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我的初中时代,除了以前讲过的那位“军神”大李之外,小硕算得上我眼中的另一位牛人。小硕个子不高,长得不帅,但他体能耐力惊人,是一位响当当的体育明星。
小硕的强项是长跑。每逢学校运动会,小硕就是1500米和800米这两个长距离项目的实至名归的佼佼者。当其他班级的选手还在拼尽全力你追我赶之际,小硕早已经一骑绝尘,领先他们大半圈跑过了终点线!尤其令我惊奇的是,这小子跑完比赛后,竟然脸不红气不喘,有说有笑气定神闲。同学们都传说他骨骼清奇,天生就是长跑的料!
一次,我实在是耐不住好奇,问小硕:“我每跑一次1500米都累得半死,你怎么就不累呢?”
小硕笑嘻嘻地回答:“你不知道了吧?你是十天半个月才跑一次,我可是每天早晚要跑两次!而且,我每次跑的可不是1500米,我跑的是一万米!”
“一万?!一年两万米?你疯了吧?!”记得我说这句话的时候,惊讶得连嘴都合不上了。
“嗨!才不是呢!我是被我爸给逼的。他说男孩儿练练长跑有助于培养意志力。”小硕回答得轻描淡写。
原来,小硕的爸爸是军校教官。为了让瘦小的小硕加强锻炼,从小学时期,爸爸就狠心督促他每天清晨和晚上绕着军校大操场跑圈。跑动距离从开始的一千米,伴随年龄增长一步步累加,直到初中时期的每天早晚各一万米!
原来如此。难怪小硕参加长跑比赛跟玩儿似的。敢情人家跑这点儿距离只算个热身运动,手脚都还没活动开呢。小硕根本不是什么运动天才,而是百炼成钢!
知晓原委的那一刹那,我反而同情起小硕的那些对手们。他们忍受着肺部被严重挤压、呼吸急促、两腿灌铅的痛苦,拼命追赶前面那个满脸微笑的家伙,却永远地追不上!更可叹的是,那份在众人眼中,需要拼尽全力才能得到的荣誉,在小硕的世界里,却不费吹灰之力,不过是一次轻松的热身而已。
你提溜着半瓶子醋去跟对手比试,可没想到对手的背后有一个大醋缸!在这种情况下,你怎么可能赢呢?
刚刚进入大学时,我又被另一位同学佳佳的惊人表现所折服。
面对英语外教百分百纯度的全英文教学,我们这些外地来的同学听不懂跟不上,生生急出一头冷汗!可就在这时,佳佳却显得鹤立鸡群,在课堂上频频和外教老师互动。两个人一问一答气氛融洽,就像两个多年不见的熟人毫无违和感。
我的天!对于我这样靠着死背单词偶尔听听英语磁带才闯过高考大关的人来说,佳佳流畅娴熟的口语表达简直又是神一般的存在!
那还等什么呀?从那节课之后,我就开始拿着英语课本天天熟读,矫正自己的英语发音,可尽管如此努力,我在英语课上的朗读还是会引来周遭同学的笑声。不读不知道,读出来才发现自认为不错的英语口语,原来漏洞百出,完全不符合音标。
佳佳下课后善意地提醒我,我的很多音标原来都是不对的。我涨红了脸,小声问她:“那你的口语是怎么练的呢?你的口语简直跟外教一样好呀!”
“我的口语可能根本不算练吧。”她笑着解释,“我爸爸妈妈都是外语系教授,我从小学时起就被逼着在家里用英语对话了。每年暑假的时候,我还跟着爸爸妈妈和外语系的学姐们一起参加活动,所以,我可是从小就在练口语哦。”她善意地安慰我,“你别着急,你的词汇量很好,像这样多说就会慢慢好起来的。”
本科的前两年时间,我一直都在努力练习英语口语,还报名参加了英语配音比赛。但是,无论我如何努力,我的口语水平都远远落在佳佳之后,徒呼奈何。
十八岁那年,我发现口语是我的短板,于是我奋起直追。但我拼尽全力也只能望着别人遥遥领先,徒然望其项背。因为,当我跨出起跑线的时候,对手早已起步,跑出了好远。
前几天,我看到一位妈妈在家长论坛中发帖留言,其中的一句话让我深有感触。她说,“应试教育强调标准答案,考试考的往往是一杯水的能力。可如果你已经拥有了一缸水的能力,考试又何谈艰难呢?所以一定要鼓励孩子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说完前面这两段雷同的亲身经历,我对女儿语文学习的态度也就不言而喻。
我很重视女儿的语文学习,我的重视不是因为高考制度改革,也不是因为现在大家都提倡语文教育,我的重视基于我的亲身经历和深深的感慨。
作为一个中文系出身的父亲,我没有什么资格对女儿的数学、英语学习说三道四,但对语文却有自己的一番看法。
语文这门学科看似讲求的是听说读写能力,其实却是一个人未来生活必需的一项能力,甚至于语文能力也是支撑数学、物理、化学乃至计算机编程等各个学科的根基。想想看,如果一个人连文字语句都看不明白,又该如何领会新知识审题做题呢?
所以,我从女儿上四年级开始,就督促她利用空余时间练笔,尽量抽出时间和她交流读书心得,也给她讲我目前的读书体会。这样做就是想从细节做起,一点一滴地让孩子感受中国文学的魅力,体会写作的乐趣。语文学习的兴趣只有如此沁入骨髓、融化到心里,才能融会贯通,逐步升华为孩子自身的气质修养,成为她一生都不可或缺的有力工具。
小硕的长跑和佳佳的口语,本质上都是在家长的带领下,提前进入了学习、练习的积累期,注重环境熏陶,讲究层层递进。更重要的是,家长为孩子营造了一种积极进取的环境,不强求不逼迫,潜移默化,才最终使孩子体会到努力进取的成就感。
所以,我做通了妻子的工作,没有让女儿去上语文辅导班。因为我知道,在辅导班,老师肯定会教孩子们如何做题如何提高技巧,甚至提前涉及到初中高中阶段的习题。这中形式对孩子就意味着拔高,而不是积累。如果孩子因为做题刷题,而把语文看作一项需要应付的考试内容,也就会丧失对语言文字的感觉和乐趣,也绝不会再为了兴趣而主动阅读和练笔。
语文能力,在于日积月累,在于静等花开。我们从没听说张爱玲、钱钟书、莫言这些文学大家是被哪个机构突击培训出来的,他们的成就都是来自从小到大对生活的体验,对人生的思考。一株小苗在该浇水的时候浇水,该剪枝的时候剪枝,才是生长之道,而不是突击施肥!相对于孩子对照模板写出高分佳作,我更希望她能在兴之所至时提笔写出一篇不成熟的文章,甚至只是只言片语,因为这是她自发的,主动的。
小学时期的女儿能够主动去读书,能够主动写出属于自己风格的文字,就是一种良好的开端。在此基础上,她才会有更进一步探索求知的勇气,才会在未来主动积极地尝试不同的写作风格接触不同的作品,她的体验也会更加丰富富有质感。面对一个充满干劲儿的孩子,你只需要把她扶上正确的轨道,然后轻轻助推一下。
小硕擅长奔跑,但并没有成为体育健将,因为体能充沛不感冒不着凉的身体只是他成家立业的基础;佳佳口语出众,也没有出国移民拿绿卡,因为她只是在口语练习中享受成就感。所以,我也不奢望女儿在文学方面成名成家,我只希望她能够意识到一缸水的重要性,见识到练习的必要,面对那一杯水游刃有余,举重若轻。
当然,小硕和佳佳也离不开家长的以身作则。小硕的父亲每天都会在他身旁陪跑,而佳佳的父母则经常陪她练习口语。与之相比,我这个父亲,也就愿意陪着女儿感受文字的魅力。我会每天和他讲故事,也会每天主动让她看我刚刚写出的练笔,我要让她感到,语文没什么神奇,就是听说读写,就是需要每天坚持。
就是这种心路历程,就是这种逻辑,我这样引导女儿爱上语文。
历史推荐
●养鱼的乐趣
●罗振宇是骗子吗?
●家有小女 自在欢喜
●写作,绝不苟且
●尽了本分的小人物,就是英雄!
●家庭教育的难度,;绝对超乎想象
●凭谁问,竟是家庭伤“军神”最深!
●眼界与实力,一样都不能少!
●阅读能力,才是响当当的硬功夫!
●为什么方鸿渐的女人缘这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