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伙伴,大家好,我是童教雷老师,今天给大家分享“关于如何开窍”的话题。我们很多人都想要在学习上开窍,那要如何开窍,有没有开窍的先后顺序?
我觉得开窍还是有先后的,首先是我们的心窍,在我们的胸口正中心的这个位置,这个心的这个穴位、窍位上面。
这个窍位有什么作用呢?就是当我们情绪来临的时候,这个地方一定会有一种气血的动荡在里面。我们喜、怒、忧、哀、惧这些情绪的当下,我们的内心这个位置都会有一个切切实实的感受,在里面发生着、起伏着。
如果说我们能觉察到这个内心里面的这种细腻的体会,我们就明白了我们的心窍,对我们的心窍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就是为正确认识我们自己而迈出的第一步,认识我们的内心,清晰地看到我们内心的体会,了解在我们情绪发生的当下,内心发生着什么的时候,就是打开我们心窍的时刻。
打开心窍的感觉是什么?
《大学》中有提到: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定指的就是我们刚刚提到的打开心窍的感觉,我们会发觉我们更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更容易让自己平静下来,更容易让自己定下来。
当我们能定的时候,自然而然的会生起一种静心的感受、静心的感觉。只要我们能静下心来,不仅做事会显得认真、专注,慢慢寻找到做事的条理、先后,将事情做的圆满,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定静之后,我们可以感觉到自己的思维打得更开,心胸格局更宽广,可以跳出思维来解决问题。这是一种人生智慧的生发过程。
如何做才能打开心窍?
打开心窍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我们要如何做才能学会打开心窍,如何才能让自己静下心来呢?方法很简单,就是我们要学习去练习和自己的内心的感受和平共处。
当我们处于一种平常的状态时,我们的内心是处于一种似乎没有波澜的感觉状态下,那这种状态被古人称为“中”。《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就是没有情绪的时候,心头的感觉就犹如镜面一样,类似于水平如镜的感觉。
而当我们处于一种情绪发生的当下,在我们内心当中,就会有一种气血的动荡。情绪的产生实际是因为我们内心气血的变化,慢慢添加上去的喜、怒、哀、惧的感受和体会。我们需要认识情绪发生当下的内在气血的本来面貌,怎么认识它的本来面貌呢?《中庸》里提到“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就是要中那个节度,与它和平共处。
中节是一种什么感觉呢?我们可以先抛开气血生起时习惯性的定义为某个情绪的概念和认识,我们去认识在情绪当下的那股气血的具体感觉。这种感觉类似于现实物品的物理属性,看看这股气血是快的还是慢的,是松的还是紧的,是软的还是硬的,是大的还是小的,是宽的还是窄的,是轻的还是重的……就是用我们的感觉去认识这些具体的感受时,我们就能认识到情绪的真相。
通过这种感觉的体验就是打开我们的心窍,让我们认识自己的情绪,学习如何与我们的情绪和平共处。
我们通过锻炼与情绪的和平共处,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摆脱情绪对我们的干扰。我们的大脑就会清醒,学习消化就会加快,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大脑训练,从而打开我们的脑窍。
如何高效使用大脑,提升学习效率?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小孩子心性也比较定,情绪也比较平稳,表面上看还是比较踏实的了。但是在学习上感觉有困难,不能很好地应对学习的任务。那接下来,我们谈谈如何高效使用大脑,让学习更轻松。
读的训练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发出声音的诵读,一个是不出声音看或阅读。
诵读需要选择我们经典的文化作品来训练,因为这些经典当中蕴藏着人生最重要的道理,引导孩子用心去读,静下心去读就可以。
诵读也有要求,就是在读的过程中不要有奇怪的节奏和声调,保持一种正常的诵读节奏,不快不慢,不太大声也不太小声,处于一种中间的状态,能持续不断读下去的状态。有的孩子读书的时候,不知道如何调整声音,读的太大声了,嗓子疼起来就不读了,这个不行。诵读就是读起来让人感觉中正平和,不造作、不忸怩。
诵读的训练最好是长期坚持,选择的内容可以简单一些,重复不断地读就行,不追求马上理解,只要坚持让孩子每天都读。在读的过程中训练孩子的心性,调整孩子的身心状态。
阅读就是我们使用眼睛看书的训练。看书,我们很多家长比较强调看慢一点,要把内容看清楚。这个要求其实是用在诵读过程中比较恰当,看书就是要求快、多。快就是要看书看得快一点,多就是看书要看得多一点,大量阅读、海量阅读。
为什么看书要追求快和多呢?
阅读讲究的是信息的输入,刺激大脑的理解能力。我们做了很多次试验,一篇文章或者一个内容,我们看得慢一点或者看得快一点,到最后发现理解内容的比例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说,我们平常看书一分钟400字,如果我们现在用一分钟1600字的速度来看书,那理解率差不多,学习效率就提升了3、4倍,这个大脑运转的速度就快了3、4倍。所以,我们训练阅读能力要训练快。
大量的阅读、海量的阅读,目的是为了刺激大脑的神经元相互之间产生大量的联系,联系越紧密,我们对内容的学习和理解就越深刻。这是在生理神经上的表现,而在我们大脑输入的信息内部过程中也是这样的一种机制。大量的信息输入,概念与概念之间随着信息的输入越多,相互之间的关系就会越来越多,慢慢的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理解就会越来越清晰和明白。
所以阅读我们要训练孩子们快速阅读的能力。而我们普通人在通过快速阅读的训练,一分钟1800字是非常容易达到的,一分钟3000字也是能够达成的。所以不用把快速阅读想得太难,想得太复杂。如果您具备这样的一个阅读能力,温儒敏教授说的高考要设置大量的文字阅读也会轻松面对的。
读相当于是信息的输入,写就相当于是信息的输出。写就一定要写作文,而且要天天坚持写作。
写作在布鲁姆认知层级塔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新当中是处在分析思维中的,是一种抽象的思维锻炼。抽象思维锻炼是以形象思维为基础的,因此写作的时候就是要写孩子身边的人、事、物,写孩子的亲身感受、亲身经历,通过这些写作的训练,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快速的突破写作的困难,远离写作的痛苦和恐惧。
关于写作方法的训练可以参与我们写作课程把系统的写作方法学到,简单、实用、科学的写作体系。
写作训练是一种输出思维的训练,训练的越多,孩子的思维联结也就会越紧密。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我们写过的东西,在给别人分享时,会说得头头是道,没有写过的东西说出来可能就经常打结。写作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训练我们逻辑思维的能力。
此外,写的训练我们还可以带领孩子训练快速写字的能力,让书写更快,同时又做到写出来美观、大方、耐看,不能太潦草。这也算是一种浅层次的写的训练。
说的训练与写的训练是相似的,都是向外输出内容,只是一个是说的通道,一个是写的通道。
说我们可以组织孩子看一本书,看完后,请孩子将看的内容说出来。一是通过孩子说的内容,我们看看孩子有没有用心的看书,二是通过说训练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
无论是孩子说或写的训练,我们要注意,都不要太在意孩子的写或说的水平,哪怕是最烂的作文或说话,都是孩子最好的表现。都应该得到我们的认可,让孩子体会到这件事情是愉悦的,而不是痛苦的。
数学运算在大脑思维角度上来看,实际就是一种记忆的体现。比如10-2迅速在大脑中反应出答案是8的过程,不可能每次计算10-2都要在大脑中想出10个物品中拿出2个物品,再数一数剩下8个物品。这样去运算,学习效率就非常的低下了。所以孩子低年级开始学习会用到各种图形、实物来帮助孩子进行数学运算,方便他们理解,但到一定年龄了数学的运算更像是一种记忆的快速反应。因此,我们把算和记的能力训练放在一起。
记忆的时候,要结合形象的图像,通过图像的方式转化我们学习和记忆的内容,大脑就更容易把它们记忆下来。文字、声音、图像,我们更偏向于图像的记忆,因此在记忆的过程中要灵活的运用图像记忆能力。
我们在训练算和记的时候,也是一样要追求一个快字。让孩子算得快一点、记得快一点。通过算、记让孩子大脑反应快一点。所以小孩子要多背一些有意义的经典文字,这样不仅增加一些知识底蕴,也能促进孩子的反应速度。
总结
我们要给孩子开窍,首先要注重心窍的打开,让孩子学会去觉察内心的感受,通过这种训练可以让孩子的心胸变得更宽广,眼光、格局变得更高远。
其次,我们就是结合身体感觉训练大脑,比如读的快一点借助口、眼,写得快一点借助了身体,记得快使用了我们的大脑想象、图像的转化……
开窍表现在心灵层面宁静、格局高远,大脑层面反应快速、思维灵活。
【我是童教雷老师,专注于研究如何提升个人能力、开发学习潜能。有什么问题可以下方评论交流,更多优质内容请关注我,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