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在实际面试中,我们常常因为某些主观原因而偏离了职位本来要求的维度,进入各种各样的误区。例如,你招聘一个打字员,这个人打字很快,符合这个岗位的维度要求,但是长得“尴尬”一点,你可能会弃用,而去招一个稍微次一点的人。实际上,如果是招聘一个前台文员或是文秘职位,代表公司形象,那么长相也是其中一个维度,而打字员的工作只是打字,打得快不快,错误率控制得好不好,跟长相无关,如果主观地认为此人长相不行,而将其作为不录取的依据,就会丧失获得人才的机会。
错过一个打字员给企业带来的损失还不大,但如果是对某些稀有人才,那么就十分可惜了。
一个企业,要想招聘到理想的人选,必须有效地避免进入这些误区。
第一个误区,像我。
比如说你和一位应聘者在面试中不断地聊,结果发现你们俩不仅是一个学校毕业的,而且还是一个系的。后来又跟另外一个候选人聊,发现他跟自己是同一个地方出来的,从而在心里产生好感,影响原本的判断。
再举个例子。你招聘一个总经理秘书,你发现有个小姑娘特别合适,什么技能都好,就是有点粗心,你可能会想,这不是大毛病,自己不是有时候也粗心吗?而且那个小姑娘性格很开朗,个性与自己很合,就忽略那个粗心的缺点,录用了她。实际上,对老板或HR总监来说,粗心也许不是致命的,它并不在考察的维度里面,老板可能需要战略观、决策力等,而HR总监可能需要控制力、协调能力、影响力等等,这些是重要的维度,它不需要考虑粗心的因素。
而对于总经理秘书职位,是否细心就是她是否能胜任工作的一个维度了,因此,像我是要不得的。
相应地,一些聪明的应聘者也会努力地制造“像我”的机会,俗称“套近乎”,制造与招聘者共同的东西,这个时候代表企业选人的经理就要警惕了,因为你脑子里会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叫“像我”,因为发现“像我”的人我给他评估的分数就可能要高一些,这个误区基本上去不掉。
所以企业招聘人才需要公正、公开,你必须随时保持警惕,为了避免这个误区,最好将他们的话记录下来,笔记要记得更真实、更客观,并且由2人以上共同参与面试,根据笔记的内容做出正确的判断,而不受“像我”因素的影响。
第二个误区,晕轮效应。
据说玛丽莲-梦露死后,有一位收藏家买到了一只梦露的鞋子,他把这个鞋子拿到市场上去展示,参观者如果想闻一下,必须出100美元的高价,但愿意出钱的人竟然络绎不绝,排起了长龙。
梦露的鞋子为什么有那么大的魅力?这就是晕轮效应。由于对人的某种品质或特点的印象过于深刻,从而爱屋及乌或抱有成见。
晕轮效应在企业选人过程中也十分常见。比如原先我在松下做人力资源处长的时候,面试一个工程师,这个工程师是维修设备的,各方面都合适,完全符合岗位的维度,但是他有个小缺点,长了个酒糟鼻子,红红地,粗大的毛孔全部张开的,我看了吓一跳,他那鼻子就在我脑子里怎么都挥之不去,后来就没要他。做过多年的人力资源工作后,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当初的做法是多么地不够职业,其实酒糟鼻子对于他做工程师这个职位有什么关系呢?会不会影响他从事的工作?不一定。但是由于他那个鼻子在我脑子里的印象太深刻,以至于它身上其他的特点我都看不到了,红鼻子在他身上形成了一个光环。这是企业选人的大忌。
一个企业在判断一个人才时,有可能因为他有同行业知名企业工作过的经历,从而形成了一个晕轮,他的优点被放大,而真正企业需要的有用的信息则没有被考察出来,或者说,即使考察出来了也被晕轮给掩盖了。
第三个误区是相比错误。
这是指不自觉地把应聘者与另外的人相比较,而不是根据维度来确定人选。
比如,招聘一个设计专员,如果原先的设计专员做得很好,你会不自觉地拿他与原先的人做比较,以那个人作为标准,实际上,人有千差万别,这个人的优点也许是别人的缺点,但别人同样有那个人所不及的别的优点。
再比如,有5个人一起应聘,其中一个人特别光彩,各方面都是强手,那么一同来的其他人都要倒霉了,因为这4个人都比不上他那么光彩。许多负责选人的经理这个时候会犯错误,紧抓着这个最光彩的人不放,但实际上,他并不一定就真的是最合适的,等你发现他不合适,不愿意来,再回来找其他的4个,别人可能已经在竞争对手的公司上班了。
相反地,今天有5个应聘者来到公司,都是“半斤八两”不怎么样,但可能由于你急着用人,或是其中一个比其他4个某方面要强些,就录取了那个从矮子里头拔出来的将军。也是犯了相比错误。
总地说来,企业获得一个优秀的人才十分不易,它需要避免这些误区,怎么避免呢?就是以职位的维度来比人,客观、公正地把应聘者的表现记录下来,不要受其他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