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父母确实最看重孩子的学习,却未必尊重知识。当年的“读书无用论”其实并未打破,只不过变成了“学历有用,知识无用”,学习是为了未来找工作,而不是为了求知。
撰文〡叶克飞
因为疫情的缘故,孩子们在家里上起了网课。许多家长忧心忡忡,认为孩子的学习节奏被打乱,平时各种强化补习班也没了,更让一些家长“心里空荡荡的”。也因为过度焦虑,家长们更“积极”地参与孩子的功课辅导,结果是又一轮鸡飞狗走。以往只有在晚上才会回荡于小区的骂声,如今增加了日间版。
所以有孩子在网上“投诉”,说上网课比以前更累,因为家长管得更多更严了。极端事件也不止一次上演——一位媒体朋友说,自己身处的城市这段时间有三个初中生出事,两个跳楼自杀,一个杀死妈妈重伤爸爸,三个家庭的父母都对孩子的学习盯得过紧,疫情期间更是一天到晚盯着,网课多少成了导火索,使得矛盾爆发。
作为一个父亲,我能理解家长们的焦虑。但当焦虑演变为逼迫,那恰恰是对“教育”二字的不理解。
在中国家庭中,孩子的学习绝对是重中之重。按照一般思维,我们这代人的父母,经历过宣扬“读书无用论”的历史时期,深知自己是被耽误的一代,深知知识的重要性,所以对子女的学习十分上心。我们这代人如今又身逢资讯爆炸的时代,更担心孩子在未来竞争中掉队,所以同样对孩子的学习十分重视。
真的是这样吗?表面上看确实如此,但重视学习并不等于尊重知识。换言之,中国父母确实最看重孩子的学习,却未必尊重知识。当年的“读书无用论”其实并未打破,只不过变成了“学历有用,知识无用”,学习是为了未来找工作,而不是为了求知。
电视剧《小欢喜》剧照
也正因此,“有用”和“无用”这两个词贯穿我们的求学时代。课本当然是有用的,海淀黄冈的试卷当然是有用的,金庸古龙当然没用。后来开始提倡素质教育,弹钢琴下围棋也变得有用,但一旦不涉及到加分,立刻又变得作用不大。
如今家长们的过度焦虑,也从不是基于知识本身,否则也不会因为推迟开学、培训机构停课而焦虑到这种地步。因为在他们看来,“知识”局限于课本,一旦不上课,或者只能上网课,他们就会认为孩子做其他的事情都是在浪费时间。
也正是因为“读书无用论”的侵蚀和“唯学历论”的矫枉过正,很多中国人一辈子都没搞明白:将知识分为“有用”和“无用”是极为短视的做法,“读‘无用’之书”往往是一生关键。
我见过太多除了课本之外,没读过几本课外书的博士硕士,专业基础不见得多好,人也相当无知加无趣,与其说是应试教育的错,还不如说是家庭教育的错。
也正因为片面强调“有用”,很多中国人对学习的看重经不起任何“风浪”。这几年“读书无用论”再度回流,一方面确实跟大学生就业难有关,另一方面也跟家庭的短视有关。在他们看来,学习的“有用”就等于考大学和找工作,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利益投资,一旦面对社会形态的变化,利益无法最大化,学习的有用度就会大大下降。
他们不会明白,从概率上来看,知识与人生发展更多呈正比,即使非要将知识片面地与财富挂钩,所谓“不读书也发达”,也不过是特定历史阶段的特殊现象,或是正常社会里的偶发例子,从来都不具备普遍性。
说中国人不尊重知识,其实由来已久。古代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看似尊重知识,实则尊重的是读书可能带来的权力。对于真正的知识,中国人其实向来不太看重,尤其是科学。
1905年,科举制废除,传统私塾逐渐被新式学堂所取代,现代教育正式传入中国。这是一场与世界文明的接轨,而且是一次颠覆中国传统的知识革命。
现代教育传入中国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取代了四书五经和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西方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成为获取知识的依托。
它所颠覆的不仅仅是思想和思维方式,也颠覆了教育的定义。
何为教育?不是用经书中那些并不看重逻辑的玄虚道理解释人生乃至世界,更不是“学得文武艺,报效帝王家”,而是细分学科与门类的常识学习。比如,你必须忘记先贤的“天圆地方”,而是要明白“地球是圆的”。教育还是逻辑学习,因为你的价值观往往取决于逻辑的优劣,否则在生活中就难免发出“你行你上”的谬论。也正因为常识和逻辑的存在,教育还是一个破除经验的过程。
我们从小都经常听到“读书读傻了”之类的话,它的语境其实并非在批判应试教育,而是人为将读书与社会割裂,然后以“经验至上”的态度告诉你:读书读多了没有用,还是经验最重要。
还有那种显而易见的曲解,就像将“中庸”理解为和稀泥那样,有些人动不动就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可“百无一用是书生”出自的那首《杂感》,不过是诗人黄景仁自己的宣泄,前半句是“十有九人堪白眼”。
这种经验主义和刻意曲解,不仅贯穿于中国教育,也根深蒂固于许多人的心里。
前几年,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名为《经验也许是这个时代最无用的东西》。几年过去了,时代印证着这一点。
在人类历史上,“经验”一度是最重要的东西。那时,人类的生活半径狭小,许多人终其一生都未去过100公里以外的地方,甚至未曾离开自己的村子;那时,人类的社会关系基本固定,局限于村落和宗族;那时,人类获取资讯的渠道仅仅是口耳相传,即使改朝换代的大事,也可能拖个一段时间才知道;那时,识字的人很少,在印刷术诞生以前,书籍主要靠抄写,因此藏书也是一件异常奢侈的事情,即使是十五世纪的法国国王,那位以藏书甚丰享誉欧洲的查理七世,藏书也不过九百余册……
因此,那句“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会很有说服力。因为在简单而节奏缓慢的小农时代生活中,大多数事情都是重复而为之,比如如何种地,如何割草,如何打柴,如何剁肉,全都是熟能生巧的活计。大多数生活经验也无可取替,比如对天气的判断,对婴儿的照顾等。至于所谓的“人生经验”,当然也以随大流为主,长此以往,自然生出一种对“与别人不一样”的恐惧。甚至可以说,你的经验是唯一可以传于后人的东西。
可现在呢,一个人一天所获取的资讯甚至多于中世纪时代一个人一辈子的信息量。你身边拥有无数获取信息的工具,手机、电脑、电视,即使你坚持传统,抱着字典和辞海不放,也肯定比古人知道的更多。
近代以来,人类文明进程飞速前行,以至于人类一旦重拾经验主义,往往就意味着倒退。也正因此,强调经验本身就是反智的。在现实生活中,张嘴就是“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的人,普遍智识水平很低,因为他们没有知识也没有逻辑,更没法尊重知识,所以只能借助所谓的经验来为自己贴金。
那些“重视学习却不尊重知识”的中国家庭,本质也是经验主义作祟。正是因为经历过“读书无用论”和“唯学历论”的经验,他们才会漠视知识本身。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