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说来这节微课的架构还是不错的,知人论人——内容解读——总体归纳。但是开头导入部分真是一大败笔:
提起唐朝诗人,我们总会在脑海中飘过几个字——倒霉蛋。
唐诗是中国文化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唐朝诗人则是创造这些辉煌文化的人,有些诗歌是诗人痛苦的领悟,是心血的倾吐。诗人和诗都值得我们尊敬,但是这里用“倒霉蛋”来戏谑唐朝诗人的仕途不顺和生活的艰苦,很显然没能尊重他们,没能尊重他们的文化。没有尊重,所谓赏析,岂不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暂且不说道德层面,用“倒霉蛋”来概括唐朝诗人的遭遇也是片面的。有不少诗人也是做了高官的,即使仕途不顺,也过得逍遥自在,从来没有“倒霉”的感觉。
这样一个充满恶意的又不经推敲的导入,却出自一个专业语文微课团队之手,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我想,即使让一个目不识丁的老妪来解读这首诗歌,也不会用这么恶毒的让人恶心的语言。这就是有“文化”的人的可怕之处。
奇怪的是,我将微课发到我的QQ群里,却引来不少的赞誉。说这节课不错,这个团队做的课都很好,有人还问我这节微课是用什么技术做的……
对于微课所暴露的戏谑化娱乐化理念却视而不见,当我提出大家有没有觉得开头部分对诗人不尊重时,有人说:给小孩子看的,不要太较真。
我说:正是因为给小孩子看的,才更应该慎重,字斟句酌。
于是有老师说:我还没看,看完再交流……
微课讲究有趣,没错,但是不要把“低级趣味”当成有趣,我们是孩子的领路人,我们要站的正,才能领得正;孩子们的思想是一张白纸,我们画上美好的思想、高尚的情怀,即使这张白纸已经被社会熏染变污,我们也要尽力擦除,让美好的思想进驻。而把低级趣味当做有趣,把它融入到微课中以此为卖点吸引学生,这和网络段子手的“窗前明月光,地上鞋两双”有什么区别。
也正是缺少这种正确的理念,让内涵丰富的诗歌变得干瘪,让深厚的的文化变得肤浅,让美丽的唐诗,只剩下几个所谓的词语解释。更可怕的是,这样的微课,竟然得到不少老师的喜爱。别人都可以喜爱,但是老师却不能喜爱。
真正的读书人,读书前是要洗手的,真正的读诗人,解读前是要清理自己的内心的。如果没做好这一点,就请停止吧!如果你已经做好这一点,但是却另有目的,请您收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