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最全!初中文言文常见虚词用法汇总|初中建...

今年中高考语文迎来大改革,中考语文阅读和作文占了90——100分(120分满分,杭州中考作文满分40分)。在阅读中,最容易失分的就是古文阅读,这里螺小蛳特意整理了文言文常用的虚词用法汇总,需要的同学赶紧马克!

1. 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马说》

2. 用作助词

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②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何陋之有?——《陋室铭》

③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译时可省去。

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④音节助词。

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3. 用作动词

译为“去、往、到”。

例: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用作代词

① 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

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 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例: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大道之行也》

③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 “这”之类的词。

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2.用作副词

①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例:其真无马邪?——《马说》

②用来加重语气,相当于“可要”。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1. 用作介词

①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②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例:以刀劈狼——《狼》

2. 用作连词

①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

例: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观沧海》

②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

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③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由于”。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1. 表示对象

译为“对,对于,向”。

例: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2. 表示处所

译为“在,从”。

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译为“到”。

例: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3. 放在形容词之后

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

例: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1. 表示并列

相当于“而且”、“又”、“和”,有时可不译。

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十则

2. 表示承接关系

相当于“并且”、“就”,有时可不译。

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3. 表示转折关系

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4. 表示修饰关系

即连接动词和状语,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例: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注:在中学阶段,最为重要的虚词就是“之”“其”“以”“于”“而”,这五个虚词在中高考中出现的频率也是最高的。

1.连词

①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

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②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那么”。

例:诚如是,则霸业可成。——《出师表》

③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却”。

例: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2.表示判断

译为“就是”。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1.代词

①指人、事、物、时间、地点等,可译为“……的人”、“……的东西”、“……的事情”、“……的原因”等。

例:可爱者甚蕃。——《爱莲说》

②在数词后表示几种人、几件事或几样东西。可译为“个”、“样”、“项”。

例: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③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可译为“……的时候”。

例: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

2.助词

用在判断句或陈述句的主语后,表示停顿,不译。

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者”用在陈述句的主语后,表停顿。)——《愚公移山》

1.句末语气词

①表判断,可不译。

例: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

②表陈述语气,可不译。

例: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③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等。

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2.句中语气词

表示语气的停顿,以引起下文。

例:余闻之也久。——《伤仲永》

1. 疑问代词

译为“哪里”。

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 句末语气词

相当于“啊”。

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1. 连词

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就”。

例: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2. 介词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由于”、“凭借”、“依靠”。

例: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

3. 介词

译为“根据”、“依照”。

例: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4. 副词

译为“因此”。

例: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

1. 副词

①用在动词或数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可译为“将”,“将要”、“将近”。

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②表示行为的状态,可译为“姑且”、“暂且”。

例:存着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2.连词

①表示递进,可译为“况且”。

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②表示让步,可译为“尚且”、“还”。

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③表示并列或递进,可译为“和”、“而且”、“并且”。

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

1.副词

①可译为“竟然”。

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②可译为“于是”、“才”、“就”。

例: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岳阳楼记》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才)——《狼》

2.第二人称代词

译为“你”、“你的”。

例: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句末语气词

①表示肯定或判断推测语气,相当于“了”、“啊”。

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②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了”。

例:甚矣,汝之不惠!(了)——《愚公移山》

③表命令或请求,相当于“了”、“啦”。

例:登轼而望之,曰:“可矣。”——《曹刿论战》

1.语气助词

①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

例: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

②表反问,可译为“吗”。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③表推测,可译为“吧”。

例: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④表感叹,可译为“啊”。

例: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

2.介词

引出动作行为发出的处所,相当于“于”。

例:醉翁至于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1. 指示代词

译为“那”。

例: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2. fú,句首发语词

例:夫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 成年男子的通称

译为“人”。

例: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连词,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 表示假设

译为“即使”。

例: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2. 表示转折

译为“虽然”。

例: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1. 代词,起指示作用

译为“这样”、“如此”。

例: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2. 连词,表转折关系

译为“然而”、“但是”等。

例:然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醉翁亭记》

3. 助词

分两种情况:

①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可译作“……的样子”、“ ……地”。

例:秦王怫然怒。——《唐雎不辱使命》

②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的格式,“……的样子”“像……似的”。

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1. 旧的,原来的

例:温故而知新。——《论语》十则

2. 特意

例: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

3. 原因,缘故

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4. 所以,因此

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 无指不定代词

译为“有的人”,“有人”。

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2. 副词

①有时。

例:或王命急宣。——《三峡》)

②或许

例: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1. 兼词,“之于”的合音合义。

例: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 众

例:其西南诸峰。——《醉翁亭记》

3. 各位,众位。

例:今诸生学于太学。——《送东阳马生序》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初中  初中词条  虚词  虚词词条  文言文  文言文词条  用法  用法词条  汇总  汇总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