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媒体平台 01-17 10:59 大
自我介绍部分
各位亲爱的家长们,同学们,大家晚上好,非常高兴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学习经验。
首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叫庄妍,是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13级的学生,现在在读大四。
我在高中的时候是一名文科学生,高二分了文理。高考前,我并没有像很多同学拿到自主招生加分,也没有参加竞赛,总之没有任何优惠,是通过纯高考进入的北大。
下面介绍一下我的高考状况。浙江高考和其他省有一些不同,多一门自选模块,所以满分是810分,我的分数是713分,其中数学是148分。
就我自己的情况来说,我并不算是一开始成绩非常拔尖的学生。高一时不分文理,要考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全年级近1000人,我一般是50-60名徘徊,后来因为理科部分越来越沉重,要维持这个名词也就变得非常困难。
到高二分文理之前的期末考试,我的名次是162,文科科目排名是12.一个非常中庸的排名。后来我也钻研了一些适合自己的学习、提分方法。
有的时候单纯为了提分,有的时候只是为了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渐渐地就和不同很有名的、或者自己琢磨出来的办法磨合,不断调整,逐渐形成了比较细化的体系。
我觉得成绩考试结束之后我把它们分区块整理记录了下来,觉得对大学甚至更远的学习都很有帮助,因为有效的方法不会只针对一张试卷,它对所有的学习都是有效的。
纠错本的小技巧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关于纠错本的一些小技巧。
我知道很多同学会觉得有点失望,因为这个内容已经有很多人讲过很多遍了,应该有很多同学听的不想再听,也实在不想做;也有很多同学已经很认真地在做、做了很久了。我想说,我也是这样的。
我自己也经历了关于纠错本的种种心态,有一个从抗拒、慢慢接受、再到错题本狂人,最后又冷静思考的转变。
我第一次听说纠错本之后是在初中的时候,当时老师要求非常严格,要求全班都要写,还要按时交上去检查批改。而我之前完全没有做这个的习惯,所以就非常不愿意,到要交的时候我就随便应付一下,然后交。
时间久了,应付这一点非常辛苦,而且很浪费时间,我只好开始认真做起来。初中到高中都是断断续续的。到高中,高二吧,刚刚进入文科班,我特别急切地想找到一个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把希望放在了纠错本上。
每天要花很多时间来纠错,本子很快就变得很厚。错题本在这个阶段帮助了我很多,也改变了我对它的看法。
我的心态跟之前改变了,不再是为了应付而是自己想做了。
我慢慢看见了错题本的成效,让我对错过的题有了更好的认识;另外,错题本也成了学习中的一个仪式,在做的时候能缓解学习中对于自己的怀疑和焦虑。是因为这三点原因,我不再对错题本有所抗拒。
不过之后我发现,我放在“写”本子上的时间和精力太多,没有时间去回顾、总结,即使花了很多时间,效果也并不好。
后来我仔细思考了很久这个问题,也就是我这里想跟大家分享的几个事情:包括错题本使用的具体方法、适用的范围,还有我在这种方法上所走的弯路。以及同学们心里关于错题本可能会有的一些误区。
错题本的作用
我想讲的第一个内容,错题本是什么,它到底有没有意义。我们知道,一个学生,无论文科理科,只要它的知识体系牢固,成绩必然不差;如果是一团散沙,即使在每个地方都均匀用力,最后也会很快就遗忘。
所以错题本本质上来说,就是帮助我们构建起个人知识体系的工具。
1:
它的第一大作用是查漏补缺。
就是让你把做错的题错的次数少一些,甚至最后能不错,这样就能明显提高学习效率,把你的精力放到有效的学习上去,而不是一道题错了很多遍时进行无意义的自责。
2:
错题本第二个功能是归纳总结
纠错本能告诉你平时都错在哪儿,通过错题来检查自己是不是有特定的薄弱知识点;第三个听起来很不靠谱,但是真实存在的。
错题本可能是一种能给你带来幸福感和平静感的学习方法。你写完的时候会觉得很满足、很有成就感,会觉得自己的学习有意义。
两种错误心态
无论你之前是否接触过错题本,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
不论什么学习方法,这一点都是最重要的,就是心态。
有两种常见的错误心理,我自己都经历过,我也认识很多同学出现过这样的问题。
1:
第一种错误的心态是拒绝,或者因为老师应付了事
这种在刚刚接触错题本的时候非常常见。
而且呢,不去做的同时还觉得很有理由——有些人觉得习题那么多,每一道都是新的,收集旧的错题没有什么用;有些人会觉得作业已经很多,再做这个负担太大,等等。
关于第一点“每道题都是新的”
关于第一点“每道题都是新的”这一点我可以说,我收集过我高中做过的所有的地理题,并把它们的框架整理出来,我发现一共有一百多种题型。
做完这件事情之后,每次碰到新的地理题,都可以从现有的框架中去套,所以其实每一门题目的知识点、解题思路都是有限的,从来不存在彻底的”新题“,我们想要以不变应万变,整理归纳必然是有效果的。
关于”没时间“
关于”没时间“这一点,我想说,很多时候我们找出来的种种很有道理的理由都可以归到人的惯性和懒惰。
我们在尚未作出改变的时候,就去抱怨改变没有效果。所以想要真的看到效果的话,就要有决心去走出现有的舒适区,改变很多”习以为常“的事情。
2:
第二种错误的心态也很常见。就是对错题本寄予很高的期望,觉得它可以改变所有糟糕的事情。
我认识很多同学,错题本做得特别认真。会在错题本上花很多时间。这种情况女生会比较多,就是写字写特别认真,然后用不同颜色的笔做各种标记。
这个具体做法当然看个人喜欢,不过我个人还是建议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错题本只是一种可能有效的方法,一切以有效为导向就可以了。
当然很多人就是会相当喜欢这种成就感和仪式感的。这中间的度要自己把握好,不要把所有的期望都压在一个小本子上。
高考的改革趋势——简单是不是能拉开差距?对于简单化的趋势,错题本是有优势的。
狭义和广义的错题本
狭义:只有错题
广义:以下三种都是
错题本和总结/提纲的关系。两者都有总结。
个人经验:
有确定答案(数学及其他理科、地理、英语)的题目,纠错更重要,让错题不错第二次。
开放答案难以控制(语文、历史、政治)的题目,总结归纳更有效,尽量找到套路。
纠错本的具体使用方法
下面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纠错本的具体使用方法,一共分成四个环节,具体来跟大家说一说,如何用纠错本来纠正错题、查漏补缺以及总结归纳。
1:
第一部分是错题本最传统的作用:收集错题,时时回顾,让不错第二次。
高中时候清北的梗。很可惜的是,这种目标过于理想。根据实践经验,想要靠一次纠错本来让错题不再错,基本是不可能的,因为人会遗忘。
想要对抗遗忘,就要尽量找到科学的方法。
大家应该或多或少听过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理论,遗忘从学习的那一刻就开始了,开始的一星期会非常迅速,而之后会逐渐减慢。所以,只要在题错的第一个星期用力地重复,遗忘的速度会大大减缓。
我之前做这种错题的时候,也利用的是这种及时巩固加循环的方法。一道错题很可能会过四遍、五遍甚至更多。
第一遍就是你发现题做错了,不会做,把它从卷子上移到错题本上。这个时候你可以抄,也可以剪下来。之后用不同颜色的笔把参考答案写下来。
照理说,这个时候如果发现不懂应该要及时弄懂,不过大多数人都想赶紧抄完完事,所以就看自觉了。按照套路,我们应该时时去翻看,不过我知道大多数人也不会去看的。
没关系,过一周之后打开这道题,遮住答案,尝试着去做这道题。如果一次就完全做出来,思路清晰,那真是非常幸运的事情;但大多数情况下,你是一定做不出来的。
观察你做的题
不要急着怀疑人生,也不要怀疑纠错本怀疑你的智商怀疑你的努力等等,低头去观察你做的题,你做到的是哪一步,带着这一步去看答案,一步步往下看,感受自己能不能看懂,要是不懂就去请教别人
必须弄懂,做标记
这一次务必要弄懂,因为不弄懂以后也不会懂了。想办法弄懂,或者半懂不懂的时候,再去到另外一张纸上,把参考答案从头到尾写一遍。错题本上要做好标记,表明自己这一次卡壳在了哪里。
3~4天以后重新做一遍
过3~4天再试着来写一下这题。有很大的可能性你仍然做不完。不要太失望,因为这再正常不过了。
再做一遍
不要怀疑人生,把时间用在把这题再做一遍上面。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能卡在题尾前面一点的地方。在这里做好笔记,再抄一遍答案。
如此循环往复,你会感觉到之前从未有过的把一道题“吃透”的感受,靠的就是“重复”的方法。听起来一点也不神奇,也不浪漫。我可以说,这样的题你重新出错的可能会大大减小了。
2:
第二个环节是根据错题本,分析自己的错误,自己做出一份报告。
这是适用于每一门课的。需要利用到一些统计学的方法。你可以借助电脑、画图甚至画正字各种方法。可以从不同维度来分析自己的错误。
比如说从失分原因来看一套数学题,多少是因为算错,多少是因为没有看清楚题,多少是因为基础知识点没有掌握好,多少是因为题目本身太难找不到思路,多少是因为时间不够算不到最后。
这就能看出自己运算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逻辑思想能力上的分布;从内容上来看,是因为解析几何,函数还是其他内容。
在这一点上要继续细化,如果是在数列上特别薄弱,那么是等差、等比,还是综合运用呢……这个方法听起来非常简单,但是最难是坚持。它的工作量很大,又对后续的努力有很多要求。
比如你发现自己关于椭圆的选择题总是做不好,你不能就这么算了 。你还得都去找相关的题去集中训练,或是对这块内容重新学习一遍。
我之前就靠纠错本找到了自己“基础运算特别容易算错”的毛病。这类小毛病也要去认真处理。
虽然听起来挺好笑的,不过我给自己买了一堆一百以内的小学算术题,每天对答案。坚持了一个月,果然粗心犯得少多了。
我还有一段总是没法在两小时写完卷子,老师就建议我每天抽两个小时写一整套卷子, 别管对错,只提速度。之后也证明很有效。总之最重要的就是找到自己的毛病,然后对症下药。
3:
第三个环节是,找到自己错题的母题,把所有的错题搞清楚,知道自己为什么错,再掌握正确的解法。
刚才我们提到了,知识点是有限的,所有的题目,都是套路。我从来没有做过错题,心里也不是很想做,时间不多了,我应该培养这个习惯吗?
可以先从一题两题入手感受一下,看看是不是适合自己。那么这种一两题怎样选择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
不是找那些大家都不会做的,而要找——好多人对了而你确实不会做的。
这种题目,你感觉自己已经做了无数次但是每次都卡在同样的地方,就是它了。
错题太多了根本写不过来怎么办?找其中最基本的,最有代表性的。如果自己感知不出来,请教老师。
4:
第四步,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反转。
把自己的错题的正确解法,将给同学或者老师。只有自己能把一道题完整地讲给别人听,才是真正了解、掌握了这道题。
我们的大脑处理声音和文字用的是两个区域,所以即使你看着很懂的东西,不见得就能脱口而出,也不一定能写出来。(默写的时候,调动的其实是声音信号)。
其实这就是第一步的一个“音频版”,如果你把我们的第一步落实的很好,相信把它讲出来并不会是一件难事。
比方说有不止一次我们都以为自己懂了,那种最常见的分区讨论,你写完第一个大于号之后突然觉得世界特别安静,而你一个字也不想写了。
这时候你就可以尝试对着答案和别人去讲,讲到一个特别容易卡壳的地方,就知道自己真正在哪里不明白了。
这个方法会比第一步更久,感觉也不太好,但经过几次重复后你就能明白自己哪里不懂,真正错在哪里。老师讲的时候你也会对这个薄弱环节更加敏感。
细节问题
花多少时间合适? 因人而异,每天一小时,酌情增减。或三天-一周综合总结。
一定要自己做!不要让家长帮着做,不要借成绩好的同学的。“写”的过程才是真正有用的,写下来的东西只能算是药渣。
要剪还是抄?我用剪的。
如果双面都有错题剪不下手怎么办?复印了再剪。
作业都写不完,完全没时间整理怎么办?个人觉得,整理比重新做错题更重要。
在做错题时控制不住地花很多时间却无法集中精神怎么办?要克制。。习惯不好你还有理了?
你说的我都做了,看起来还是没有什么作用怎么办?贵在坚持。如果每一步都真正落实,你不需要很多时间就能感到很明显的改变了。
总结
虽然方法有适合不适合,错题本本身不是问题。如果正确使用,对每个人都可以有作用。
注意心态,观察自己,坦然面对做过的错题。
正确的方法,适当的重复,随时调整,找到自己最适合的状况。
来源:当代中学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