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大学》研读(第4讲:释止于至善)

大学研读(第4讲)

教学内容:解读《大学》传三释“止于至善”。

教学目的和要求:对字、词、句进行注释;对章节进行语译;引导学员进行学习、研究。原文解读把握义理、情理和条理,注重字词训诂、义理阐发。

教学重点: 理解 “止于至善”, 达到最完美的境界。

《大学》第四章解读

【原文1】

《诗》云①:“邦畿千里②,维民所止③。”

【注释】

①《诗》此指《诗经·商颂·玄鸟》。

②畿(jī):指都城和周边地区。

③止:停止、栖息,在这里是居住之意。

【译文】

诗经》说:“京城及其周围,都是老百姓向往的地方。”

邦畿,指的就是古代的天子之国,也就是中央的所在地。上古时期分封建制,天子作为最高领导人在中央居住,周围是各个诸侯居住的地方。中央之地,方圆千里,作为整个国家的文化、政治、经济中心。

“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引自〈诗经·商颂·玄鸟》。止,有至、到、停止、居住、栖息等多种含义,随上下文而有所区别。在这句里是居住的意思。

也就是说,老百姓应该居住的地方是在“邦畿千里”的范围内。当然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老百姓居住的最好地方,也就是在天子的周围这就是你自己的位置,要止于此处,不要再有什么奢求。

【原文2】

《诗》云①:“缗蛮黄鸟②,止于丘隅③。” 子曰:“于止④,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⑤?”

①《诗》此指《诗经·小雅·绵蛮》。

②缗(mín)蛮:鸟叫声。

③隅:角落之意。止:栖息。

④于止:对于所居住的地方。

⑤可以:即何以,为什么。

【译文】

诗经·小雅·绵蛮》说:“绵蛮叫着的黄鸟,栖息在山丘的一角。”孔子说:“连黄鸟都知道它该栖息在什么地方,难道人还可以不如一只鸟儿吗?”

【解读】

 “止”它代表了一种节制和限度。在古代中国,有很多关于多元和节制、知足的思想火花,人们应该知道自己的道德界限和行为准则,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孔子的意思就是说,难道人却连那黄鸟也不如吗?“知其所止”,即鸟都知道所止,都知道栖息在它应该栖息的地方,难道人还不如鸟吗?如果人不守和谐安乐,他就不如鸟。他只知道征战,只知道霸权,只知道去践踏别人的人权。如果个体不守社会的秩序,不守人伦礼节,那这样的人,孔子认为禽兽不如。《诗经》所说的和孔子所说的并不是封建迷信,而是闪烁着人文理性的光辉,是人的自省和反思。

“缗蛮黄鸟,止于丘隅。”丘隅,就是城市郊外的山林一角,隅就是角落的意思。缗蛮,指鸟叫声。整个句子是说,叽叽喳喳的黄鸟啊,它们应该住在哪里呢?不要住到城里,最好到山林里隐蔽的地方去。

上面引用的是《诗经》中的两句,说明万物各有其类,各居其所,不能混淆了。应该各自居住在自己的地方,止于自己所在之地。这样,万物才能井水不犯河水,泾渭分明,才能安然相处。

所以,我们首先要知道自己立足的地方,知道自己的活动范围,知道自己的能力半径。只要是在自己的能力半径之内、活动范围之内,都可以放手去做任何事情,没有什么不能的。而一旦超出了这个范围,那么就得知止,就要刹车。

在这一段里面,“知止”还有一个不越位的意思。我们做任何事都要知其所止。当然,知止是建立在自知的基础上的。你要有智慧,知道自己的能力有多大,自己的人际关系有哪些,知道自己的活动半径有多大,这样才能在最恰当的时候踩一个刹车,不至于冲出红线去。

【原文3】

《诗》云①:“穆穆文王②,於缉熙敬止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①《诗》:此指《诗经·大雅·文玉》。

②穆穆:雍容庄重的样子。

③於(wū):感叹词。缉:接着。熙:光明、光亮。止:助词,无意义。

【译文】

诗经》说:“品德高尚的文王啊,为人光明磊落,做事始终庄重谨慎。”做国君的,要做到仁爱;做臣子的,要做到恭敬;做子女的,要做到孝顺;做父亲的,要做到慈爱;与他人交往,要 做到讲信用。

【解读】

穆穆,是深远的意思;于,是叹美辞;缉,是继续;熙,是光明;敬止,是无不敬而安所止。诗人说:“穆穆深远的文王,其德则继续光明,无不敬而安所止。”

曾子引此诗而释之说:“所谓文王之敬止者何如,如为君的道理在于仁,文王之为人君,所存的是仁心,所行的是仁政,尽所以为君之道,而无一毫之不仁,这是止于仁。为臣的道理在于敬,文王之为人臣,忠诚以立心,谨恪以奉职,尽所以为臣之道,而无一毫之不敬,这是止于敬。为子道理在于孝,文王之为人子,事奉他父母,常怀着爱慕的意念,于那为子的道理,竭尽而无所遗,这是止于孝。为父的道理在于慈,文王之为人父,教诲他儿子,都成了继述的好人,于那为父的道理,曲尽而无以加,这是止于慈。与人交的道理在于信,文王之与国人交,言语句句都是诚实,政事件件都有始终,尽得那交结的道理,而无一毫之不信,这是止于信。文王之能得其止如此,诗人所谓敬止者也。”

文王之敬止,盖不止至此五件,而五者乃其大端,学者诚能体察于此,而推类以尽其余,则至善可得而止矣。

儒家文化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臣、子、父、国人都各有其所“止”,准确定位自己的身份,遵守道德行为的伦常,社会才能在诚信与和谐中发展,这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仍有其现实意义。君仁臣敬,父慈子孝,人和人坦诚相待,这是《诗经》中所记录的周文王“止于至善”,那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而作为理想社会主体的君子,应当不断地修身养德。仁、敬、孝、慈、信都不是针对一个人而言的,而是针对一种关系而言的。在西方,个人自由是高于社会规范,或者社会应服务个人,所以强调的是个人的主体性,强调的是个体。在中国,强调的是个人自由应该是和社会的规范形成和谐的关系。

【原文4】

《诗》云①:“瞻彼淇澳②,菉竹猗猗③。有斐君子④,如切如磋⑤,如琢如磨⑥。 瑟兮僴兮⑦,赫兮喧兮⑧。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⑨。”“如切如磋”者,道学也⑩。“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傈也⑾。“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注释】

①《诗》:此指《诗经·卫风·淇澳》。

②淇:古代的水名,在今河南北部。澳(yù):水曲之处。

③菉(lù):通“绿”。猗(yī)猗:美丽茂盛。

④斐:文雅。

⑤切、磋:对骨角进行切割磋光。

⑥琢、磨:雕琢打磨玉石。这里用来比喻研究学问,修养品德。

⑦瑟:庄严。僴(xiàn),威严。

⑧赫兮喧兮:显赫的样子。

⑨喧:又作“谖”,忘却之意。

⑩道:说、谈论。

⑾恂(xún)栗:惊恐、畏惧之意。

诗经·卫风·淇澳》说:“看那淇水弯弯的岸边,嫩绿的竹子郁郁葱葱。有一位文质彬彬的君子,研究学问就好像加工骨头器物,不断切磋;修炼自己就好像打磨美玉,反复琢磨。他是那样严谨,胸怀宽大,形象光明而煊赫。这样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真是让人难以忘怀呀!”这里所说的“如切如磋”,是指做学问的态度;这里所说的“如琢如磨”,是指自我修炼的精神;说他严谨宽大,是指他的内心谨慎而有所敬畏;说他光明煊赫,是指他仪表堂堂;说这样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真是令人难以忘怀啊,是指他品德非常高尚,达到了最完善的境界,所以使人难以忘怀。

【解读】

淇,是水名;澳,是水边的弯曲处;猗猗,是美盛的模样;斐,有文采的模样;君子,就指卫武公。诗人说:瞻望那淇水弯曲的去处,绿色之,猗猗然美盛,我斐然有文的君子,抑何其学问之精密,而德容之盛美乎。”切磋,是治骨角的事,治骨角者,既用刀锯切了,又用鑢铴(lǚ tang)磋它,是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君子用功之精,与那治骨角的一般。琢磨,是治玉石的事,治玉石者,既用椎凿琢了,又用沙石磨它,是已密而益求其密也。君子用功之密,与那治玉石的一般,既有这等的工夫,所以德之存于心者,便瑟然严密而不粗疏,僩然武毅而不怠弛,形于身者,便赫然宣著而不暗昧,喧然盛大而不局促。谖字,解作忘字。君子为学,既造到这等样去处,自能感人,而人皆爱慕,终身不能忘也,这是卫人美武公之诗如此。道,是言;学,是讲习讨论之事;自修,是省察克治的功夫;恂慄,是战惧;威,是有威可畏;仪,是有仪可象;盛德,指理之得于身者说;至善,指理之极处。

曾子引诗而解释其义说道:“所谓如切如磋者,是说卫武公勤学的事,他将古人的书籍与古人的行事,既自家探讨,又与人辩论,务要穷究到极精透的去处然后已。便与那治骨角的,既切了又磋的一般,所以说如切如磋。所谓如琢如磨者,是说卫武公自修的事,他省察自己的身心,或性情偏与不偏,或意念正与不正,或行事善与不善,务要见得分明,治得干净,不肯有一些瑕玷,便与那治玉石的,既琢了又磨的一般,所以说如琢如磨。

所谓瑟兮僩兮者,是说卫武公学既有得,自然敬心常存,战战兢兢,无一时懈惰,无一时苟且,这便见他严密武毅处,所以说瑟兮僩兮。所谓赫兮喧兮者,盖言卫武公有敬德在心,其见于外者,自然有威严,人都畏惧他;有仪容,人都效法他,这便见他宣著盛大处,所以说赫兮喧兮。所谓有斐君子终不可谖兮者,盖言卫武公尽学问自修之功,有恂栗威仪之验,由是德极全备而为盛德,善极精纯而为至善,所以百姓都感仰爱戴他,而终身不能忘记。

这里用卫武公的例子,说明德达于至善时的表现。诗中有高贵可爱的人物形象,让人看到古代的君子——瞻彼淇澳,绿竹猗猗。人未见,高洁的风范可以想见,以竹喻高人,自古已然。而那竹一般的君子也的确让人生出悠然之思,如圭如璧、如琢如磨,庄严而旷达、优雅而洒脱,所以说——有斐君子,终不可谖兮。这样的君子啊,实在是忘不了。现在的社会上沽名钓誉而名不副实者太多,如果多一些这样人格高尚的人作为全社会的楷模,让人们觉得高山仰止,社会风气自然就会逐渐好转了。

【原文5】

《诗》①云:“於戏②,前王不忘③!”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④,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⑤,此以没世不忘也⑥。

①《诗》:此指《诗经·周颂·烈文》。

②於戏(wūhū):感叹词。

③前王:指的是周文王和周武王。

④贤其贤:尊重有贤德的人。亲其亲:亲近亲人。

⑤乐其乐:安享他的快乐。

⑥此以:所以。没世:过世之意。没,通“殁”。

【译文】

诗经·周颂·烈文》说:“啊,前代的君王真使人难忘!”这是因为君子们能够以前代的君王为榜样,尊重贤人,亲近亲人,一般平民百姓也都蒙受恩泽,享受安乐,获得利益。所以,虽然前代君王已经去世,但人们还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解读】

《诗》云:“于戏!前王不忘!”这是《诗经·周颂·烈文》篇的第一句话。这篇诗是记载周公辅成王先出了问题,后来,经过周公的教导,成王改过自新后再出来执政时,各国诸侯陪着他祭拜文王、武王时的颂辞。第一句就警告说,唉!先王啊!我们忘不了你的道德教化!同时,也是警告成王,再也不要忘记先王的道德学养、以德治世的榜样啊!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像文王、武王一样的道德成就,以德治世,施福于民,为什么会使人们永远忘不了他呢?那是因为“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所以天下没世不忘也”。这两句是说,像文王、武王那样好德的君子们,尊敬他是尊敬他那难能可贵的贤德,效仿学习他的尊道贵德精神;亲近他是亲近他大公无私的德行,感恩他给人民带来的福德。所以百姓对他更加亲切而怀念。

【赏析】

 古人写文章喜欢引用一些优美的文句,《诗经》作为早期的经典,是最常被儒家引用的。这一章引用了好几处《诗经》中的句子。

这一章发挥“在止于至善”的经义。首先在于“知其所止”, 即知道你应该停在什么地方,其次才谈得上“止于至善”的问题。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鸟儿尚且知道找一个栖息的林子,人怎么可以不知道自己应该落脚的地方呢?所以,“邦畿千里,惟民所止。”大都市及其郊区古来就是人们向往而聚居的地方。但这还只是身体的“知其所止”,不是经义的所在。经义的所在是精神的“知其所止”,也就是“在止于至善”。

要达到这“至善”的境界,不同的人,不同的身分有不同的努力方向,而殊途同归,最后要实现的,就是通过“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研修而达到“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成为流芳百世的具有完善人格的人。

这一章解释的是“止于至善”,这是《大学》中所设想的最终目标,不论是政治、还是人生修养,这都是最高境界。我们做人,首先要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然后不断的学习、琢磨,努力达到至善的境界。

传文首先引用《诗经·玄鸟》、《绵蛮》,强调一个人必须要有所“止”,而且应该“止于至善”之处;接着又引《诗经·文王》,列举出“止于至善”的具体内容,使人有所遵循而加以实行;然后引用《诗经·淇澳》,说明想要达到“至善”,需要进行怎样的修养磨炼;最后引用《诗经·烈文》,赞美止于至善所达到是效果。

找准自己的位置。 首先在于“知其所止”,即知道你应该停在什么地方,其次才谈得上“止于至善”的问题。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鸟儿尚且知道找一个栖息的林子,人怎么可以不知道自己应该落脚的地方呢?所以, “邦畿千里,惟民所止。”大都市及其郊区古来就是人们向往而聚居的地方。但这还只是身体的“知其所止”,不是经义的所在。经义的所在是精神的“知其所止”,也就是“在止于至善”。

要达到这“至善”的境界,不同的人,不同的身分有不同的努力方向,殊途而同归,最后要实现的,就是通过“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研修而达到“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成为流芳百世的具有完善人格的人。

 

学习札记:

诗云子曰谈至善,修身觉悟讲圆满。

诚明中庸知天命,黄鸟栖息止于安。

翠竹摇曳淇水岸,德容盛美可点赞。

切磋琢磨治成器,高山仰止天地宽。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大学》研读  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词条  研读  研读词条  大学  大学词条  《大学》研读词条  
教师

 《红军长征》说课材料

《红军长征》说课材料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今天我说的课是《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红军长征》,下面主要从教材分析、学...(展开)

教师

 教师招聘面试小学语文逐字稿300...

蝙蝠和雷达大家好,作者微信公众号:学姐考编,一直创新,整理300多篇一等奖优质试讲稿!!!面试逆袭成功上岸,面试棒棒哒。一、导入1、蝙蝠图片,你们认识他吗?关于...(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