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教科书里的《口技》为何要删减?老师:不删减我如何讲得出口?

口技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民间表演技艺之一,口技的起源要追溯到上古时期,那时人们在捕猎时,常用嘴巴发出一些声音来模仿动物,其意图在于骗取猎物来获得食物,口技也是由此而来的。

口技的展示,表演者仅仅只是借助了口腔中的几种发生器——口、齿、唇、舌、喉、鼻等,就将外界众多的声音模仿地惟妙惟肖,让人听完以后不免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在我们初中语文教科书上的《口技》这篇文章,不知道大家印象是否深刻呢?原来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还不自知,可现如今回过头来查证、琢磨,才知道原来教科书上的这篇《口技》,是被删减过的,如果不被删减老师都讲不出口。

这篇文章大致描述的是表演者将入夜后大人、孩子、众人与狗的各种睡觉声、哭闹声、救火声、吠叫声等略带紧张情绪却颇有趣味性的生活场景,完美且真实地凭借着自己的嘴巴将当时的场景再现给观众们。

而现场的观众们仿佛置身于其中,享受着听觉上的盛宴。此等高超的口技展示,无不让在场的观众为之震撼、连连叫绝。上述口技的表演,不仅展现了口技表演者精湛的技艺,还将我国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魅力与活力体现得淋漓尽致。

下图中的内容是原作与现在教科书上的版本,针对《口技》这篇文章在内容上的部分展示。图中红色的文字标注区域,就是现有教科书本上删减的那一部分,有些许改动。

站在大众的视角来说,原版红色区域的删减,导致了读者在阅读这篇文章时,会觉得内容上缺乏整体性与连贯性,读起来变得十分突兀。在场景的转换中,没有语言上的转折,就很急切地进入到了下一个场景中。

站在学生的视角来看,在学习这篇文章的内容时,没有太大的影响,删减部分内容也只是为了避免让学生看到文章中关于夫妻生活与上厕所的片段,而让老师在讲解中难以启齿。毕竟学生年龄普遍较小,在看到原作版的文字内容时,不免难以理解,甚至产生好奇。所以,教科书的编写者也算是用心良苦,删减与改动之处比较成功。至少当我还是学生时,在读完这篇文章以后,并没有察觉到有什么不妥之处。

严格说起来,《口技》的作者林嗣环在内容的描写上已经偏于白话文了,而在对于夫妻生活与起床如厕这两个片段又描写得十分详细,甚至写得有些羞于见人,所以即使将其删去,也不会对全文有太多的影响。

至于为什么要把这两段给删掉,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现在的学生普遍心智不成熟,教师们怕教坏学生,便不能将其编入教科书让学生直接学习。

从某种好的意义上来说,教科书的编写者也算是在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时,秉持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科学态度。其编写目的在于让所有初中学生能够见识到我国古代艺人的高度智慧与创造才能,激发中学生对传统文化和传统技艺的热爱,并将这些传统的东西传承下去。

但是对于广大读者而言,却无法品尝到全文中展现出的鲜活生命力与有趣的生活气息,也致使听众的感染力大打折扣。众所众知,艺术,特别是面对广大群众、市井市侩的艺术,不仅要有阳春白雪,而且不能少了下里巴人,要雅俗共赏,否则就会曲高和寡,没人观赏。

(责任编辑:卢其龙 CU002)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删减  删减词条  口技  口技词条  教科书  教科书词条  得出  得出词条  为何  为何词条  
小学

 小学语文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3、扁...(展开)

小学

 入团有什么好处

小编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入团有什么好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操作方法01:首先,入团是入党最基本的条件,如果你没有如团,那么你肯定就不能入党了,所以,入团可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