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骨架
1.我们唯有广泛阅读,学习其他作家的写作方式并不断尝试,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写作方法。
2.写提纲从未窃取创造的乐趣
惊险小说作家雷蒙德本森( Raymond Benson) 曾获爱伦坡奖提名,他解释道:“写提纲时我就把情节中的硬骨头啃完了,说我写提纲时是在创作小说也不为过。"
详细的提纲堪比初稿。区别在于,写提纲可能只需要花费后者四分之-的时间。提纲同初稿一样,是一片实验田,是- -张白板。我们在白板上擦擦写写,推敲我们的思路,思考如何在纸张上呈现小说。
提纲从未窃取创造的乐趣,相反,它为作家挖掘小说创造了更多机会。作家可以在写提纲时体验创造的乐趣,找到小说的灵魂,排除不可行的方案并填补情节的漏洞。他本质上是在搭建小说的骨架。写初稿时,他不是在机械重复提纲的工作,而,是在深层次挖掘小说的内涵,为小说赋予血肉;新增的内容将成为小说的皮肤、头发、肌肉、软组织以及内在的器官。用提纲去推敲情节的细节,可以为作家提供更多的自由去细致地思考小说的人物、环境及主题。
杰夫梵德米尔(JeffVanderMeer)是位多产的奇幻小说作家,他说:“写一个章节前,我就知道其大致情节。从情节上讲,探索的意味会淡一一些,但正是因为如此,我才有更多的精力去思考事情发生的原因及形式,可以更多地关注场景及场景间的动态关系。有了提纲,我得以从宏观上把握小说,这让我感到平静。此外,写初稿时,依然有许多细节和场景需要推敲和补充,这过程依旧有趣,令人期待。”
3. 思维导图(提纲)
作家通常按线性顺序描述场景,然而有的时候我们需要偏离标准的线性形式。面对错综复杂的思绪(小说常常是个错综复杂的难题) ,线性提纲最为有效,它可以帮助我们迅速理出头绪。
思维导图:线性提纲是线性思维,如果你想从空间切入看待问题,思维导图是你的不二选择。首先,你需要在纸张的正中央写下小说的主题或核心事件,接着在其周围写.上相关话题,之后再在话题周围添加相关小话题即可。这个过程可以一直进行下去,它会帮助你探索小说的一切可能。画思维导图时,不要质疑自己,尽情写下脑海中的一切,不经意间,你或许会写出绝妙的点子。思维导图可以打开我们的视觉思维和潜意识,当你思维阻塞时,它可以.有效地帮助你摆脱困境。
4.写提纲的好处
a.确保小说的平衡和连续性
提纲可以帮我们从宏观上把握小说,我们只需看一眼,就可以判断出激发事件是否出现过晚、中部情节是否拖沓、高潮部分是否能引起读者共鸣。既然我们可以在提纲阶段轻易解决这些问题,又何必等到初稿后再大费周章呢?
b.预先铺设线索
在不清楚小说走向的情况下,作家很难预先铺设线索。不写提纲的人,在情节中安插突转时,只能硬着头皮翻阅之前的章节来铺设线索。这苦差完全没有必要,况且,要想将新线索自然融入之前的场景绝非易事。有了提纲,我们就可以知晓小说的走向,自然地铺设线索。
C.提升节奏感
同铺设线索类似,对小说的宏观把握常常是提升小说节奏感的前提。如果作家自己都不知道主人公的背部将遭到射击,他又如何调整节奏、引入惊险事件呢?相反,有了提纲,小说哪里进展过快、哪里拖沓无趣就一目了然了。
D. 更好的视角选择
作品中含有多个视角时,采取何种视角描写场景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我们以某个人物的视角展开场景,之后却意识到另一个人物的视角可能会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最后,我们只得改写整个场景。提纲可以让我们对情节和人物有更好的把控,从而做出更合理的选择。
视角分配与视角选择同样重要,提纲可以帮助我们平衡各个视角的比重,从而确保每个人物都能得到相应的上麦机会。
E. 保持人物的连贯性
不写提纲,我们对人物的认知常常同读者别无二致。随着小说情节的深入,我们对人物的认识与理解也逐渐加深,结果常导致人物前后断节。写提纲可以帮助我们在展开叙述前洞悉人物特点。如果你在提纲中加入第七章的人物速写,效果会更好。
F. 提供动力与保障
提纲它能确保我们创作出完整的小说,理由非常简单,小说的框架早已跃然纸上,提纲已经提供了完整的小说结构,我们接下来的工作不过是填补空白。同时,提纲中的空白又极具吸引力,它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作动力,鼓舞我们攻克难点,直至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5.完美评述
你只需在动笔前写一份”完美”的小说评述,就可以缩小构想与成书的距离。
闭上眼睛,在情感上从自己的作品中抽离,然后把自己想象成这位评论家。
为了将评述写得尽可能深刻,请记住以下建议。具体:评论家不能光说自己喜欢这本小说,他必须给出具体理由。小说精彩在什么地方?为何精彩?
全面:评述应涉及小说的方方面面,情节(包括轨迹、节奏及原创性)、人物(包括性格、轨迹及发展)、对话、主题、高潮,都应有所评论。
满足:尽情称赞你的小说,不要吝惜任何溢美之词。
6. 雕琢好小说的前提
我坐下写提纲时,小说早已在脑海中酝酿了一两年之久。此时,我对小说的主要人物、个别场景、大体冲突及大致结局已有了些许设想。我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将它们浓缩为一个前提,也就是说,用一句话概述情节与主题。
你的任务是用一句话涵盖小说的人物、背景和主要冲突,如果你能将小说的要素成功地浓缩为一句话,不论是写提纲,还是写初稿,你都不必担心找不到北了。
7. “如果”问句
所有小说都源于一个前提:一次空间大战、一场热恋或一条走失的狗。而多数前提又源于如果:
如果一名孤儿从匿名捐助人手上得到了巨额遗产,会怎样?[狄更斯(CharlesDickens),《远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如果我们的梦境真实存在会怎样?(我的作品,《梦境者》)
创作时,别忘了“如果”二字。把“如果”问句清楚地写出来,这些问句能够放飞你的想象力,你可以看到之前没有看到的可能。就算有想法行得通,也不要轻易满足,继续发问,“如果这两件事发生了,那另一件事也发生会怎样?”或者“如果发生的是另一件事会怎样?”小说总有无限可能。
“如果”问句对创作大有好处,
如果想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潜力,
我们就需要从中提炼出前提句。
8.找到可行的想法
以我的奇幻小说《梦境者》为例,我写的问句是“如果我们的梦境真实存在会怎样?”
这个想法很有趣,但一开始我并不知道它能否推动一整部小说。直到我写出前提句“记者克里斯·里德斯敦发现:他入睡后会进入另一个世界,他的梦是关于另一世界的真实记忆,这个世界正处在崩溃的边缘,他别无选择,唯有拯救它。”我才知道答案。
明确小说的人物、冲突与情节
写好前提句,意味着你必须明确小说的主人公(尽可能细致,我上面的前提句就涵盖了他的姓名、职业及个性)、主要冲突及大致情节。
“如果”为你提供了想法,前提句则为你提供了小说。
前提是小说人物、背景、主题及情节的根基。
好好审视一番你的前提,确认你是否发掘了它的一切潜能。不要满足于显而易见的答案。
9. 抓住感觉
潜意识的运作,依靠的并非文字,而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感觉。把信息传递给大脑表层,转化为文字是之后的事。文字本身并无问题,它毕竟是我们这一行安身立命的工具,但如果你能试着抓住最初的感觉,你的写作可能会更有灵性。闭上双眼,用心感受笔下的场景。你看到了什么颜色?你闻到了什么味道?你的身体有什么感觉?要想让你的场景活起来,你就必须关注这些细节。
10. 相信你的直觉。
多数作家都承认,他们无法完全理解自己最优秀的作品,因为它源自意识之外的某个领域。只要我们能认识并接受这一事实,我们就能抓住宝贵的机会,发挥潜意识的能量。创造力由意识与潜意识共同拉动,前者马不停蹄、奋力向前,后者则有条不紊、调整节奏,唯有两者协调一致,我们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章节清单
√写下你的“如果”问句。
√雕琢好你的前提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