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是宝刀君的第147篇原创文章
作者|宝刀君
来源:宝刀君的进化之道(ID:BDJ0501)
如需转载,请后台联系授权
写在前面:
闲暇之余,宝刀君将自己平时阅读过程中有关“读书的意义、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方法”主题收藏的内容进行了整理,希望对一直坚持读书的伙伴提供一份勉励、对不愿意读书的伙伴提供一个读书的理由,对大家提升自我有帮助,谢谢!
一
为什么要读书?
读书的意义?
1,
曾国藩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冬,曾给自己订下了每天读书的十二条规矩,它们是:
一、主敬:整齐严肃,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沾恋;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
五、读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六、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功夫;
七、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八、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
九、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
十、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多寡,养气之盛否;
十一、作字:饭后写字半时;
十二、夜不出门。
曾国藩的这十二条读书规矩,前三条是为读书做准备的。第四、五、九、十、十一条是读书的方法;而第六、七、八、十二条看起来似乎与读书关系不大,实质上是要求自己集中精力读好书,然而这看似关系不大的规矩,却是保证读书质量的重要手段。
2,
怎样不迷茫:可选择的太多,放弃一些东西吧,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多读书,书是通往智慧的直线,让你看得见自己,看得见别人,看得到未来;和自信和优秀的人交往;多旅行,走出去才知道什么伟大和渺小。
3,
曾国藩: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4,
一个善于读书的人,能够完成自我对学习的需要。当然不读书也没什么坏处,只是太过沉溺于现实世界,容易让人狗苟蝇营。
5,
读书越少对环境越不满意;读书越多对自己越不满意。读书少的人,看问题越主观,越简单,越容易对什么都抱怨。书读多了,眼界开阔了,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了,特别是从前人的经验与分析中,增加了自己对复杂问题的判断能力,知道怎样看问题,更知道自己的短处在哪里。
6:
龙应台写给儿子一段话: “孩子,我要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要跟别人比成绩,而是,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7,
谈读书:
(1) 培根的忠告是:使用书的智慧,有时并不在书里。
(2) 重读好书非常有用。
(3) 有效的阅读不仅是吸收,也是整合和创造。
(4) 写读书笔记有时会让你对这本书有了新的理解。
(5) 如果多了解一些作者,会让你对这本书有更好的认识。
8,
迷茫的3大原因:
1)读书少,书是通往智慧的直线,让你看得见自己,看得见别人,看得到未来。
2)交往少,越停留在自己的小圈里,就越孤陋寡闻,久而久之,就没有自信和优秀的人交往。
3)不旅行,走出去才知道什么伟大和渺小。
所以,趁年轻,多读书,多交往,多旅行。
9,
古人把读书分三个阶段,
在5岁到15岁的时候,这个阶段叫诵读,你把它背下来,背下来就过关。不需要你理解,也不要求你理解它。比如乾隆皇帝、雍正皇帝,这样当年的皇子,在12岁的时候四书五经能倒背如流。今天在全国范围内,能有一个学者把四书五经流利地念一遍都很难。
第二个10年,15岁到25岁。这个时期读书非常重要,古人叫学贯。你要学会贯通。学理科的你要读读文科的书,你要知道文理之间是有关联的,你要知道自己所学学科中有价值的东西怎么去相连,怎么能够在你未来的生活中应用。这个时期,相当于我们今天的高中到硕士毕业。
最后一个10年,25岁到35岁的时候,古人要求你读书——两个字“涉猎”。一定要读不是你专业的书,什么书都要读。
10,
对于遗憾自己的出身不好、抱怨没有赶上好时代的人,可以参考杨绛女士对于年轻人的忠告:“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11,
读书再多如果不写出来,就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如果能得到修正与反馈,也无法知道自己的观点是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写作是一个整理自己想法的很好的工具,将平时阅读中的论点整理出来,加以思考,总结成自己的话语。这样,逻辑能力和思考能力就会逐渐加强。
写作是件比较痛苦的事情,你需要整理自己的思绪,并且组织语言将它们表达出来。而且,当你对着 电脑的时候,还要排除各种杂事的干扰,这对专注力也是一种锻炼。
12,
如何阅读?
有一项有关机构发布的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国人中有60%的人习惯阅读纸质书籍,而40%的人则通过微信、电子书等方式进行阅读。总体上,后者呈现增长趋势。
阅读、读书的重要性对于个人和社会自不待言,无需赘述了。但是,如何令阅读变得有意思,似乎可以深入探究。
(1)多读纸质书更有利于阅读兴趣的提高。纸质书更加能够给人以阅读的深入体验。当然,纸质书的不便之处在于可能拥有和保存比较占用空间,随身携带比较沉。
(2)手边永远有一本书,可以随时随地读下去,从任何一页读下去,不会厌倦。这本书可能根据每个人的成长阶段不同,会有所改变。
(3)同时读好几本书。比如有专业领域的书,有小说,有散文,有做手工的书。这样,思维可以不断从一个领域跳跃到另外一个领域,时刻对于阅读有动力。
(4)给阅读一种仪式感。有时外出长途旅行,随手带一本自己一直感兴趣但是又没有时间读的书,令它伴你走过万水千山的闲暇时刻。也可以在一天工作之后,给自己放松一下,就着手边的一杯热气腾腾的红茶,在安静的家中读心仪已久的书。
(5)在适当的时候,写读书笔记和书评。总结一下自己读书的感受,既是对阅读收获的提炼,也是可以和他人分享。
(6)去实体书店,去图书馆,去一切有阅读氛围的地方走一走,领略书香。也可以去参加作者与读者的见面会,亲耳聆听作者创作的感受和内心的想法。
(插播:建议大家可以买个Kindle,阅读电子书很方便)
13,
读书带来不了实质的东西,但是有三样可以有,情怀、胸怀和气质。而一个人的情怀、胸怀和气质绝对是一鸣惊人的条件。
14,
一个人的成功,扣除运气成分,基本来源于思想的深度和广度,而唯有多读书多思考才能做到。
15,
老铁匠的口头禅:能吃多少干饭就能成多大精,能有多硬的锤子就能砸出多柔的铁。一个人在30岁以前的励志积累期,其思想、体能、思维、性格等因素,决定了其“而立之年”以后,能够成就一番怎样的事业。
如果早年不读书、吃苦太少、见识太窄,成年后就不要与周围富豪名流者攀比。与其盲目羡慕别人,不自量力地奢想未来,不如脚踏实地地做一个真实的自己。
上天给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安排”了合适的位置及角色,在这个合适的位置扮演合适的角色,就会获得最佳的幸福感;否则,就会因为迷失自我而迷茫痛苦。
16,
常常有人质疑读书有什么用,读了这么多书,不还是照样一日三餐,柴米油盐吗。在那些人的眼中,读书就像工厂生产一样,有原料,有付出,就必须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效益产生。这是一种短视,也是一种不读书之过。
读书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带给人的不仅仅是知识上的增加,还有德性的涵养,气质的提升。
为什么我们常说这个人有书卷气,这个人看上去很儒雅,难道这仅仅是一副天生的外表所能给予的吗。
我们看有的时候某些著名学者,外表看上去可能很是平常,可是读书和学问塑造了他一种温润如玉的品格,谦谦有礼的举止,望之俨然,即之也温的气质。这一切不都是于无形中酝酿而成吗。
17,
提高阅读效率10点小建议:①读书要有重点;②随身携带书籍,利用零碎时间读书;③一次只阅读一本书;④长期不间断读书;⑤读书要快,尽快读完一本书;⑥兼顾阅读的深度和广度;⑦善于做读书笔记;⑧多思考、多分享;⑨设置合理的读书目标;⑩设置固定的读书时间。
18,
不论身体如何,跑步久了,减脂塑形,精力充沛,可以遇见全新的自己。
不管长相如何,读书多了,内心充实,精神丰富,腹有诗书气自华。
无论财富多寡,坚持定投,穿越牛熊,战胜通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财目标。
跑步、读书、定投,可以说是被许多成功人士誉为当下最流行的生活方式。
19,
坚持读书(最好形成每天读书的习惯),书单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读书的好处,第一能拓展自己的知识面;第二,能让自己静下心来,能让自己学会思考。再者,如果你想投资理财,前期阅读一些经济学类的书籍,对后期投资理财也是非常有帮助。
20,
读书,是为了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
21,
儿子问爸爸:我为什么要读书?
爸爸回答说:我这么跟你说吧!你读了书,喝这款茶的时候就会说:“此茶口感饱满纯正,入口即化圆润如诗,随之而来的是持久迅猛的回甘,茶汤橙黄透亮,幽香如兰,韵味十足,是难得一见的茶中佳品!” 而你没读书就会说:“卧槽,好喝!真TM的太好喝。
22(下面这段写的太好了,建议背诵下来!),
读书,是为了学习知识,具备谋求生存的能力;是为了学会思考,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理清事情的因果关系;是为了修炼身心,宠辱不惊,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为了学会为人处事,从容应对,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是为了培养生活的诗意,于平凡中见珍奇,“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是为了学会不断探索世界,了解自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为了赚钱而读书,为了升官发财而读书,为了香烟美女美酒而读书,无可厚非,解决物质的窘困,本来就是读书的一种运用途径,故作淡泊名利,压制欲望,扭曲人性,是不值得提倡。
但是,读书的目的远远不止这些,在面包解决之后,我们还需要有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要心存美好,与人为善,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要学会探索世界,尝试帮助他人,共享喜悦,正如罗素所说“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读书的本质是培养自己学习和思考的能力,能够快速学一门新的知识,利用自己思考的能力,整合已有的知识,迅速搭建该领域的知识结构、认知体系,快速解决遇到的问题。
读书的意义就是为了培养我们发现优势和不足,优势是我们继续学习的榜样,不足是我们发展的契机。弥补不足,追求进步,让我们追逐梦想,创造财富,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
23,
注意:晚上的时间属于你自己,你躺在床上看别人的微博,刷别人的朋友圈,瘫沙发上看明星们在那里嬉笑怒骂,不要把这些属于你自己的时间,就这样消磨在“别人的生活”中。所以,停止把自己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围观”上,去运动,去读书.......
24,
比尔·盖茨读书的四个小习惯:1. 在书页空白处做笔记 ;2. 不要看一本你看不完的书 ; 3. 只看纸质书 ; 4. 每次看书至少一个小时。
25,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宋 陆九渊《读书》
26,
100个读书人有一个混的不好都会说读书没用,100个不读书的有一个混出名堂了都会说不读书照样混得好。这就是个社会上通行的“文盲理论”。
27,
阅读有两类:一类是休闲;一类是思维工具。
大部分人都把有限的阅读时间放到了第一类上。他们误以为自己是个爱好读书的人。其实那根本不叫读书。以休闲为目标的阅读跟玩网络游戏本质是一样的,谁也不比谁更高尚或者优雅,都是在打发时间而已。
你不会因为打了十年网络游戏就能提高一点点智力水平或者学会游戏设计,也不会因为这种阅读提高一点点思维能力或者会写书。
28,
每当学习的时候,你都应该从学习中得到回报。现在,很多人的读书目的只是为了说明他们读了很多书。如果你不运用所学的知识,你只是在浪费时间而已。
29,
越是踏入社会,越要明白很多事情在短时间内根本看不到回报,但你还要去做,这是真正的成长。尤其是类似于学习、读书、培养习惯这些几乎很难即时看到回报的投入,更是大多数人无法到达顶尖领域的障碍。人生就是这样矛盾。越想赚到钱的人越是赚不到钱,越是想要成功走上人生巅峰的人越是容易失败。
30,
多读书多运动,这是世界上唯二“付出就有回报”的事情。喜欢西方读物的可以去看柏拉图、苏格拉底、叔本华的书,喜欢东方的可以读老子、庄子,孔子或者孟子。
不要认为身体跟着年纪会一起变得衰老,也不要认为精力是注定一天不如一天。早一天开始运动健身,会早一天让你意识到自己对生命的掌控。
坚持健身是最好的冻龄术,比各种保养品都有效,更重要的是,这种效用还不仅仅应用在皮肤的保养上,还有身体内在的健康,精神意志力的强大。
31,
要学会读书,多读中外经典和英文著作:读了《论语》,自然应该读一读柏拉图所写的苏格拉底对话,知道对话体是中外古典共通体例,然而,柏拉图对话中,借苏格拉底之口进行的概念分析和推演为中国传统所缺。古希腊的师生关系和论语中的也有差别,这都是读书当中需要体认和思考的点。
推荐大家多读《老子》、《庄子》、《孟子》。老子的思想中体现的是高度的怀疑精神,庄子则给后人留下了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孟子让人抗礼王侯,做伟丈夫,而不是任何人的奴隶,这些思想遗产和现代社会提倡的思想和言论自由都可以对接。
32,
谷歌董事长提出的721的阅读模式跟查理·芒格的读书方法类似。
什么是721阅读模式呢?
就是应该把最主要的精力,也就是70%的精力放在业务书籍,20%的精力放在与业务书籍相关的领域,10%的精力放在其他任何领域的书籍。比如是想在商务领域有所成绩,你手头有10本书籍,那么在这些书中,应该有7本是商业知识的书籍,有2本可能是谈判类的书籍,还有1本可能是媒体方面的书籍。
33,
读书和思考,是成本最低的打造个人护城河方式(没有之一)。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个人能做的也只有读书……
34,
村上春树很喜欢独处。他每天有一两个小时跟谁都不交谈,独自跑步也好,写文章也罢,都不感到无聊。和与人一起做事相比,他更喜欢一个人默不作声地读书或全神贯注地听音乐。只需一个人做的事情,他可以想出许多来。
他每天清晨五点起床、晚上十点之前就寝,过着简素又规律的生活。一天之中,清晨的几个小时是他身体机能最为活跃的时间,因此,他会在这段时间内集中精力完成重要的工作。随后的时间,或是用于运动,或是处理杂物,打理那些不需要高度集中的工作。
日暮时分便优哉游哉,或是读书,或是听音乐,放松精神,尽量早点睡觉。这种生活看似孤独,他却乐在其中,并高效率地写完了无数名作。
35,
人生赢家冯唐,总结自己人到中年的生活感悟时,用了九字箴言: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
不着急,被他放在了第一位,这是他千帆过尽参透人生后的肺腑之言。不着急,应该是一种人生态度。一心一意专注手上事情,将当下的事情做好,就不用担心未来。
曾国藩在《曾胡治兵语录》里说过这样一段话:“当读书,则读书,心无着于见客也;当见客,则见客,心无着于读书也。一有着,则私也。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这是很高的人生境界。做事情的时候专注于事情本身,不去忧虑未来的不确定性,也不沉浸在过去的痛苦里。这样才能不被外界环境所牵绊,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过好当下。
36,
就如有人总结的,“读书,是向内旅行,去往精神世界。旅行,是向外读书,探索天地苍穹。”
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曾经说过:“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王阳明认为,读书的最高境界,不是学知识,而是要发现自己、发现良知。
读书,就是为了变化气质、脱胎换骨,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读书可以让人增长智慧,放大格局,养足才气。
37,
富人更愿意学习,而不是娱乐。内容以自学和自我提升类阅读为主。巴菲特每天有80%的时间都在阅读,他曾在出席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活动时表示,成功秘诀是“每日阅读500页”。
孙正义曾在两年内读完了4000本书;李嘉诚有两个习惯保持了50年:一是睡觉之前,一定要看书;二是晚饭之后,一定要看英文电视,不仅要看,还要跟着大声说,因为“怕落伍”。这些大佬们,家产丰厚,生活无忧,每天那么忙,还要坚持读书,难道你比他们还要忙?
要想出人头地,学习是最好的途径。人在江湖混,现在偷的懒,以后都会加倍补回来,还是趁年轻好好学习!
38,
知识不够就静下心读书,肚子肉太多就好好健身,体胖还需勤跑步,人丑就该多读书。
39,
苏东坡的成功既在于他的天分,也在于他的踏实勤奋。苏东坡跟他的弟子说过一段话,他说:我年轻时候读书是这样读的,每读一部经典一定从头到尾抄一遍,每次抄书用不同的字体,这次用楷书抄,下次用行书抄,一边抄原文,一边练书法。所以他从小是下苦功的。
苏东坡中年在黄州时,已经是闻名天下了,但是他仍在下苦功。在黄州当地有一名负责教育的官员,有一天他到苏东坡家访问,书童进去通报,过了很久苏东坡都没有出来,这在古代是失礼的,又过了很久,苏东坡才匆匆忙忙出来,出来以后就抱歉地说对不起,解释说他刚才在里面做功课,今天的功课没有做完。这个官员听了很不相信,他是名闻天下的苏东坡啊,怎么还要做功课?于是问他:你做什么功课呢?他说:我在抄《汉书》。官员又不相信了,《汉书》他可能都倒背如流了啊。苏东坡说:我已经是第三遍抄《汉书》了。《汉书》全文几十万字,他抄了三遍,所以他是下苦功的。
除了下苦功,苏东坡一生都在勤奋地思考,在接受新知识,他从不自满,而是一直都在补充自己。用我们今天的话就是一直在给自己充电,在接受新的知识,他学习的门类绝不仅仅局限于文学、艺术。
我们今天了解的苏东坡是文学家、艺术家,实际上,他在自然科学方面、在工程技术方面都非常努力。我们现在看《苏东坡全集》中有很多文章不是谈文学艺术,他有一篇文章专门谈怎么嫁接果树,他说把果树的两个枝条连在一起,涂上一种四川产的野生芋头的汁,这样嫁接的地方最容易存活,他还写过文章推广当时的新农具、当时的新稻种等等。
40,
一个人的最佳读书状态大多产生在中年以后,但能不能取得这种状态,则取决于青年时期。
中年以后的读书可以随心所欲,而在青年时期却不能过于随意,需要接受一些过来人的指点。
41,
读书:假如你很懒,对穿越时空一点兴趣也没有,不想见古人,也不想回到未来,更不想拥有好多人生。因为一个已经够沉重了,那还需要好多个?说的也对,但这时候,你更需要阅读。
原因是,人生从来都是坑坑洞洞,不会一路平坦,总有些挫败、烦恼或解决不了的事正等着你。碰到了怎么办?
也许当下你还解决不了,也许你碰都不想碰却甩也甩不了,也许你烦死了。这时候,千万别想太多,先“抽离”再说,让事情跟自己都冷却一下。冷却的方法有很多,最简单就是去旅行,眼不见为净。但不是人人随时都可去旅行的。这时候,听音乐也行、打球也行。很不好的是喝酒,最不好的是吸毒。但其实这些都没“阅读”来得省钱又有效,你们还很穷,穷人的冷却剂就是阅读……
42,
也许读书并不会给你带来显而易见的好处,但是它会在潜移默化中浸润你,滋养你,从而让你更能拥有良好的心态。哪怕你过着很普通的生活, 但你的素养、格局、思维不同,人生的体验感就会更加丰富;同时,感知幸福的能力,也比其他人更强。
大多数人总认为,走出校园后,再读书已经没有太大意义,因为它既枯燥无味,也耗费时间。甚至有人认为,这个习惯完全不“入流”。但身边,也有这样的人。
他们每天读书,就跟吃饭睡觉一样自然。可能是因为常年读书的缘故,通常他们性格温和,情绪稳定,抗压能力强,在人群中,也偏于安静沉默,仿佛任何困境和意外,都无法轻易扰乱他们。
43,
所谓读书无用论,所谓名校毕业生素质不行,都是考试机器,其实都是非常极端的例子。而无知的人,最喜欢扯虎皮当大旗,用极小概率的事件,去为自己辩护,并以恶意揣测他人。
44,
读书,是为了将来能和你的爱人,不止讨论柴米油盐酱醋茶,还可以谈论琴棋书画诗酒花。
再精致的花瓶都有碎掉的一天,再美好的容颜都有老去的一天,唯有你读过的书、写过的字,都会逐渐积累在你的身体里,变成你的财富。
读的书多了,你会发现,以前从未注意过的大千世界,竟然如此鲜活,手机屏幕之外,自有一番万水千山;读的书多了,你会发现,在无涯的知识海洋面前,再大的烦恼,也只是沧海一粟。
45,
读书能让你识天地之大,晓人生之难。让你不轻易为自己的苦痛悲伤,不因一时的走运而放纵骄傲。读书能安慰孤单的你,也能陪伴寂寞的你。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更能让你在这喧嚣的尘世,自尊自重自强自立,不卑不畏不俗不谄。
46,
读书的目的,是让你获得明晰的认知,与果决的行动能力,不要太功利。
这个世界,人类竞争比拼的不是什么学分成绩,不是名校名师,不是专业科目,而是你对自我与社会的终极认知。说格局、说心胸、说视野,最终说的不过是认知。你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世界?如何看待世相人心?你看明白了、想清楚了,心就静了、做事就沉稳了。
47,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和终生学习?
当你用心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后,会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一个成功和优秀的人的背后,必然有一个伟大的人格。
而在他们身上那些普世而又优秀的品格,像是勤奋、节俭和自律,会通过书本的传承,耳濡目染的影响着你,让你收获更高的人生境界和品格上的财富。很多时候,我们所说的社会阶级上的固化和差异,并不仅仅是财富上的差距,更多是每个人眼界和选择的不同。而读书和终生学习,是我们每个人用最低的成本,提高自己的知识、眼界和人格的最佳途径。
48,
读书,消费的是时间和金钱,投资的是知识;有自律的读书,是放弃了当下的享乐,用来获得更多的知识,从而赢得更多的财富,满足其他更多更美好的享乐需求……
49,
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发展太快,物质生活非常富裕,但随着经济发展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人们的欲望之门被打开了,过分重视物质,而忽略了我们的心灵,以至于我们的心灵迷失了。这时候,就需要靠读书来为我们的心灵造血、输氧。读书和我们的心灵有关,可以使我们的心灵不至于迷失。
50,
有些人遇事会悲观,会怨怼,会绝望,而有些人则会在经历挫折后,变得更从容、仁慈和释然。这些都是读书给我们的力量。
51,
抽烟、喝酒、买醉、赖床、泡吧、打游戏,这些事情看起来很酷,但它们真的一点难度都没有,时间长了,反而会慢慢蚕食你的精力,让你变得越来越堕落。真正让你变好的那些事,比如健身、跑步、读书、旅行,也许最开始真的很难坚持,但每当你坚持过一个阶段,你都能在这个过程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52,
梅、兰、竹、菊在宋代以后被称为“四君子”,成为中国文化中一种代表性的意向组合。分析这四种意向,会发现它们有一种共同的精神特点:
梅在严寒中怒放,展现着严酷环境中的不屈。兰独处于幽谷之中,代表着寂寞中坚守清操。竹则未曾出土先有节,表达是士人的自制和节操。菊花傲霜而开,残败犹抱霜枝,象征的同样是在逆境中的抗争。
总结起来,这四种事物所表现的,其实都是对即将到来的严酷环境所做的一种心理准备,为在死亡、在被征服的威胁面前坚守气节而进行的自我精神动员。
这是宋代士人独特的共同文化心理。宋代读书人普遍意识到,“文明的深秋,甚至文明的冬天就要到了,霜雪将摧残中国的士人,于是士人们只好为此做精神上的准备,用梅兰竹菊的精神来‘武装自己’”。
53,
不读书也没什么坏处,只是太过沉溺于现实世界,容易让人狗苟蝇营。你可以通过读一本传记,窥见别人的人生。你可以读一本心理学的书,洞悉自我的处境。你可以读一本历史的书,看刀光剑影,明白再辉煌的生命也会尘埃落定。读书,让你在历史、未来、现实、虚空中来回穿梭,然后发现自己生活的更多可能。
54,
读书无用,其实就是个伪命题。功利一点说,很多人读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获得优势,在竞争中胜出。以前的时候,读书的人普遍不多,所以读了四书五经的就很吃香;但现在大家都是大学文凭,都读过那些必备书目,自然就丧失了原本“读几本书能改变命运”的知识优势。所以,与其说读书无用,不如说你自己无用。归根到底,还是你自己读书太少,没有比别人牛。
.......
2:大学生在校期间该读什么书?
那么,上面提到了这么多读书的意义,作为大学生,有这么多读书的时间,该阅读什么书呢?
我们不妨看看毛泽东在湖南长沙师范学院求学时,他的导师杨昌济给他的建议:修学储能,先博后渊,欲看这对师生对话的视频,可以点击左下方“阅读全文”进行观看哦~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请顺手点个喜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