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如何实现敏捷软件开发?

敏捷开发究竟是什么?通俗地讲,他就是将项目分为多个独立运行,但又存在联系地小项目,通过分别完成实现快速开发。整体来看,它的优势就是高效!

在软件工程领域,有过很多软件开发模型,如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演化模型、喷泉模型、RAD模型、敏捷软件开发模型、XP极端模型。这么多的模型各有各的应用场景、各有各的适用范围,但我认为最实用开发模型还是敏捷软件开发

中国式软件开发思路是什么样的呢?从我接触过的大多软件项目来看,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必须快,客户都是急脾气,恨不得今天立项,明天就要你拿出产品来。

面对公司和客户如此快节奏的要求,我们有办法吗?人们从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一套即高效又优质的开发模式——敏捷软件开发

一、什么是敏捷软件开发呢?

敏捷开发是以用户的需求进化为核心,采用迭代、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软件开发。在敏捷开发中,软件项目在构建初期被切分成多个子项目,各个子项目的成果都经过测试,具备可视、可集成和可运行的特征。换言之,就是把一个大项目分为多个相互联系、而又可以独立运行的小项目,并分别完成,从而实现快速开发的目的。

二、敏捷开发是如何实现的?

1. 将大的系统拆分成子项目

以前我们接受过的思想是立项后先要需求调研、分析,调研后出各种调研报告及需求说明书,需求搞定后,再进行概要设计(UE设计、UI设计、交互设计、数据库设计、框架设计),概要设计完成后再进行详细设计……这样一个周期下来,耗费太长,当进度进入下一阶段,当上一阶段有问题时,会影响到整个项目流程的各个阶段。

而敏捷方法是会将大的系统拆分成一个个子项目,再把子系统拆分成子模块,尽量减少模块间的耦合性、增加其内聚性,这样我们可以把团队分成多个小组,各组可以同时作业。另外,当一个模块需求发生变化时,对其它模块的影响也不会太大,以实现降低开发难度的目的。

在之前提到的房产信息网平台建设中,我们就将系统拆分成自行成交、经纪成交、用户权限管理、建委等外部接口、大宗资产、交易管理、平台后台管理、网站前端等模块分别进行需求讨论,需求讨论后再将各模块拆分成各个对象,对象与对象间只是通过公有变量传递信息,尽量减少与外部对象间产生关系。

总结:化整为零个个击破

2. 团队与客户呆在一起

为了降低沟通成本,我们团队所有人员直接开到客户现场,随时与客户沟通,通过面对面的沟通,减少了理解偏差。

在项目的各个阶段,我们一直与客户保持零距离接触,随时交流、沟通。通过这种办法,可以第一时间获取需求、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减少出错的可能性,提高开发效率,保证开发质量。

而且,通过这种方式会更容易取得客户信任,客户能够随时了解到项目的工作状态、工作进度。当相互间具备了信任关系后,余下的工作也会变得轻松、愉快。

在房产项目里,我们在客户现场办公,定期开会讨论需求和设计,当有一些小的不确定问题,团队成员会直接找到客户相关人确认。在整个项目周期中没有发生过大的需求变化。

总结:与客户面对面的交流,降低交流成本,促进相互信任。

3. 用建模方式沟通

利用模型与客户沟通,用模型来获取用户需求,而不是通过大量的文档,编写文档费时费力,而且效果不好。实际,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并不喜欢花大量时间看各种文字和参数,而模型则会更直观和立体。这里我说的模型不是单指我们平时设计的原型,它包括用例图、类图、部署图、状态图、活动图、包图、对象图、原型图、效果图、E-R图等,利用不同图形表达出产品的不同维度,使产品丰富而立体。

在房产项目里,我们用原型与客户讨论需求,用ER图沟通数据库设计,用类图来表达产品的对象,用部署图确定硬件部署环境及网络结构,用活动图来说明信息交互流程,用时序图来表达在时间轴下对象间的交互。通过各种图表来表达产品,利用这种方法会比较直观,而且当发现错误修改起来也容易,不像利用文档方式,修改不方便、维护困难,也不利于阅读、理解。

总结:利用模型来代替文档进行交流。

4. 敢于迎接变化

市场环境是产品的风向标,我们要随时关注市场。为了迎合市场,产品也要随时变化。

需求变化、设计变化……各种变化让我们焦头烂额,但做为产品人的我们同样也应该接受改变,只有产品的快速变化,才能很好的迎接未来。

我们欢迎变化,只要是合理的,哪怕是开发阶段,需求也同样可能发生变化。

敏捷开发允许变化,通过变化给客户带来更大的竞争力。敏捷开发利用图表来记录需求,所有代码都采用模块式设计,将不同功能尽量分割,减少关联。这就是它能够、也敢于迎接变化的原因。

提到了敏捷的一个很重要思想就是“勇于迎接变化”。

就有人说了,你一定不是技术出身的吧。做技术的就讨论变化,最不允许的就是确定的需求再修改。当产品经理与技术人员沟通时,当谈的一个复杂性操作时,经常说:“你确定不会修改了吧,如果你确定需求不变,我就做!”,你要答应了,再找技术修改时哪就等于堵死了自己的后路。

实际,哪能一定有不修改的需求呢?我们做产品不也是时刻在迎接市场的考验吗?

在大海上航行,当风向变化,我们的大船不也得时刻准备掉头,准备调整。变化,本身就是为了适应,没有变化,就等于没有进步。

但作为产品经理的我们,能做的应该是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尽量的去感知风向,尽量的控制需求,在需求发现初期就做好充足的调研。

怕变化,不是办法,在项目初期就要做好灵活可调整的方案,如果需求真的变化了,我们应该怎么办,这才是敏捷的思想,需求的变化,我们谁能阻拦得了呢?

5.尽早、持续的交付可运行的阶段性成果

之前我曾经说过,一个项目的失败,一般不是技术原因,多是因为客户对我们失去信任。我们需要持续的、不断的给客户以信任感,一种是我们在客户现场不断的交流、沟通,让客户感受到我们的热度。同样,还需要尽早的、持续的给客户提供相应的成果物(可运行的产品),让客户看到我们的能力。

当然,这样还有另一个好处是,能够把问题提早的暴露出来,不要羞羞答答像个小女人,不敢见人,只有提前暴露,才能提早解决,问题越晚暴露越难解决。

在房产项目中,当天完成的内容在编译没问题后,会把修改的功能部署到平台服务器上,以便于客户随时能够看到变化,了解项目进度。如有问题的话,也能够尽早暴露出来。

总结:为了降低项目风险,尽早交付可运行程序

6. 面对面的沟通

最快的交流方式就是面对面的沟通,在敏捷开发中,最提倡的方式是减少哪此冗余的、效率低下的沟通方式,用最快速的方法来直接沟通。让技术人员、设计人员、客户等所有团队成员都在一起办公,减少信息交流的断路,让沟通变得顺畅。

在房产项目中,当有问题不理解,需要交流时,都是直接找我,我不清楚的直接找客户。当我不在时,同事们也会直接与客户进行沟通,任何人都可以直接获取需求。

总结:直接沟通,减少中间环节

7. 可工作的软件是最主要的衡量标准

出再多的文档、再多的中间产物,都没有出结果来得真切。客户最观心的不是中间物,而是成果物。对于敏捷软件开发来说,可以工作的软件是评测开发进度的最主要衡量标准。唱的再好,也不如做的好,做事要落地,实实在在、踏踏实实是敏捷开发的核心,不玩花拳绣腿。

总结:做出可交付的软件是项目的核心

8. 保持恒定的开发速度

项目开发是一次长跑,短期内迅速的加速,并不是长跑的方式,我们应该持续的、匀速的跑步方式,这样才能保证团队成员能一直坚持到最后。敏捷开发提供可持续的开发速度,这样不仅团队成员不至于疲惫,也有利于制定项目开发进度,控制开发周期。

总结:项目开发过程是长跑,不要一开始就冲刺

9. 定期团队优化

我们会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团队建设,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找出工作中的问题及影响个人与团队发展的瓶颈。我们通过交流、沟通方式找出团队及成员间的问题,然后进行自我调整,通过不断的优化、升级自有团队,打造出一个能战斗的队伍。

总结:

如果项目管理者能够很好的运用敏捷开发思想,就相当于在游戏世界里拥有了法器,美食世界里掌握了烹饪之道。

在敏捷开发里还有许多其它思想,但有的思想本人并不太认同,如用“测试驱动开发”,在中国与在国外不同,在国外有CMMI,对测试要求非常高,测试实际就是质量检查部门、质量控制部门,有着很高的权限,对测试人员也是更加尊重和认同。

在国内,公司多重开发而轻测试,从你公司测试人员与开发人员的薪水上就能看得出来,谁更受重视。想让测试人员驱动开发,在目前的现状中有些难以做到。

有时我想,前人已经总结出了那么多好的思想,确实应该多学学、多看看、多用用,但拿来的思想并不一定全适用,每种思想都有着自己的成长土壤,不是只要多施肥、多浇水就能长出好庄稼。有时,也要看看,植物的习性,是否更适应我们的环境。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如何实现敏捷软件开发?  敏捷  敏捷词条  软件开发  软件开发词条  实现  实现词条  如何  如何词条  
产品

 除了钱,产品经理更要看重什么

本文作者将来谈谈关于产品经理的“钱”途以及和“钱”有关的故事。enjoy~最近朴老师将3年来攒的小金库,全部花光了!做了个正畸,学了个车,买个2双鞋,以及几件过...(展开)

产品

 如何构建产品经理的技能树(二)

本文为连载【产品经理技能树】的第 2 篇——你理解你的行业吗?在上一篇(《如何构建产品经理的技能树(一)》)中我们提到,需求都有主语,主语所在的地方、我们所在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