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基于史料实证的高考历史试题
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笔者以为,史料实证应包含三层内涵:一是通过严格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判断真伪和价值,以培养学生实证精神;二是在此基础上提取有效信息,争取重构历史,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三是通过实证精神努力做到以史为鉴。历史学研究离不开史料。史料类型一般分为文字型、遗存型、遗址型等;根据佐证史论的需要,可分为单一史料和系列史料。按照历史学研究的流程,史料解读与运用可分为确定任务、收集史料、解读史料、价值判断和运用史料等。在确定研究问题的基础上,思考史料来源且收集不同类型史料,在解读过程中,根据不同史料不同认知方法的原则进行区别对待,以便获取历史信息,进而在筛选与研究对象关联性和价值有无、大小的基础上,运用多元史料,避免孤证不立,重构历史,证伪求真。在近年的高考命题中,史料分析在试卷中的比重日益显著,可谓“无史料不成题”,这也充分体现了历史研究的理念和方法,“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论从史出,史由证来,实事求是。
【例 26】(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34题)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
A. 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 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 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D. 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A项的分析:历史解释是一种假说,由于史料、史观、立场和方法等不同,历史解释也呈现多样性。在多样性的历史解释中,有可能只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也有可能有多个正确合理的观点。有时,真理有多面性,真相也有多面性。工业革命作为重大的历史事件,其起源宪全有可能是多源性的,A不正确。
B项的分析:涉及到经济条件、政治条件、自然条件等,前二者属于必然性因,自然条件属于偶然性因素,B正确。C项的分折:题干材料提到的因素,主要是英国的情况,但这些因素也含有与欧洲其他国家比较的意味,如“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是时间上的比较,“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是政体上的比较,“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是资源上的比较。C不正确。D项的分析:各有其可取之处,“经济条件”的视角更符合唯物史观,D不正确。
【答案】 B
【例 27】(2017年高考全国Ⅰ卷26题)
表2
记述
出处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旧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旧唐书·太宗本纪》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新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新唐书·太宗本纪》
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A项的分析:材料反映当时李世民是“秦王”,事件发生在唐高祖武德元年,故A不正确。B项的分析:材料反映李世民是秦王、是西讨元帅,是主帅,刘文静只是将领,B不正确。C项的分析:符合题干材料所有信息,C正确。D项的分析:“太宗有疾”只是题干表中的《新唐书·太宗本纪》有记载,未见表中其他史籍的记载,证据孤单,不足以“被认定”,D不正确。
【答案】 C
【例 28】(2017全国Ⅱ卷高考25题)《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官修史书不一定能保证A、B、D。官修史书与私家修史一样,利弊并存,都受主观意图影响,真实性、公正性、客观性都难以绝对保证。官修史书更多体现了“一切唯上”的政治意图。A、B、D不正确,C正确。
【答案】 C
【例 29】(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5题)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
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
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
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
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
A、B、C项的分析:回忆录,特别是涉及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回忆录,是进行历史研究的重要史料,这类史料的优点和缺点都十分明显。特别是缺点方面,即常常“不可靠”,回忆录有自身的缺陷和局限性。这可能有“本人”方面的因素,如事后追忆以前的事情,特别是年代久远之后,不可避免地会有错误;回忆录总是经过筛选的,残缺不全的;回忆录不单是对过去的追忆,也掺杂了现在(即写回忆录时)的看法、思想和感情,既有过去的成分,也有现在的成分,不可认为作者回忆的纯粹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回忆录有相当强的主观性。回忆录既然是个人性质的,主观性就必然存在;一些回忆录有扬己贬人的缺点。这些不足,齐世荣先生在《谈回忆录类私人文件的史料价值》一文有细致的论列。同时也可能有“后人”方面的因素,即本题题干所反映的,赫鲁晓夫于1971年9月11日去世,其回忆录在此后“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自是“后人”出于某种目的而为的,“新的内容”有可能是“真实”的,也有可能是不“真实”的。总之,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第一,都不能绝对保证“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A不正确;第二,不能保证“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B不正确;第三,不能保证“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C不正确。D项的分析:“后人”对逝者回忆录进行“加工”,总是出于某种目的的,肯定会有时代的烙印,回忆录也是一种历史叙述,D正确。
【答案】 D
【例 30】(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7)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A项的分析:历史事实是指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事实的呈现方式,有多种,除了历史叙述外,还有历史图像、考古材料、历史考证等。题干材料中两种记载互相矛盾,历史叙述有真有假,历史事实不一定是通过历史叙述来呈现的,故A不正确。B项的分析:对同一历史事实,记载者由于主观方面或者客观方面的原因,会有不同历史记载,这在历史上还比较常见。本题就是典型的个案——宋太祖之死和宋太宗即位留下了“烛影斧声”的千古之谜,邓广铭先生说:“关于‘烛影斧声’的案情,在两宋期内即有极为庞杂的记述”。故B正确。C项的分析:C说得太绝对,有些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有些是能够的。本题两个不同记载——“进宫说”“未进宫说”,应有一真,C不正确。D项的分析:D说得太绝对,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只是有可能确认历史事实,这是因为:有些历史叙述有意作伪;有些历史叙述有可能被有意篡改;真实的历史叙述有可能被毁灭,或者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或者不为研究者所见。总之因素很多,情况复杂,难以道尽。就本题而言,留下的记载虽多,但宋太宗究竟是采用何种手法把宋太祖置之死地的,仍然是“千古之谜”(邓广铭先生语)。D不正确。
【答案】 B
【例 31】(2017海南19题)1960年,石油生产国伊拉克、沙特阿拉伯、伊朗等国家建立石油输出国组织,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反对旧的世界经济秩序的要求。构成这段文字的是()
材料中石油生产国“建立石油输出国组织”,仅仅是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客观叙述,不包含自己观点的阐述及结论性的概括,因此属于历史叙述,不是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反对旧的世界经济秩序的要求”,是对这一历史事件目的的解释,属于历史解释,选择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例 32】(2017海南21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5分)
材料 宋太祖赵匡胤本为后周殿前都点检,960年,奉命御辽。到达陈桥驿时,发生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宋王朝,史称“陈桥兵变”。
对“陈桥兵变”,宋初众说纷纭,《太祖实录》亦语焉不详。宋太宗赵匡义命重修《太祖实录》,说:“史官之职,固在善恶必书,无所隐讳”,“太祖之事周朝也,尽力王室,中外所知。至于大宝(皇位),非有意也”。太宗特地指出,时值契丹入侵,太祖率兵出击,一日醉卧帐中,众将士云集,强拥太祖为皇帝,此乃时势所趋,并非人力所为。
今人研究认为,赵匡胤制造辽(契丹)与北汉联兵南下的假情报,宰相范质等人不明真相,匆忙派遣赵匡胤率诸军北上抵御。大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弟赵匡义等受意发动兵变,将士们把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天子。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说明宋太宗对“陈桥兵变”的解释与今人研究的结果有何不同。(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太宗重修《太祖实录》关于“陈桥兵变”记载的原因。(9分)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太祖“陈桥兵变”
【解析】(1)材料中宋太宗对“陈桥兵变”的解释是“此乃时势所趋,并非人力所为”,表明宋太祖被拥戴为皇帝,是顺应天意;而今人研究的结果是“赵匡胤弟赵匡义等受意发动兵变”,宋太祖策划了此次兵变,意在夺取皇位。两者在“陈桥兵变”的性质上有明显区别。
(2)宋太宗重修《太祖实录》关于“陈桥兵变”记载的原因包括,材料“史官之职,固在善恶必书,无所隐讳”,此事已经无法隐瞒,同时也是通过官修史书的方式定性兵变;“太祖之事周朝也,尽力王室,中外所知”,宣扬宋太祖忠义;“此乃时势所趋,并非人力所为”,彰显宋朝政权的合法性。
【答案】(1)宋太宗:宋太祖被拥戴为皇帝,是顺应天意;
今人:宋太祖策划了此次兵变,意在夺取皇位。(6分)
原因:“陈桥兵变”得国,无法隐瞒;以官修史书的方式确定兵变的性质;宣扬宋太祖忠义;彰显宋朝政权的合法性。(9分)
根据近年高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史料实证”思维的重点关注,笔者觉得在备考过程中应挑选相对经典的史实,运用相关史料创设历史情境,进入历史角色。可选择运用提供结论用史料证明和提供史料得出结论(积极引导)两种办法。然后运用史料和想象类的能力,感悟历史人物所面临的困境,解决问题的依据、思路、预判、行为以及事后的反思等。进而对此历史人物的经验进行揣测并验证其是否合理,从中体悟这些经验的价值取向和成败的核心因素。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