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家孩子在家一点也不听话,总是和我们顶嘴,您帮我们教育一下!”
“老师,我家孩子在家总是不好好吃饭,您帮我们教育一下!”
“老师,我家孩子总是睡懒觉,您帮我们教育一下!”
家长总以为老师是万能的,只要把孩子交给老师,孩子就能在老师的教育下改掉一切坏毛病。
但是老师真的不是万能的,老师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教书匠,也只能干教书的活儿,真正的育人,还是得靠父母!
1:
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过:“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
每个孩子出生的时候都是一张白纸,只是成长过程当中,环境不同,使得人的性情有所差异。
而在这过程中,给孩子影响最大的,不是老师,而是父母,父母是子女在生活中一切言行举止的最早启蒙老师。
父母把家里弄得乱糟糟的,从不收拾,那么孩子也没有整理收纳的习惯。
在孩子幼小时,每一个生活细节都可能成为蕴含重大教育意义的事件,家庭教育中无小事,每件小事都是“大事”,都可以扩展为孩子的一个好习惯或坏毛病。
人培养了自己的习惯,又逐渐被这种习惯所改变,这就是习惯的力量,好的和不好的都同样如此。
教育,从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开始。只有从小培养的好习惯,才能使孩子终身受益。
2:
这个世界上,没有天生的好人,也没有天生的坏人,一个孩子以后成为什么人,有什么性格,这都和他的成长环境有关,而这其中,又是受父母的影响最大。
“子不教,父之过”, 没有天生的问题孩子,只有错误的教育方式和失责的父母。
教孩子做人,从来不是父母把书本上的大道理刻板的对孩子讲一遍,孩子也听不懂,说多了,孩子反而不当一回事。
教孩子做人,是父母通过自己的言行,通过解答孩子遇到的困惑,在潜移默化中去影响孩子。
华盛顿砍了父亲心爱的樱桃树,虽然害怕责罚,但还是勇敢的向父亲承认了错误,而父亲的不责罚,让华盛顿明白了诚实是美德。
孟子厌倦学习,每次逃课去玩耍,于是孟母断机告诉他,学习就如同织布,不是一两天的事情,半途而废永远成不了事。
陶侃身为官吏,母亲退回下属送的鱼鲊,是告诉陶侃,做官要廉洁奉公,不能收一点不义之财。
关于做人,父母的言传身教的作用远远大于老师45分钟的课堂教育,因此,想要让孩子学会做人,家庭教育才是关键!
3:
在学校,老师只能监督孩子背书,但是却没办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孩子爱不爱看书,跟父母的表现有直接关系。
家里的书多,孩子就读得多,父母喜欢阅读,那么孩子也会跟着拿起书本,父母没给孩子传承给爱读书的习惯,孩子怎么爱读书呢?
曹文轩说:“我始终认为一个人最迷人、最值得赞美的姿态就是阅读时的姿态。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代就常常拥有这种姿态,那么他成人以后就很可能会拥有被人称羡的书卷气。”
这个世界丰富多彩,有太多太多不可思议的人和风景,光靠孩子自己用眼睛看,用心领悟,孩子能窥见的世界小的可怜。
而阅读,就是让孩子通过书本,通过作者的眼睛和思想,去见识更多美丽的风景,去更深刻的理解这个世界。
阅读习惯是孩子一生的财富,爱读书的人会发光,有了书,就等于有了未来,当孩子们爱上了读书,也就走进了未来。
4:
经典绘本《我永远爱你》中就有这样的对话:
阿力:“如果我把枕头弄得羽毛满天飞,你还爱我吗?”
妈妈:“我永远爱你,不过,你们得把羽毛收拾起来。”
阿力:“如果我把画画的颜料洒在妹妹身上,你还爱我吗?”
妈妈:“我永远爱你,不过,你得负责给妹妹洗澡。”
这就是父母给予孩子的爱,不管孩子做了什么,不管孩子犯了什么错,始终毫无保留的爱着孩子,这是父母的天性。
但是孩子做了错事,父母教孩子要承担责任,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这是父母的责任。
家庭和学校不一样,家庭是孩子最安全的港湾,是世界上最温馨的地方,是孩子能完全放松自己的地方。
而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是孩子愿意毫无保留去相信,去依赖的人。
一个美好的童年,能够治愈人的一生,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一对毫无保留爱着孩子的父母,能够给予孩子极大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对孩子一生都会有着正面的影响。
教育专家尹建莉老师说,“父母之爱都深如大海,但有质量差别。决定质量高低的,不是父母的学历,收入地位等,而是对孩子的理解程度和对细节的处理水平。”
父母是孩子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人,更是带领孩子认识世界的人,哪怕老师的课上的再好,哪怕老师的教学经验再丰富,老师也不能替代父母的教育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