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念高中的我带着仅限高中英文的水平踏上了南下留洋的远征。到了这里我就傻了眼,听不懂,说不了,看不明白,写不出来,干着急没有一点办法。英文老师对着哇啦哇啦说个没完,我只能默默地数数能听出哪几个我学过的单词…那段时光漫长难熬,比节食减肥痛苦得多,因为我几乎什么都做不了。没有了国内英语老师那套死记硬背的辞令——“动词不定式”“非限定性从句”...等等的,像丢了拐杖,寸步难行,也没有时间给你像做算术题那样以套公式似的去解读人家说的话。总之,国内这几年下来学的英语只剩下一些背过的只字片语,让我支离破碎地理解着周围发生的事情。
过去学习英语,我总专注于“语法、词汇归纳和总结”, 大都停留在技术层面;而“术”却无法汇总、归纳成“道”。为了尽快渡过这尴尬的境地,我开始下意识大量地去听、读。我这样分析,在国内的时候,不要说英文,我们每个人的汉语水平都参差不齐,新闻记者、出版社编辑的中文水平、主持人、评论员的口语表达能力一定比普通人高,如果我们多听、多看他们的表述,通过模仿、练习,在一段时间内就会一个飞跃性的提高。我试想把这个方式同样实践在英文学习上,应该也会有实质性的收获。
于是,我开始每天听广播,无时不刻地听,走路、坐车、做家务、甚至上厕所的时候都在听。 与此同时,我见到什么就读什么。不管是听还是读,我很少查字典,结合周边事物或上下文猜测它的意思,我想这样最能了解每个词、说法的原始意思,和我们学母语的顺序一样,记住的是那个相应的事物或含义,而不是一些字母的搭配。
后来老师推荐给我一些书,主要是时下最in的畅销书,以直白甚至口语化的语句书写的现代故事。我早就知道,多读原版书,其实这是一个所有学英语的人都懂的道理,绝对的真理, 但却是很难坚持实践下去的。因为原版书的词汇量、叙述方式、思维架构、和内涵远不是普通英语教科书上浅显易懂或者略有深度的文章可相提并论的。可以说,是两种不同的数量级较量,完全不同的世界。这就是为什么我很想踏实下来读原版书,但总会打开第一页,看了第一行,皱了下眉,看完第一段,摇了摇头,随后,书归原位。有时候,越是带着期盼的心态去读英文的原版书,读起来的时候就越是履步维艰,给下次阅读带来阻力。但是,坚决不要读双语文学作品,这样就完全违背了这种学习方式的意义。之后,我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窍门,选择拍成电视或电影的小说,看过同名的这些原声影视剧作品后,再去阅读它的原著。基于对剧情熟悉,可以通过想象和记忆理解文字,这样记忆下来的便又是原始的英文意思了。
很多朋友回国后都抱怨自己的英文水平骤降,因为没有了“环境”。有很多英语水平极致的专业人士从没走出过过门。所以说,环境是自己创造的。现在,读英文原版书应经成为了我的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让我的英文一直保鲜的法宝。回国后我很惊喜地发现,几年前在国内买进口书还是有难度的,书的选择不多,但是现在有些在线进口书店已经可以达到几乎和国外同步上架了。
一点心得,希望能和大家交流分享,为一些同样在路上的朋友点一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