者无偿占有成果的数量之大,掠夺之疯狂;采用“县貆”、“县特”、“县鹑”的更换十分形象地展现了管理者占有劳动者劳动成果的品种之多,搜刮无所不至。这说明《伐檀》的作者和伐木者对那些老爷君子们的坐享其成发自内心的不满和深恶痛绝。
那么,在《伐檀》所反映的春秋、战国时代,那些君子们又是如何劳作的?是否不劳而获呢?让我们翻开《国语》,或翻开《古文观止》,看看《敬姜论劳逸》,去找找答案,可以发现当时的周朝管理层和家属很少有吃闲饭的。
天子:春分这天,大早就得起来,叫齐了文武大臣,穿着五彩大花衣,去考察土地情况。中午还不能午睡,要听取工作汇报,考察各部门负责人的执行政策情况。到秋分那天,也不闲着,叫齐天文专家,毕恭毕敬研究老天爷的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得如何应对。诸侯:大早起来就琢磨中央的政策,领会上头的精神,“修天子之业命”。白天要考察国家事务,傍晚琢磨国家的法制,晚上还得告诫部属不要怠慢公事,“夜儆百工”。卿大夫: 卿是中央干部,大夫是地方大员。早上要提醒自己是干吗的,职务是什么,白天办公,傍晚总结整理一天的工作,下午五点过后,还得料理家务。一切搞掂,“而后即安”。士: 在这里似乎是文化人,大早要接受老师的课题,白天讲习,傍晚复习,这是学业。晚上就进入人品的反省阶段,“无憾而后即安”。老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明而动,晦而休”,没有哪天怠慢工作。 管理层的家属:至于王后、诸侯夫人、卿大夫夫人,都离不了针线活,要亲自给老公做礼仪服装,做的衣服都要穿出来参加国家大典的,夫人的面子就挂在那上面了。
因此可以看出,《伐檀》所反映的在当时春秋、战国的劳动力水平条件下,劳动人民的劳动是非常繁重的,生活是非常辛苦的。同时,如果以现在市场经济的角度来审视当时的劳动成果分配,那些君子们之所以能不稼不穑,可以取禾三百廛,或许是因为他们拥有土地的所有权,这是所有权带来的收益;之所以能不狩不猎,家里可悬貆,或许是因为他们承担了狩猎的规划和管理功能,这是管理带来的收益。
应该指出,在《诗经》时代,所谓“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左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在社会的一般认识中,原是名正言顺,天经地义的。如果我们今天对这段话稍加引申和解释的话,就是脑力劳动者多是管理者,干体力劳动者就是被管理者。平心而论,那些劳心者们或君子们从社会分配报酬里面,获取高于普通劳动者的份额无论是从道德伦理层面上还是实际操作上讲,都能得到全社会的承认和接受的,并不过分。然而问题在于社会成员的财富和资源的分配获取部分,在劳心者和劳力者之间,即社会管理者与一般从事体力劳动者之间的比额一旦悬殊太大,太不公平的話,“物不平則鳴”,伐檀者发出嘲讽、质问和仇恨的抗议也就不足为怪。
所以回头再看《伐檀》诗歌,不可否认那些劳心的君子们不是国家统治者,就是管理国家的权势者,至少也是那个社会的“白领管理阶层”。不能说他们“无功受禄”,而是分配到手的俸禄太多了,太悬殊了,其发展结果必将引起社会不安定和动荡的严重问题。毫无疑问,“分配不公”体制就是经济上的剥削,若表现过度,对固有的经济制度会产生负面作用,这恰恰是我们所应该警醒的。在今天的经济发展环境下,社会财富贫富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迫使我们必须检讨市场经济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机制是否合理,运行有无偏差,企业员工在经济发展中的个人收入比例能否使其获得感确实增强?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社会根据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和劳务生产过程中的投入比例和贡献大小给予的报酬,即要素所有者的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就是在生产前,你所拿出来用于生产的“东西”,譬如劳动力、资本、技术、土地等等愈多,将来生产后所形成的利润中,你就能分得愈多。简单地说,就是多拿多得,少拿少得。这跟“按劳分配”中的“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是同样的道理。按生产要素分配主要有: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分配;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按劳分配方式所遵循的是公平优先的原则,其不足之处是忽视市场因素的影响,忽视效率。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所遵循的是效率优先原则,一切要素都要通过市场来实现优化配置,市场决定分配,高效率必然获得高效益、高回报。其不足之处是忽视非市场因素,忽视公平。一方面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可以凭借所有权直接行使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支配、使用并获取相应的收益;另一方面,他也可以把生产资料的这种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委托或转让给他人,直接就凭借所有权来获取相应的收益。那么,资本等生产要素与劳动力本身在劳动成果分配的比例如何兼顾,形成平衡?在生产发展水平提升,社会财富逐渐增长的环境下,资本的稀缺性和决定功能在弱化,劳动力价值与员工收入是否要相应提高呢?
在现代市场机制中,由于资本拥有巨大的支配优势,它具有确定企业收益分配机制的决定权,所以往往会挤压劳动者劳动力本身或技术等要素无法体现自身价值,使得资本带来的收益迅速增长,劳动力价值所占比重在不断减少,难以体现劳动力应有价值,出现打工者相对越来越穷,真正的社会建设者却难以公平地享受发展成果,对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隐患。两千年前的《伐檀》反映出的现象和问题的实质至今对我们仍有启迪和借鉴作用。因此,国家应从立法的层面弥补市场失灵造成的社会劳动成果分配不公的现象,不断增加劳动者在经济发展成果中的比重,以回归到发展固有的本质和宗旨上来,使经济发展造福大多数劳动者。【来源:付金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