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写作课尤其是高考前的两三个月作文课怎么上,这是一个令很多语文教师颇感头疼的问题。很多老师在写作指导方面投入的时间不算少,但就是不见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多大的长进。高三的时间很紧张,可以算得上是真正的“一寸光阴一寸金”,所以,如何保证写作训练的有效与高效,就成为亟待解决的很重要、很关键的问题。
我认为,教师需在两方面着力:
第一,以“升格”训练作为写作指导课的基本态。因为高考前的两三个月,大多数高三学生的写作(包括思维及呈现)已经基本“固化”,推倒了重来也就是“重打鼓另开张”不太现实,引领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升格练习,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基本做法是,每次写作指导课,教师精心选择比较典型的学生习作(二类文为首选),提前印发给学生,课堂上做CT式诊断,发现其值得学习借鉴之处,对其不足之处进行修改完善,让学生充分地读、思、说、练,最终获得写作能力的提升。
第二,教师教给学生的东西,一要具有可转化性,要让学生在消化理解的前提下能够有机转化;二要有较高的转化率。这要求教师要有一双慧眼,能精准诊断学生的习作;更需要教师有高明的“医术”,开出的处方能“药到病除”。有的教师给学生讲了不少模式、套路、方法、技巧,但往往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很简单,过多地强调“技术”(且大多数情况下是转化度较低的“技术”),忽略了最基本的思维训练。要让学生从基本“会写”上升到“写好”、写出特色,必须在“思维”与“技术”的深度融合上动一番脑筋。
那么,“升格”训练如何具体操作呢?我的建议是,第一次课,可先引领学生对例文作诊断,弄清楚该文值得学习借鉴以及需要修改完善之处,然后给出升格后的习作(可以是教师动笔修改;也可以是教师提前指导习作的作者改),让学生对比原稿与改后稿,看增加了哪些内容,删掉了哪些内容,行文顺序是否有所调整等等;尤其要分析“为何”这样改。学生明白了个中的玄奥,再去诊断、修改自己的习作,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盲目性。以后的升格训练,则可在师生共同对习作进行诊断后,由学生当堂修改(包括立意的优化、思路结构的调整、段落的修改及局部的润色等),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动脑、动口、动手,这样的写作课才可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下面以考场习作《活在微小与平静之中》为例,具体“示范”如何“升格”。
活在微小与平静之中
一考生
袁简斋诗云:苔花如米小;刘禹锡有诗曰:苔痕上阶绿。微小而平淡的绿苔,不求旁人观之,依然花开花落,照旧萌发凋零。就像这世间芸芸众生,如同江川之水,虽小,然不可无;如机械中的螺母,虽小,亦不可无。我以为,我们每个人都应如苔一般低调、平静,不以他人目光为转移,兀自花开兀自红。
如苔般低调。高调的人生往往如璨闪之流星,一划而逝;低调的人生如黑夜繁星之一点,不出众,却亘古悠长。同样是武侠小说的才子,古龙终日在纸醉金迷与曝光灯中度过;而金庸却在书卷与宁静中活过。一个在如日中天之时倏然作古,一个却在平静的低调中寿终正寝。假如古龙稍稍收敛,或许世间又多了许多名篇。可历史与人生皆无假如,高调者往往早逝:难怪韩信临难前那“鸟尽弓藏”之叹,难怪吕布临行前那慨然而泣,难怪王勃落水前那惊惧一呼!如苔般低调,方能成就如诗般功业;如花般夺目,难免不被风雨摧残凋敝!
如苔般平静。苔花淡雅,不匹牡丹,却在础阶下默然绽放。正如那支教老师与山区的孩子,他们如苔,在沟壑牛鸣之间,平静地传习,不想招徕多少目光。如靖节一般耕耘,如摩诘一般居山,如浩然一般卧松云。明季汪子宿迁之泗州,他未因离朝廷而坠落,反而在那个偏远处放射自己最大的光茫,劝农科桑,躬亲理植。现代人往往耐不住冷板凳,即使自己能力不足,也要寻找大舞台,好高骛远一番。若使今人与古人相会,恐怕前者是要汗颜红面的。是的,能够在平静中生活,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人生修行。
兀自花开别样红。人们的努力往往是为了引起他人的注目,总无人观之,则亦不努力。然而,清人姚敬恒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与名儒齐名,却不著一字,名隐一时。近代书法家高昭业笔力遒劲,指屈可数可颉颃雁行者,却仍不为人所知。反观今人,唯人目盛处是瞻,人看我我才努力,一本正经,不看则蓬头垢面,以他人目光为转移,此则窳莠者也,不料风气如此浇漓,却大行其道。试使古今相遇今人则又汗颜矣。所以我们应活得有本心,不以他人目光为转移。
如苔般低调、平静,活在微小中,往往能够获得心灵的释放。鲁政崩,孔子欲乘筏去东海而隐。可见,苔花的精神,卑微中蕴藏伟大。愿我们亦如苔花,存本心,悟真情。
该文阅卷得分46分,我认为还是比较合理的。但从46分(二类中)提升到56分(一类中)或更高,必须经过有效的“升格”程序。通过调查发现,有的教师将该文印发给学生后,不吝赞辞,要求所有学生都这样写。这样处理就过于简单化了,没有充分发挥这个“例子”的功能。其最大的副作用是,该文作者可能认为自己的文章“好极了”,从而一直这样写下去,或者很想提高但却不得其门;其他同学则可能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拿来”,照猫画虎,从而催生大量与此类似、堆砌材料、有明显不足的习作。
为数不少的高三学生作文得分上不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作文优势在哪儿,尤其是不清楚自己的作文问题在哪儿,尽管写的作文数量不算少,但每次基本上上都是在原地踏步或做着较低水平的重复,优势未能得到放大,问题也没有得到矫正。作为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怎样“专业”地诊断自己的习作,也就是要让学生真正清楚自己的长处与短板;然后才是如何升格、提高的问题。
习作诊断,一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
第一,看立意,主要看立意与否符合试题要求,尤其要看立意是否切合题意。
第二,看思路,主要看思路是否清晰,层次是否分明。
第三,看内容,好的习作应该内容充实具体,详略得宜。
第四,看表达,是否做到了方法多样,语言规范、生动。
习作《活在微小与平静之中》的立意是否“切合题意”呢?我们先看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苔 [清]袁 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生命中有些东西是不可以选择的,比如天生的资质……但也有能够选择的,比如对待生命的态度……不同的选择使生命呈现了不同的风貌、品格。读了袁枚的小诗,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试题要求根据对袁枚《苔》这首诗的理解,写一篇作文,谈自己的感触和思考。考生可从自信、自强、乐观、坚持、梦想,或从主观与客观、优势与劣势、渺小与伟大等角度立意,谈“凡人”如何像苔那样让生命之花绽放,习作《活在微小与平静之中》的立意无疑是“切合题意”的。该文的思路冷眼看是“总—分—总”,第一段先明确中心“我们每个人都应如苔一般低调、平静,不以他人目光为转移,兀自花开兀自红”,总起全篇;主体部分从“如苔般低调”“如苔般平静”“兀自花开别样红”三个方面展开;最后总结全篇,再次强调“如苔般低调、平静”。但细看会发现全文思路有些不太顺畅,主体部分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有些问题,“平静”“低调”与“兀自花开别样红”的内在逻辑关系有些模糊;尤其是“平静”与“低调”,应该先谈平静,再谈低调,因为内心平静了,才能做到低调,才能对生活与事业中的很多问题淡然处之,从而做到“兀自花开别样红”。这三个概念是因果顺承关系,顺序是不能打乱的。可惜的是,习作对三个概念及三者的关系基本没有进行具体的解析。习作中用到的材料不算少,但给人更多的感觉是“堆砌”,且有些材料与本文的关系不大,用得比较勉强。比如第一段所引刘禹锡诗句与本文主旨就没有多大关系。古龙的例子也不妥。首先,“高调的人生往往如璨闪之流星,一划而逝”这个观点有些绝对;其次,“高调”是张扬、炫耀意,“纸醉金迷”是古龙的生活状态,不属于“高调”范畴——他是小说家,论其是否“高调”应着眼于其对待自己小说成就是否有张扬、炫耀的表现。韩信、吕布、王勃这三个例子与“高调”的关系也很牵强,或者说基本上没什么关系,属于典型的“贴标签”。孔子“乘桴浮于海”一例与平静、低调也没有多大关联,用在这里是不妥的。有些例子细节失真,如汪应轸也就是汪子宿是明代中叶的,不能说成“明季”;高昭业是现代书法家,不是“近代”的。
有的例子的选择是恰当的。比如支教老师梁俊与贵州山区的孩子,这个例子很鲜活,很准确,但却没有放在最佳位置。一般一段文字如果举多个例子,例子的呈现或者按时间、地域排列,或者根据说理需要采用某个特定标准,不能太随意。
习作第四段以针砭为主,“文章为时而著”,这是应该肯定的。但考生受认识与思维的局限,这一段内容与表达两方面有很多值得推敲的地方。按一般的事理逻辑,此处应针对生活中做不到“平静”与“低调”的人,谈如何去做。习作提到了两种情况:一是有的人对自己没有准确的定位,明明能力不足,却好高骛远,总想轰轰烈烈,结果只能生活在失望痛苦与无尽的纠结中;二是有些人被名缰利锁所束缚,他们的努力往往是为了引起他人的注目;一旦小有成就,则四顾如无人。有明确的现实针对性,这是该文的亮点。但习作并没有紧紧围绕平静、低调谈如何做到“兀自花开别样红”从而让自己生活得更快乐来展开,只是很“惯性”地举了几个例子,使得这一部分对问题的分析仍然停留在前文的层面,有重复啰嗦的嫌疑。
特别强调一点,就是全文半文半白的语言占大半,其中多有不合语法不通顺之处,像“难免不被风雨摧残凋敝”“不以他人目光为转移”“唯人目盛处是瞻”;有的地方用词生僻,像“此则窳莠者也”“风气如此浇漓”等,很明显有“炫技”的成分。写作文能否用文言,我的看法是,如果不能运用自如,不提倡用文言文写作。
必须承认,该文作者的阅读面还是比较宽的,做过的文言文阅读题也能将相关材料转化为写作素材,像姚敬恒、汪子宿例;分析说理也能避免方法的单一化,用到了因果、假设、对比、比喻等方法;尤其是作者还有很好的现实观察意识与一定的思考力,如果训练指导得法的话,他的写作水平是能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的。
根据以上诊断,该文做了如下修改。
活在微小与平静之中
改后稿
袁枚诗云:“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微小而平淡的绿苔,无人关注欣赏,但依然花开花落。世间芸芸众生,绝大多数人就像苔一样,平凡而又普通;只有像苔一般平静、低调,兀自花开兀自红,才能把自己活成鲜活、生动的风景。
如苔般平静。苔花淡雅,不匹牡丹,却在础阶下默然绽放。生命于平静中尽情舒展,生活在平静中尽显诗意。如靖节一般耕耘,摩诘一般居山,浩然一般卧松云,这是很多人向往的境界。明季汪子宿迁谪泗州,他劝课农桑,躬亲理植,在那个偏远处放射自己最大的光茫。内心平静的人,有自己立身处世的标准与追求,所以才能活得潇洒,活得自如。由此我想到了那些支教老师与山区的孩子们,他们如苔般微小平凡,但在沟壑牛鸣之间,平静地传习,生活得充实而有意义。
如苔般低调。低调就是谦虚谨慎不张扬,低调的人也能尽最大的努力能把事情做到极致,但他们却从不炫耀;低调的人有时就如黑夜繁星之一点,只是快乐地生活在自己的天地里。金庸的文学成就很高,但他从不自夸,喜欢沉浸在书卷与宁静中;同样是武侠小说的才子,古龙在有些名声后,却陶醉于闪光灯中,陶醉于觥筹交错的气场中。结果呢?一个在如日中天之时倏然作古,一个在平静中尽享惬意的桑榆晚景。假如古龙能低调一些,或许世间又多了许多名篇;可历史与人生皆无假如!如苔般低调,方能成就如诗的事业;一味地炫耀张扬,难免被风雨摧残折断。
生活中的有各种各样的诱惑,有的人对自己没有准确的定位,明明能力不足,却好高骛远,总想轰轰烈烈,结果只能生活在失望痛苦与无尽的纠结中。在此我奉劝这些人,向苔学学吧,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诗意,你的生活将会是另外的样子。有些人则被名缰利锁所束缚,他们的努力往往是为了引起他人的注目;一旦小有成就,则四顾如无人矣。在此我也奉告这些人,像苔那样低调吧,兀自花开兀自红,为自己努力地生长拔节绽放,这样的生活才会有恒久的快乐。
我们不可能远离尘世,但倘能“以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事业”,一如苔般平静、低调,就能成为“真人”,享受“真生活”。
改后的作文,调整了层次,先谈“平静”,后谈“低调”;删掉了一些不够恰当或多余的内容,增加了分析解说的文字量,比如第二、三段中多了具体阐释“平静”与“低调”的句子。像“内心平静的人,有自己立身处世的标准与追求,所以才能活得潇洒,活得自如”,强调内心平静的重要;“低调就是谦虚谨慎不张扬,低调的人也能尽最大的努力能把事情做到极致,但他们却从不炫耀;低调的人有时就如黑夜繁星之一点,只是快乐地生活在自己的天地里”,解释什么是低调,以及低调的重要意义。原文中就缺少这样的文字。写议论文不会具体阐释分析,是大多数高中生的短板,所以教师要给他们具体示范怎样写才算得上“分析充分,阐释具体”(包括具体方法与形象示例)。
改后稿对有些细节问题做了“精致化”处理。比如开篇引用袁枚的诗句并做解释后,加了一句“世间芸芸众生,绝大多数人就像苔一样,平凡而又普通”,由花自然过渡到人。第二段谈平静,在分析苔花淡雅默然绽放后加了一句“生命于平静中尽情舒展,生活在平静中尽显诗意”,然后自然过渡到几位能做到心静如水的古人。支教老师梁俊及山区孩子的例子,放在了谈平静这一段的最后,是对“内心平静的人……活得潇洒,活得自如”这一判断的形象支撑。古龙的例子根据本文中心做了重新表述,突出他的“高调”即“陶醉于闪光灯中,陶醉于觥筹交错的气场中”,与“在如日中天之时倏然作古”的结局;对金庸,突出他的低调,即“从不自夸,喜欢沉浸在书卷与宁静中”,因而能“在平静中尽享惬意的桑榆晚景”。古龙与金庸,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第四段保留了原作所针对的现实生活中的两种人,在这两种人的后面各加了句直接的劝告“奉劝这些人”“奉告这些人”,有警醒的效果,同时指出平静、低调,能让生活是“另外的样子”,能让自己获得永久的快乐,其中包含着应该“这样做”的意味与建议取向。
结尾也做了修改,由原文的简单总结、机械重复中心论点,改为展望前景,这能让读者产生“努力去做”的冲动。议论文最后的“总”,一般是在前文阐述的基础上,或深化中心,或发出呼吁,或展望愿景,或引人深思。到底用哪种方式,要根据具体行文要求加以选择。
改后文思路清晰,内容充实,阐释具体,指向明确,语言基本顺畅自然,按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应该能够得到一类上的分数(57分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