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我为什么在大二选择放弃牛津,转学去布朗?

本文主人公N同学就读于牛津大学,一年前,她做了一个很多人都不理解的决定:申请转学到美国大学,其中有很多是世界排名200名开外的文理学院。英本转美本的案例非常少,理科转到人文社科的跨度也很大,N同学的转学之路注定不轻松。不过学霸君很高兴地发现,N同学在积极的尝试和探索后找到了自己的热情所在。本期采访中,她不仅与我们分享了申请的经历,也带来了一场真诚又深刻的自我剖析。

N同学录取档案

本科背景

牛津大学化学专业大二

申请专业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STS), Gender & Sexuality Studies, History

主要活动

科研(科学史、近代中国)、Lloyds Register Foundation 短实习 (航海史、科技政策)、中英杂志编辑、科学史领读员、微电影导助、抗战老兵公益、羽毛球

主要奖项

牛津的Bailey Prize和Collection Prizes (其实就是First-Class)

附加信息

个人网站,视频

01

从牛津转学去美国大学的原因是?

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对于除了科学(化学)以外学科浓厚的热情和好奇心。我还想探索历史、文学、艺术、人类学、性别研究、计算机等等,想通过不同的视角来感知世界,然而在牛津我却不能做到这一点。尽管牛津顶级的教学资源和生源令我受益匪浅,但我能学习的方向非常有限,且从理科转到文科几乎不可能。

对比之下,美本的自由性,博雅教育以及多样化的学习和评估方式(不少在美本的朋友都提到自己有一种“learning for learning’s sake”而非为了应试而看书写题的感觉),都促使我申请转学。

当然,因为我还没开始读美本,写下的内容仍不够全面且带有一定个人色彩,未必适于所有人,所以同学们还是要辩证地看待这篇文章。

02

是如何对STS专业产生兴趣的?

注: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STS)也称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是一个新兴的跨学科专业,研究科学技术在其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创造、发展和结果,旨在拓宽学生对于科学技术在社会与文化层面的理解。

其实我从小对所谓的“文科”和“理科”的接触面都挺均匀的。不过现在想来,比起自然和数理,我还是更偏向于喜欢思考与文化和人类相关的东西,我做过的相关活动中也还是能看出一条偏人文或者交叉学科的主线。STS是个分支很多的跨学科专业,我很感兴趣,也觉得这个学科最合适自己的申请档案。

感谢线上公开课(AP和一些大学)以及牛津文学、哲学和科学史讲座,让我在课余时间可以接触到不少顶尖的人文社科课程。我看过的书影戏剧也逐渐通过不同的形式在某些时间点回归,和学术内容、社会事实相结合,点燃我的人文思考和探索热情。

大概就是在那种全身心沉浸于汲取知识的过程中,我有一种由衷的满足感。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开始反思“文”“理”的界限,以及自己所学的科学在社会当中的意义,如何引起纠纷又次次在历史中重演。然后我就发现了STS。所以对我来说,疫情可能也是我的一个思想转折点。大概就是我文书里的这一段(感谢文书老师和我一起抠了无数次这段的表达):

It was then I realized that while STEM knowledge remains critical for me to understand science’s own dilemmas with an internalist vision, an externalist view that situates science within socio-cultural contexts is required to bridge the gap across cultures and societies, and facilitate the realization of science’s social efficacy.

03

4个offer中为什么最后选择了布朗?

我第一个收到的offer是Haverford,已经超开心,准备直接去了哈哈。因为英本转美本的成功案例很少,而我的目的就是转专业以及快乐学喜欢的东西。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我觉得都很值得。

在海外的这两年,我也明白了很多以前不知道但对我很重要的东西,比如学术自由,文化多元性,社会责任,以及温暖的天气。这些都成为了选校时的重要考量。后来录到的Barnard/CMC/Brown,每一所大学都有我很想学习的科目也符合我的择校标准,都能让我心甘情愿地从牛津转走。从被录取的趋势来看,我确实是和文理学院或者布朗这类自由度很高的学校比较契合。

最后之所以选布朗是出于对学术和生活的考量。因为除了STS/历史,我也想学的比较文学/电影(MCM)在布朗的资源也优于被录的其他几所。再者,不少在校生都认为布朗比较有Community的感觉,不会像在纽约这样的大城市中那么松散但又不至于小到时时刻刻都会撞见而没有个人空间,Diversity也会比牛津好上不少。

04

觉得自己做得好的地方是?

对于申请,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是哪部分吸引到了招生官,但被录那几所的文书内容确实是针对这所学校写的,很难套用到别的学校上。比如Barnard要求申请者自己设计一门课,碰巧我科学史科研的重点就是纽约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在民国时期开展的中亚远征(Central Asiatic Expedition),所以写Barnard能让我的Seminar在AMNH展开就是非常顺理成章的事,我也真心想学习博物馆的藏品。而Brown,选交的个人网站和视频我都去做了,应该也挺加分的。这些个人化的内容就非常多了,我喜欢的作者和导演、我写过的论文、我和朋友们的相处日常、我的爱好和活动,全部都可以展现出来。

“不要为了申请而做活动”这句话很多人说过,但回首来路,我是真切感受到了。大一上半年那会儿,我根本就不知道转学美本这件事儿(去年4月才在朋友启发之下有这个想法),就是纯粹喜欢,所以去加入了杂志当编辑,学文科课写论文,或者报名微电影导助之类的。兴趣越发浓厚,没想到最后也能成为申请材料。当然,有了转学这个想法以后我就会更积极地去提升自己,如继续做公益,这也是从小就在做的,还有就是找实习和科研。疫情导致我的很多项目被取消,但我也算是利用了居家办公的优势,不然LR的实习应该是线下在伦敦开展,无法和科研同时进行,因为用到的大部分文献都在上图的近代中国史区,不能离馆。

我觉得自己做的每一样事情都使我对世界有不同角度的、更深的了解。作为Chemist能从理论和实践接近事物的本质,作为编辑会提高语言水平,作为导助会明白谢幕每个名字的意义,作为实习生可以看到Digital Humanities如何被运用到现实中解决安全问题等。经历了这些,我才逐渐意识到我学什么的时候最开心,以及最想成为怎么样的人。

05

申请最困难的部分是?

疲惫感。可能很多人转学是抱着去留皆可的心态,但我感觉自己是在背水一战。因为如果留在牛津,那就要在自己清醒的情况下再读两年不够热爱的学科。同时因为没申过美本,我必须要比申请过的同学付出更多的精力。

在美本申请本身已经足够消磨热情的情况下,更内耗的是还要继续在牛津保持一等学位的成绩,因为真的不知道能不能转学成功。所以到后来就是在改无数次文书的同时,背一遍又一遍的化学机理和刷题。我很少怀疑自己的选择,也不太后悔因为转学这个决定牺牲掉的精力和时间,但我很怕自己在转学失败以后没有余力再回头了,怕下一次就不会再有这种单枪匹马的勇气,或者这种不愿意放过自己说“算了吧”的执拗了。

06

有没有感受到“女生不适合学理科”

之类的偏见,会在意吗?

牛津的本科还好,但如果真的算比率,尤其是职位越高的时候,那男性明显居多。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和我的教授一起面试新的物化Tutor,当时整个会场里来了十几位教授一起评估,只有两位女教授。来了的六位面试者当中也只有一位是女性。尽管大家对她的评价(学术和热情)都很高,但他们最终还是录取了一位男性面试者。

从自己的经历来说,我长大的小城市里,家长和老师都默认男孩子就是比较聪明、能吃苦,所以擅长理科,而女孩子就是应该学文科。依稀记得我偶尔经过办公室的时候也会听到类似的言论,这可能也是后来促使我学理科的一个因素——试图证明些什么。

尽管我自始至终都想为提高女性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科学界的权益和机会作一些贡献,但我仍然希望自己,当年或是现在,首先要倾听内心的声音和喜好,而非因为迎合某个概念或反抗外界的刻板印象而决定自己的人生轨迹。

07

申请季过后有什么反思或建议?

转学很辛苦,早点写文书。绝大多数时候我觉得努力还是会有回报的,但没认真过那就是没回报。文书是得早点写,幸好Pomona是2.15截止催着我早点开始,否则之后的文书不会写得像交上去那样好。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先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做不喜欢的、没兴趣的东西未必做不好,但做自己觉得有意思的、有意义的事会做得更好。以前我觉得爱好如果变成专业会让热情变淡,却没细想如果连自己怀有热忱的东西学起来都乏味,那把大多数时间给了没什么兴趣的事情该会是多么迷惘。

美本英本都有自己的弊端,确实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当我在向往博雅教育的时候,很多人也会羡慕牛津的象牙塔,不理解我为什么舍弃了所谓世界顶尖名校而去花无数心血申请那么多QS200名开外的文理学院和大U。人嘛,一般都只会展示自己最光鲜的一面,而对自己那些沉默的日子轻描淡写带过,只有当事人才知道底下那些不停歇的挣扎、倦怠、无奈、悲伤和愤怒。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很难不去焦虑或者攀比,但生活终究是自己过的,找到自己的热情所在,才不容易失去初心。

(责任编辑:卢其龙 CU002)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布朗  布朗词条  牛津  牛津词条  转学  转学词条  大二  大二词条  放弃  放弃词条  
留学

 留学美国行李清单大全

准备行李是筒子们赴美之前的最后一件大事了!其实网上相同的文章非常多,有的语重心长地劝说大家尽可能多的把把国内已有的东西带走,有的抱着对前一类文章无比鄙夷的态度说...(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