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产品经理综合症:学习会是唯一治愈路径?

产品经理的职业病,产品经理综合症,让我们提个需求,找个路径……笔者惊觉自己“患病”已久,要不要治疗?如何治疗?

今天有幸参加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9周年的线下party,现场气氛热烈,在听大咖分享的过程中我有点走神。

环顾四周,随便丢颗石子都能砸中一个产品经理(当然现场清洁到位没石子)。Ta姓甚名谁不重要,可是只要Ta一开口,你一定能很快察觉到:得,又是一个磕多了产品的同学。

你有事相求,Ta可能突然来一句,“抱歉我刚没听清,麻烦你再重复下你的需求?”

你提了个建议,Ta可能会斟酌,“这个用户体验不太好吧,要不我们梳理下关键路径,你再跟进下?”

你不耐烦了,Ta可能拉住你,“你等等,我们再勾兑下嘛……”

一切听起来都合情合理对不对?

的确,工作场合中我们都不认为有什么异样,可放到生活中,听到这种对白,感觉还蛮微妙。

这个现象很常见,你的做事套路、思考方式,甚至是说话口吻,从工作带到了生活,继而演化成你的日常,深入骨髓,成了你身体和精神的一部分。于是,你外放的一切,不知不觉都开始染上了产品经理的风格。

要说原因么?我们都得了产品经理综合症。

这有什么不好吗?在此不予置评,不是不好,就是有时候会觉得,不够接地气儿,或者说,不够有烟火气息。

从party回到家后,我快速找出了前阵子在公司内录播的一个课程,硬着头皮又仔细听了一遍,终于知道别扭的地方在哪了。说话文邹邹的,语气生硬不自然,乍一看还以为是被人架着刀斧上阵的壮士,俨然是一副对着甲方、合作方、研发同学说教的气势,言语之中透露出一股强烈的胜负欲和说服欲。

我安慰自己,那可能是面向镜头不自觉的紧张和亢奋吧,我平常应该不这样。于是我又做了个实验,偷偷录了和室友的聊天,然后关上门回放了方才的语音。

结果你猜怎么着,我差点被自己吓到了。说话的这家伙谁啊?我究竟是什么时候“患病”了?

一、确诊病情

多年前我初次接触产品经理这个职位,对互联网的认识仅限于上网冲浪聊天刷剧购物的程度。至于这个现象背后,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在支持,我并不清楚,也不予关心。

那时候产品经理入行的门槛低,人人都有潜力成为产品经理。直到我误打误撞进了这一行,才开始了解,在这些寻常点滴的背后,究竟蕴含了什么样的能量。

承认吧,当时的产品经理真的有光环。打磨产品创意,负责多线协同,统筹各方资源,决策问题拍板,更重要的是!还顶着“经理”的高帽子,一毕业就是“经理”诶,当年我甚至隐隐觉得这顶帽子背后长出了天使的翅膀。

有一说一,我确实是被这莫须有的光环晃了眼,没留神掉进了坑,直到现在仍在坑底。至于天使的翅膀?大概有吧,梦里见过。

这么说来,也不过几年时间啊,我怎么就“病”了?

俞军老师曾经说过:

产品就是满足某种需求的、由人加工或生产的、可交易的东西。

而做产品,是用“创造新价值”为工具,打破旧利益平衡,建立对自身有利的新的利益链的过程。

这话听起来玄乎,但不妨仔细考量,的确是这样。

回归产品的本质,不管你做什么类型的产品,都可以将它分为需求、生产、销售、交付这四个环节。你要做的就是围绕用户/客户去发现并创造产品价值,对产品的市场结果负责,全盘考虑每个环节的职业角色。

需求:产品到底满足了用户什么需求,目标是什么;

生产:基于上述的目标,都能保质保量地把产品做出来;

销售:把产品卖给用户,产品的商业化运作模式是什么;

交付:卖给用户后,用户怎么用、交付和运维保障是什么。

虽然都是为结果负责,但对于不同形态、不同阶段的产品,最能创造价值的侧重点不一样,产品经理需要搞清楚在当前阶段哪一块更能够创造价值。

OK,正是因为每个环节都要思索它的价值点是什么:目标是什么?做什么能抵达目标?具体该怎么做,怎么拆解任务?

不自觉的,你在生活中也是如此。遇到一件事,第一反应是它能给你带来什么价值?没有价值,往一边放放;有价值,判断优先级,明确重要性和紧急度;确认要做了,评估难度,拆解步骤,每个步骤需要协调的资源、求助的对象、搜集的信息……准备就绪,排计划,撸起袖子按计划开干。

发现了没有?你很自然地沿用了工作中的思考方式,甚至有时候在观察别人说话、做事的时候,下意识地会发现对方的问题:你说了一堆话,那么你的目标是什么?为此你思维的改变是什么?具体的行动又是什么?

比方说,遇到困境的时候,除了陪朋友哭唧唧情绪宣泄完,我可能会视情况多问两句,

“你想解决什么问题?(你的诉求是什么)”

“在你当前的能力范围内,你能做什么?”

几乎很多人在第一个问题上就懵了,支支吾吾了半天,“可能是……吧?”,更多的回答是“我不知道啊,就是很烦很乱啊,我说不清!”。整体上是混沌的状态,宣泄后也就结束了,不会有什么下一步的改变。

但这时候产品经理的脾气可能就来了,就是很想说服对方把那些混乱具像化啊,想让他们一点点解开疙瘩、处理“事情”,而不是仅停留在“想法”上。

目标导向、整体思考、喜欢主导——这是这个“病”的特点。

这个“病”有时候挺让人理性的,有利于在关键时候做出决策。但你也要承认,有时候还真挺遭人嫌的。

二、还有救吗?

事实上,除了产品经理,其他职业人士都或多或少也有一样的症状,不过我们一般亲切地称之为“职业病”。

对于职业所带来的身体上的损害,我们当然要救,比如长期伏案所致的腰间盘突出、肩颈僵化等。那么除身体以外的部分,产品经理工作中染上的言行举止在生活中成了条件反射,又该如何调整?

要调整吗?

这里的思路是有问题的。重要的不是基于现状去改掉习惯,而是引入更多的思考习惯。

产品经理从入门到放弃、从入行到在行……你会看到,各大平台都在分享产品经理的养成宝典。

方法论一套又一套,每位产品经理或多或少都砸钱买过几本心经。每个过来人好像说的都有道理,但临阵磨枪时,总觉得差了点儿什么。

社会这所成人学校里,没有人给你设置一个分数线,如何成为一个合格乃至优秀的产品经理,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尺;甚至在经年之后,产品经理们可能会觉得,自己收获的不过是泡沫性的经验而已,换个公司、换个行业后就经不住挑战,一戳就破、一点就炸。

所以,产品经理的竞争壁垒究竟是什么?

当别人不知道要不要做的时候,产品经理知道;

决定了要做什么不做什么之后,产品经理可以通过很多途径知道该怎么做;

知道怎么做还不够,一位优秀的产品经理可以通过丰富的行业经验来知道怎么更好地做成这个事。

而这个经验就是很多人常提到的产品sense,既然是sense了,那么它就很自然地被用到各种场合。

退一步来看,产品经理也不过是众多职业中的一种,只不过近年来随着“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口号一呼百应,这个职业被推向了聚光灯下,引起各行各业相关人士的关注和思考。

和其他职业一样,产品经理也是为结果服务。而达成某个结果的方式不尽相同,但基础的通用能力无非三点:

洞察力:为什么要做(Why);

判断力:要做什么不做什么(What);

执行力:怎么做(How)。

这些都属于产品的软技能,和一个人在这个职业中的长期经验关系很大。

但是,有个关键的点,仅具备这些软技能还不够,产品经理是杂食性动物,什么都要涉猎。对应到前文提到的四个环节:需求、生产、销售和交付,每个环节你需要投入大量的学习,才能确保自己在整个链条上不出岔子。

而这也是你的解药,一旦你开始广泛吸收多样的信息, 你不再紧盯着产品经理养成宝典,你不再是二元价值观,你不再计较是与否对或错。

你开始关注PEST(政治、经济、社会、技术),了解科技和生态,构筑自己在宏观上的视野。同时通过萃取个人(思维、财富、健康、娱乐)和群体(家庭、社群、学校、工作)中的经验,构筑自己的微观视野,你变得更加多元且包容。

病情似乎渐渐有了好转。

三、长期服药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并不简单。

也许短期内你还是改不掉职业病,甚至你压根就不觉得这是个什么毛病,这都不要紧。这也不是我写这篇文的初衷。

重点不是你病情好了没,而是你是否能发现自己的一些问题。

产品经理是个太频繁产出的职业了,但偶尔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我也在想,我到底吃进去了什么?毕竟,你吃进去了什么,产出了什么,都要经得起其他专业岗位人士的挑战啊。当然,没有人是样样精通的,你要让自己精干,而不是肥胖。

首先,明确你的竞争壁垒,立足于自己的长项发展;

同时,通过读书也好,经验也好,不断地去丰富你的宏观和微观视野;

最后,用一套知识体系对自己的长项和视野进行融合统一,继而扩大自己的影响圈,构建你的护城河。

在此我也分享一句王兴曾说过的话:

Create as god, Work as slave.

产品经理最妙的地方就是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像上帝一样创造产品,同时又像奴隶一样去自我沉淀。只有冷静拿捏自己的斤两,不断吸收和吐纳,才能比别人做的更多更好。

不管你是病入膏肓还是渐有好转,我都要恭喜你,你选择了一份易入行难在行的职业。

这或许就是我们找到的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学习会  学习会词条  综合症  综合症词条  治愈  治愈词条  路径  路径词条  唯一  唯一词条  
产品

 失败总结 | 我在B2C+O2O...

为了来点实打实的干货。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一个B2C+O2O项目中的失败经验。本文将首先介绍该产品的两个阶段;然后对两个阶段失败的原因进行多个维度的提炼分析。希望...(展开)

产品

 医疗产品经理应该具备哪些能力?

越来越多医疗企业设立医疗产品经理(HPM)这个岗位,但是对于医疗产品经理的工作职责以及能力模型还是模糊不清的。今天我们聊一聊什么是医疗产品经理,它的工作内容具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