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热议 | 父爱缺失,母爱畸形,孩子终成仇人

最近,美剧《恶行》(The act)刚刚上线播出四集就引起热议。

又是一幕父亲缺位下的母女情感纠葛。

第一季素材来源于一个真实故事——《迪迪想要女儿生病,吉普赛想要母亲被杀》。Dee Dee(迪迪)是一个单亲妈妈,孩子的父亲是个害怕婚姻生活在女儿没出生之前就逃掉的年轻人。从生到养,Dee Dee独自承担生活重压,悉心照顾“患有各种大病”的女儿Gypsy(吉普赛),是外人眼中的完美母亲。让人惊悚的是,女儿Gypsy非常健康,却被迫坐在轮椅上,每天吃大把抗癌药,头发脱光,晚上要戴呼吸机睡觉。妈妈把女儿管束甚严,一块小蛋糕也不能吃,一罐可乐也不能喝……不久后妈妈遭人谋杀,身上有多处严重刀伤,她的邻居和家族成员惊讶地发现这是女儿所为——是Gypsy指使男友杀死了自己的母亲

这件事被作家Michelle Dean写成文章,发表后网络点击量高达400万,成为美国年度十大热门文章之一。电视剧对故事进行了更多细节补充,一个是个对女儿保护过度的母亲,一个是青春期叛逆的女儿,这么糟糕的关系最终引发了谋杀血案。

 

母女:最亲密

也最难相处

最近,还有另一对母女的故事也让人匪夷所思。

成龙的女儿“小龙女”吴卓林和母亲吴绮莉,两个关系不睦早已是人所共知,为此,吴卓林宣布出柜后,还带着她的女友Andi到加拿大躲避母亲的反对。去年底因生活困窘返回香港后,母女关系并没有多大改善。3月末的一次“吴绮莉报警寻女”闹剧,又将她们糟糕的关系重归公众视野。

港媒报道事件过程是:

当日深夜11点多,吴绮莉报警称女儿把自己反锁屋内,担心她有危险。导致消防人员在油麻地挨家挨户敲门询问。最终发现是吴绮莉14天没联系到女儿,才出此下策想要出动警力寻女。事后,吴卓林十分尴尬,“因为太麻烦警察和消防人员,也影响邻居和房东,真的不好意思。”她觉得母亲行为怪异,“我都不知道她想干嘛。”她甚至还说出母亲要看医生这样的话,疑似指母亲的精神出现了问题。

小龙女吴卓林、吴绮莉这么折腾,成龙在哪儿?

成龙在个人生活方面并不被人赞赏,特别是与吴绮莉和私生女吴卓林的纠葛,曝露出他对婚姻的不忠,事发后那一句“我犯了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更是不负责的态度,这被公众广为诟病。

因为吴绮莉私自决定生下女儿,成龙当年非常恼火,不承认孩子是他的,甚至在几年后更改了遗嘱,称不会给吴绮莉和小龙女一分钱。虽然后来成龙也曾表示过对不起小龙女,但从未有尽过作父亲的责任,也没给过抚养费和看望母女俩。

母女俩也不是让人省心的主儿,每隔一段时间就曝出负面新闻,报警、割腕、出柜、颓废,公众评价一直非常差。从中可以感受到这对母女间的爱恨纠葛、相爱相杀。

不能说吴绮莉不爱女儿。在吴卓林9岁前,每天早上都由吴绮莉抱着上厕所。15岁前,吴绮莉还帮着她穿衣服。但在事无巨细的爱的后面,是吴绮莉对女儿过于严苛的管束。她自称“是个疯妈妈”,“小孩子不教是不行的,你不让她惧怕是不行的,要让她晓得她妈是会拼命的那种人,所以她到如今都很惧怕我。”

——依吴绮莉的性格,她当年能背着成龙选择一个人生下孩子,就不难想象那一份偏执和强势作风,这样对女儿一点不奇怪。

对此,成龙难辞其咎,吴绮莉在舆论压力下,一个人带女儿的艰难,和被成龙遗弃的痛苦无疑是酿成母女冲突的大背景。

这些年来,成龙不闻不问,小龙女的身份没有带给吴卓林任何欢乐,反而被同学欺凌,她曾说对“爸爸”没感觉。而严苛的母亲,也没有让她体会到爱和关心,在学校被欺凌,甚至割腕,妈妈都毫不知情。吴卓林手腕上有近三十条自残留下的疤痕,15岁时吴卓林报警,说自己的母亲常年虐待自己。

尽管闹得沸沸扬扬的,成龙依然没有出来作出回应。

没有温情的家庭环境,导致吴卓林用惊世骇俗的叛逆,来对抗自己的血脉至亲:

从国际学校辍学、抽烟喝酒样样精通、四次离家出走、两次报警抓母、割腕自杀住院、与大自己12岁的女性结婚……扭曲的家庭,扭曲的人生观,父母亲有很大的责任,他们没有给小龙女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心态,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父爱缺席,母爱畸形

孩子终成仇敌

《恶行》(The act)里的落跑父亲,从始至终没有出现过,单亲妈妈迪迪实际上有严重的心理疾病和不安全感,虽然迪迪谋杀案至今没有明确定论,但舆论普遍认为迪迪患有代理性佯病症(孟乔森综合症,Munchausen Syndrome )。这种精神疾病的患者照顾其他人时,会试图捏造或诱发被照顾者的身心疾病来赢得同情,从而达到控制被照顾者的目的。当女儿吉普赛进入青春期之后,变得越来越叛逆,试图逃离母亲的控制。在她看来,母亲的保护已经变成了控制和压迫。

美国的故事里,女儿吉普赛鼓动男友一起向母亲举起了砍刀……

香港的故事里,吴卓林也说了狠话:4月11日,据一条外媒杂志刊登的报道,吴卓林和Andi攻击吴绮莉,言辞非常恶劣,翻译过来大致意思是:我有一个看起来像该死的母亲

 

不可承受的

丧偶式育儿

这两个单亲妈妈的不成功教育可能是个案,但是很多家庭甚至是大多数华人家庭的现状是,父亲并不积极地参与子女的教育。在国内,许多城市家庭,父亲忙于事业,赚钱养家,孩子日常都是母亲来带;许多农村家庭,父亲外出打工,孩子成了留守儿童。近年来,随着移民大军的增加,许多人把妻儿老小送出国外,自己仍留在中国工作。在温哥华就有着数量庞大的“空中飞人”家庭,爸爸常年飞来飞去,妈妈则负责驻守枫叶国,照顾孩子生活和教育子女。

难怪有人戏称,明明有老公,却过得像单亲妈妈,这就是家庭教育中一方(多指父亲)缺失的“丧偶式育儿”。

在这种丧偶式育儿模式之下,育儿压力、生活压力都落在妈妈身上,本身就容易焦虑,孩子小还能承受,等到孩子到了青春期、叛逆期,动不动和父母上演针锋相对的对手戏时,中年老母亲的工作、生活、教育、健康压力集中爆发,走向心理畸形也是分分钟的事。

妈妈是整个家庭的核心,妈妈的情绪就是整个家庭的气氛。

亲历者坦言:丧偶式育儿的苦,并不是来自于带孩子的辛苦,而是在于缺乏来自另一半的爱与关切。

作为父亲,在儿女教育中不可不作为,除了教育和陪伴,还有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调和矛盾,做母亲和孩子矛盾的缓冲地带,矛盾激化时做个“和事佬”,母亲太严苛时,做孩子的“保护伞”,孩子太气人时,做妻子的“安慰剂”。

夫妻携手支撑,家庭情感结构平衡和谐,必然能够营建和风细雨的教育环境,也就不用担心有仇敌样的儿女了。

在家里隐身的爸爸们,快快现身吧!妻子和孩子都需要你。

热议 | 越“脱”越穷,英国和欧盟离婚难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父爱  父爱词条  仇人  仇人词条  母爱  母爱词条  畸形  畸形词条  缺失  缺失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