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成蹊分享了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期内容主要为读书习惯的养成和读书方法。
1. 培养自己
没有人会主动跳出来培养你,能培养你的只有你自己。
没有兴趣做什么都不会长久,读书也是一样。口号式的想去养成某个习惯,最后基本上都会以失败告终,原因很简单,这件事并非兴趣所在,不爱好还能每天坚持?想想都难。
分三步走好一点,细分阅读目的,与书本亲昵,找到热爱的门类。
细分读书的目的,无外乎这几种:看专业的工具书为了学习,看职场类书为了精进,看文学类小说类书为了消磨时间或提高自身修养,看答疑解惑类的书解决问题。不管是哪一种目的,看都是第一步,只有看了才知道是不是喜欢,渐渐在这个过程中去发现兴趣点。书籍似汪洋,其涉猎的领域包罗万象,总会有一款适合你。
每天找一个固定的时间来看书,雷打不动。一点点自律还是需要的,逼着自己去看,哪怕半小时也是好的。
不妨再给读书制造一些仪式感,如全家共读、夫妻分享、图书馆阅读等形式都不错,让看书这件事变得正式和庄重,让自己和书亲近起来,至少也要告别抵触和一看就睡吧?
可以多种形式去读,图书馆借阅,购买纸质书或电子书,都是可以的,初期多几个方式没坏处,慢慢的你会习惯其中一种。
寻找读书的快感。每个人获得快感的点不同,通过阅读自己去寻找并渐渐梳理。我喜欢什么书?我爱看谁的书?当有了这两点发现时,就是开了个好头。
根据我自己的感受,文学类书籍尤其散文能够给我安静的快感,答疑解惑类书籍能让我醍醐灌顶,一举打开思想上的死角,历史类书籍可以让我对当下的现象看得更透彻。这三种书是我日常看得最多的,甚至不看就会想,不看不舒服。
每个人喜欢的类型不尽相同,当你找到自己钟爱的书籍,那么看书的习惯就养成一半了。
与爱读书的人相处,不要与肤浅的人为伍,人和人是会互相影响互相传染的,请相信我。
2. 深度沉浸
我曾与身边的人沟通过,大部分人看书是泛泛而读,浅浅地看完就完了,能记住一些要点就不错了,而且往往这些点状记忆很快也会消失。
如果不是消磨时间的闲书,最好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看,最好做到深度沉浸。深度沉浸是会累一点,但是你大可以每天只拿出一小时这样阅读,效果是事半功倍的。
如何沉浸?曾国藩的读书心得我最为推崇,看什么就是什么,尽量被它笼罩住,眼里是它,脑里是它,心里还是它,这一本不看完绝不拿起下一本。
比如你读墨子,那就清空自己只跟墨子干。他倡导的观点是什么?他为什么能在那个年代提出这样的观点?与其他流派的区别是什么?在今天墨家的学说还有现实价值吗?每天临睡前十分钟把脑细胞也留给墨子。如此,效果最明显。
任何一本书都是平面的,你却是立体的,书是用来围绕你的。
3. 伴随思考
尽信书不如无书,如果一味地相信书里的结论或道理肯定不妥,那些结论和道理是过去发生的结果,并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在不同的时代里,故事会有不同的版本,在不同的人身上,精彩也会有不同的演绎。凡事先一分为二,这太重要了,也只有先一分为二,才能谈到后面的咀嚼和吸收,否则你吸收的也许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尽量做到代入式思考,书中描写的事件和人物,最好在身边找出参照对象来,这样做不仅有乐趣,而且对夯实知识也大有好处。
思考是读书最重要的过程,其价值要远远大过阅读本身,这也是为什么有人看过很多书却像没看过,有的人看书不多却见解独到。
看一本顶十本,并不是戏言,而是真实存在的现象。
4. 主动分享
知识被温习的次数越多则越稳固。看书算第一遍,思考是第二遍,那么分享就是第三遍了。
跟谁分享都行,家人、朋友、同学请随意,分享的方式也没有什么讲究,线下面对面真实分享没问题,在微信群里分享也ok。
分享的最大好处是巩固、提升和裂变。有些知识点,你在简单思考时根本谈不到提升,可在分享过程中就不一样了,可以浅变深,窄变宽,一变多,也许一个知识点瞬间就变成两三个甚至更多,不同的人、不同的观点能碰撞出更多的启发和结论。
不要害怕分享,要主动分享。这是非常有效的一招,哪怕被别人说你装逼也无所谓,大胆分享。你可以将读书心得发到星球里,已经有好几个人在这么做了。
5. 读书笔记
我常年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感触比较深。把前面提到的阅读、思考和分享这三步加起来,都不如读书笔记这一项重要,我完全没有夸张!
记忆力再好的人也会遗忘,偏深刻的内容则忘得更快更彻底,读书笔记可以起到随手查阅的作用。读书笔记可不仅仅是摘抄重要句子,还有你个人思考转化的实况记录。
看书不代表思考,眼睛和脑子是两个不同的器官,思考不代表吸收,脑子和胃同样是两个不同的器官。看书、思考、实践才是转化的全过程,实践可以是在工作里,也可以是运用到生活中,哪怕是分享给他人也是一种简单的实践。如果你看的书很难在现实里得到实践,那么读书笔记也是一种将实践落地的方式。
6. 跟随线索
精读一本书时你会发现,原来这本书的知识点很可能和其他著作是纵横交错的,也许是某种思想接近,也许是某个结论能解答另一本书里的现象。比如中国传统思想、西方哲学观和宗教意识,越往深处走越会发现,虽然它们有很大不同,但在许多情况下,他们提出的质疑和想法几乎是完全相通的,有互相印证互相补充的价值。
与人物有关的线索自然是最为常见的。比如汪曾祺常提到沈从文,那沈从文这个名字就可以多留意,然后随着深挖,你很可能将西南联大的一长串名人作家陆续全都接触到。很多人都对徐志摩持否定态度,胡适却对其人给予高度评价,原因何在?与他们同时代的还有谁?相互之间又有什么联系?那时候杰出的文坛翘楚为什么这么多?那时候中西思潮的碰撞产生了哪些化学反应……这是一个由点及面的过程,极有乐趣,极有收获。
我个人习惯早晨阅读新闻,在午后或晚上阅读纸质书,笔记晚上记得比较多。最常阅读的门类是散文、哲学、历史和小说。
恶俗的习惯很容易成瘾,良好的习惯却很难定型。当今社会,信息爆炸,几乎没人可以做到手不释卷,但抓一点空闲时间阅读还是不难的。
别说没时间,人人都有时间,就看你想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