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是我在高效学习方法研究途中,实际的尝试和实践+科学认知等基础上自己总结的自我经验。
你可以参考也可以直接使用,但是前提条件是先多试几次,一定要找感觉和实际效果,要确立它适合自己的经纬后再变成自己的东西。
【关于复习的时机】
关于预习,很重要,后面我会触及,首先想从复习开始,因为反过来更好说明。
* 什么时候开始复习?
* 复习的最好时机是?
人的记忆粗分可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感觉上就像txt文档,短期记忆是写了没保存,再开电脑时,之前的txt就没了,但是如果保存好的话,就是长期记忆,自然就能打开。
当然,我们需要的是长期记忆。
新学的知识性保存(变成长期记忆)下来也有它的“消费期限”—最初的30~40秒,如果用记单词来设例的话,差不多就3~5个(科学上则认定为7个+-2,这种就是一半论,事实就是3~5个时间)。
即最初的30~40秒之间,能记住,过了这个秒数,其余的都会消失。
也就是说,
复习的第一个阶段在~40秒后
然后是第二个“消费期限”,大部分一次学完感觉已经记住的情报信息,大抵会在13天以内消失。
所以,
复习的第二个阶段在~13天后
顺便说一下,从个人经验来说,14天后会发生微妙的变化,是微妙的迟,记忆的遗忘会变得剧烈起来。
预习必须要做。
因为上课不是老师教给你新知识的时候,而应该是听老师讲解自己不懂不明白地方的时候。
上课只为了听学新内容,已经迟了。
当然,课后问老师也可以,但是老师也有自己的事,如果错过了那就会延误当时所学的部分。
能问的时候马上问是最好的,而且如果要问则彻底问,差不多就是能让老师感到头痛的程度比较好。
“预习后的疑问”和“上课时刚刚冒头的疑问”,这两种疑问的程度根本不是同一级别的,有大差。
因为能更深入,更本质的疑问,几乎都是预习后的提问。
所以,学生必须去感知这种疑问的价值。
而且,对于教授知识的老师,除你之外的其他学生,都有更深入理解的可能性的就是这种“预习后的疑问—>提问”。
另外,不预习的结果,老师布置的作业多会变成“单纯的输入复习”,变成只能进行上述第二阶段的复习,结果就是能变成长期记忆的知识点会产生局限和有限。
本来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是也不应该是为了记忆的固定(记住),而是为了输出复习(记住后的训练),为了知识点的活用,为了锻炼学生的对课堂上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
所以预习就如第一遍阅读(前天我的专栏文章),无需花时间,几分钟~最长不要超过10分钟/门,无需仔细看,快速不停歇,有疑问或者自我感觉重要的地方用百事贴或者荧光笔做个标记(留待上课重点听)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