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阿里巴巴、京东、网易等互联网企业纷纷进入养猪业,使得养猪业越来越受人们关注。产品经理作为互联网行业、制造业的有效的产品管理方式,也将逐渐在养猪业得到体现。
从2013年开始,我接触并学习做产品经理。没有产品经理的前辈带,也没有进行过系统学习,都是自己看书、听报告、思考来摸索前行。期间做过硬件的产品经理,也做过软件开发的产品经理,自认为积累了一些自己的野路子。
我觉得产品经理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同样可以应用到其他工作岗位。所以,最近抽时间把我自己对产品经理的一些思考,整理了出来,分享给大家,供参考,转载请先获取授权!
Part.1 前言
产品经理在互联网行业已经很普遍了,有很多专业的,或者之前从事产品开发或运营的小伙伴们转行从事产品经理工作。但在养猪业,甚至农牧行业,专门的产品经理仍然很少。
近年来,互联网企业开始关注农牧行业,甚至包括阿里巴巴、网易、京东等企业已经有实际行动。那么,在互联网行业很普遍的产品经理,也将逐步影响养猪行业的产品和市场。这也意味着:以后会有更多人将用互联网的产品思维做养猪相关的产品。
思来想去,我觉得有必要把我这些年做产品经理的一些歪路子和思考进行总结和分享,供同行参考和指正。
我很感激5年前在上海奥饲本工作时,公司给予我机会和平台,让我从0学习产品经理,并在日常工作中试错、积累和提升。所以,今天我分享的关于对产品经理的所有理解,都是这些年来我自己在工作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感悟。可能并不专业,毕竟我没有在大型互联网企业工作过。但对于养猪行业来说,我的体会和感悟可能更具有行业特点。
是职责而不是职位
产品经理并不是“经理”,一些企业中,产品经理并不是固定的某个人,而是由不同的人负责相关的工作。毕竟,职责可以分摊,而职位只能独占。比如:总监的工作可以分摊,但总监的位子只能有一个人。
产品经理的职责分散在企业的各个部门,包括研发部门、生产/开发部门、市场销售部门、企划运营部门、采购及行政支持部门等。
当然了,大多数互联网企业,甚至制造企业,为了提高效率,产品经理的职责已经进行了集中。从管理上看,产品经理已经是职责和职位的统一。
为了效率
不同的企业,对于产品经理赋予的职责是有侧重点的,比如:以研发为主的企业,产品经理更多的是侧重于解决研发过程中的沟通、效率问题;而对于营销为主的企业,产品经理则需要侧重于对客户、市场的评估和研判。
无论是研发型产品经理,还是市场型产品经理,一切都是为了提高企业在生产或推广过程中的效率问题。使之前各个部门各自为自己的职责负责,因为产品经理,而更有效率地为公司的大方针服务。
所以,一些企业虽然没有产品经理也做的很好,那是因为企业的CEO或具有全局管理的高层,把产品经理的职责包括在该全局职位的职责之中了。
然而术业有专攻,看似企业高管集成了产品经理的职责可以节省人力,然而从实际工作的开展来看,可能这样做适得其反。毕竟,很多时候,领导说的话,对于下属来说,不是“沟通”,而是“执行”,而对于产品经理来说,所有工作内容都是“沟通”。
产品经理(Product Manager, PM)和项目经理(Programm Manager, PM)。英文缩写都一样,经常会被人弄混。
项目经理是针对一个特定项目的管控,他需要对项目的进度是否符合计划、项目的交付物是否合格负责,而产品经理不对具体项目的进度和交付物负责,只对产品开发是否符合《产品需求文档》负责。
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可能涉及到多个项目,也可能有一个项目包含多个产品的开发或生产或服务期。
主要工作流
1)撰写BRD:收集市场信息,包括市场容量、趋势变化等,撰写《商业需求文档》(BRD)。
2)撰写MRD:目标客户/用户定位和画像,确定主要特点、核心需求。根据市场调研和用户画像,结合企业的发展愿景和规划,讨论和确定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文档》(MRD)。
3)撰写PRD:根据《市场需求文档》,结合市场部门、客服部门、研发部门、采购部门、生产部门、企划和运营部门等的信息和意见,确定产品的《产品需求文档》(PRD),对产品的所有细节进行确定和规范。
4)沟通、推进:
在按《产品需求文档》进行产品的研发、生产、运营和客服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帮助和纠偏。
产品研发完成交付给运营或市场团队后,产品经理要保持与运营、客服、市场、销售等部门的沟通,甚至保持与用户/客户的交流,关注产品的反响。如果有功能上、定位上等的问题,都要和采购、研发、生产等部门保持沟通,确定整改方案并落实。
5)产品管理:
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产品经理还要关注市场变动对产品推广、功能的影响,并调整企业的产品结构,分清楚明星产品、现金牛产品、问题产品和瘦狗产品,使企业的产品不仅顺应当前的市场变化和用户需要,同时也有面向未来的产品规划和实施。
产品管理的波士顿矩阵分析
BRD/MRD/PRD文档的关系:
BRD:讲清楚你到底想干什么、这么干有什么好处,从而向公司要资源和支持。
MRD:说明你打算怎么干,以及这么干的原因。
PRD:描述实现“怎么干”的各种内容,即产品功能。
BRD/MRD/PRD文档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BRD和MRD并非每个产品都需要分别撰写,这主要取决于企业决策的方式和流程。但即便决策上不需要,产品经理也需要按此流程进行梳理,避免一言堂或闭门造车。
无权的CEO
产品经理在企业内是需要和几乎所有部门产生工作联系的。某种意义上讲,产品经理就是无权的CEO。
产品经理对于跟产品相关的所有事项都可参与和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产品研发或生产、推广的进度具有推进的权利。比如:他可以决定产品开发的某个功能是按A方案还是B方案,但他对产品开发的延误无能为力,毕竟,他没有权利要求开发或生产人员加班加点。
工作技能
由于产品经理的职责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部门,所以就需要对各个部门的工作都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减少沟通障碍和误会。所以,对于产品经理来说,首要的工作技能就是:快速熟悉企业的各个部门的职责。
撰写文档的能力:
毕竟《市场需求文档》和《产品需求文档》是需要扎实的文字功底的,文档是市场运营、研发生产等相关部门针对产品开展工作的依据。如果文字表述不清晰明了,就会增加沟通成本。
逻辑思维:
文档撰写条理清晰,考虑全面。对每一个功能都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是否合适,是否有漏洞或错误。
善于交流和倾听:
由于产品并不是由产品经理制造出来或者提供的,产品经理的所有工作都需要其他团队或部门来实施,因此在工作过程中,会涉及大量的沟通和交流。
产品经理要善于交流和倾听,处理好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和意见,确保产品的研发/开发、生产、推广、售后等环节顺畅进行。
管控需求的能力:
千万不能做客户或老板与研发/生产部门之间的传声筒,对于来自客户/用户或老板等管理层的意见或需求,产品经理要整理,并甄别和分析,对所有需求进行分类和剔除。
在分析需求的时候,不能看需求的表面,要结合产品特性及企业的定位和愿景,深入研究这些需求的本质,进而从产品的整体出发,确定最终的需求。
客户说的,并不一定是他想要的,毕竟他是站在个体的角度看这个产品或自己的需要,而产品经理需要站在产品本身、绝大多数客户、企业的角度去管控需求。
原型设计:
虽然不需要产品经理进行UI设计,但需要通过原型设计让设计等相关同事能理解你的意图,这很重要。
多种工作工具:
产品经理在工作过程中,为了提高沟通效率,必然要使用一系列的工作工具,比如:思维导图、流程图、Photoshop、Office软件、CAD、原型工具等等。
时刻接收新知识
由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涉及到方方面面,同时,产品经理可能会在不同的时期负责不同的产品,这些产品甚至是完全不同领域的。所以,这就要求产品经理必须时刻接收新知识。只有把涉及到的知识都理解了,做出来的产品才有可能符合需求,否则就会大大增加试错成本。
比如:作为一个养猪生产系统的产品经理,当系统需要增加成本核算模块的时候,他就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朋友、财务的同事、客户交流、书籍及课程等)学习成本核算相关知识,这样才会在设计成本核算模块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
接收新知识,并不是说要精通,但起码要理解。
商品猪生产企业和屠宰企业:
养猪业的最终产品是白条肉或各种肉制品,虽然现在涌现出了一些特色猪肉品牌,但大部分地区大部分消费者仍然只考虑猪肉的部位、价格,而非附加的其他特性。
消费者与生产猪肉的屠宰企业或养殖企业之间没有明确的认同或粘性,使得屠宰企业或养殖企业只需要关注于猪肉的生产量并保证基本的质量即可。而没有动力去深度挖掘消费者的痛点,并付诸实践。毕竟,消费者是否会为了痛点而付费是需要打个问号的。
但如果要开发猪肉产品,比如:猪肉脯、东坡肘子等等熟食或零食,则需要从加工企业的角度,先寻找消费群体(目标客户),分析痛点和应用场景,评估需求量,进而研发对应的产品。
种猪企业:
种猪作为种猪企业的产品,有明确的客户。因此,需要产品经理在市场、需求、生产、育种各个环节进行协调。
饲料企业:
饲料企业的产品是饲料,其客户是猪场或下游饲料厂。也需要产品经理,在市场、需求、生产、研发各个环节进行协调。
实际上,大部分饲料企业的研发部门承担了产品经理的大部分职责。但独立的产品经理仍然很少。
动保企业:
动保企业与饲料企业类似。
在部分动保企业里,已经有专职的产品经理来负责某个或某条产品线的市场、研发、生产等环节的沟通和协调。
设备等企业:
设备企业是养猪业与其他行业交流比较多的一类企业,很多其他行业的设备制造商在养猪业规模化进程而带来的市场需求的吸引下而进入到养猪业。
他们有与其他不同行业学习的经历,并把成熟的做法带入到养猪业,并影响了养猪业的从业人员。比如:笔者曾工作过的奥饲本牧业的产品经理岗位,让笔者掉入了产品管理这个坑,直到现在也在享受着产品管理这个工作。
虽然养猪企业或屠宰企业基于当前的市场、消费者习惯和观念,并不需要在其产品上进行更多的打磨,因此并不需要产品经理。
然而,这些年层出不穷的土猪、小笨猪小笨鸡、溜达猪等等,很多行业内或行业外的人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用散养、吃草等“原始”方式养猪,以期改善猪肉的口感、品质。
这种做法确实可以带来口碑,但从最终的销售来看,消费者为这种更高品质的溢价而付费的意愿并不持续,使得赚了口碑,但销量一般。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打算用差异化的模式来养猪的人们,是需要使用产品经理的意识和流程去实施其养猪大业的。
商品猪养殖:
当你有资金、土地来养猪,并且你想做出特色,而非普通的养殖,这时候需要首先确定:
你的市场在哪里,如果没有市场,如何培育,代价多大?
消费群体的定位,消费量预计有多大,你能占多少?
产品独特性是什么,为什么?
有没有竞品,他们的优劣势是什么?
如何销售?
上述活动的成本是否在可承受范围内,投资回报如何?
上述问题虽然大家都会去思考和落实,但是,在前期调研和论证过程中,你是否用客观有效的数据支持你的假设、判断和决策?
用户访谈是否是科学的?如果没有科学地设计访谈和调研问卷,你得到的数据只能是倾向性的,以此进行决策会欺骗了你。
当然,对于经验丰富的人,或者对养猪行业非常有洞察力的人们,是可以凭借直觉进行部分决策的。
直觉并不适合与大多数人,特别是对养猪业并不是特别熟悉的人们,虽然他们可能在别的行业非常有建树,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同样具有在养猪行业的敏感性。
从点子到产品,再从产品到收割市场,这中间是有漫长的流程要走,每一步都需要实事求是,而不是靠情怀、营销。
所以,饲养溜达猪等,如果要让从饲养到消费这个流程通畅,就需要客观地确定市场定位和消费群体规模、需求量、痛点,支付溢价的能力和意愿;以及如何屠宰、分割、包装和上市;在对生产过程进行把控,特别是成本的控制,不能挂羊头卖狗肉;这样才有可能成功。
我个人认为:如果要做特色猪肉产品,壹号土猪是可以借鉴的例子,要多一些实事求是,少一些情怀和脑补。
种猪企业:
对于种猪企业,育种人员要更多地关注下游猪场,以市场需求来规划本猪场的育种方案,而不是单纯地提高本猪场育种群的EBV和选择指数。
育种人员多和售后服务人员多交流,甚至直接与终端客户猪场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
整理大量的客户需求,对这些需求进行筛选、分级,结合企业的规划和定位,确定或修正本企业的育种方案。
在日常育种工作中,要贯彻按市场需求育种的观念,而不是单纯地追求技术,毕竟猪好卖了,生产团队才会更加配合育种工作。
饲料和动保企业等:
对于饲料和动保企业,一个产品的诞生和最终被客户使用,中间涉及到采购、研发、生产、品质管理、企划、销售、客服等多个部门,如果要降低试错成本,提高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就需要产品经理强化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推进产品的进度。
Part.6 产业升级,大有作为
近几年来,养猪业受政策、环保、疫病、市场的影响,养殖结构有很大的改变。这种改变不仅包括猪场规模、生产模式、技术水平,也涉及到养猪从业人员。
阿里巴巴、京东、网易等互联网企业纷纷进入养猪业,这不仅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关注度,也带来了更多的人员交流机会。
产品经理作为互联网行业、制造业的有效的产品管理方式,也将逐渐在养猪业得到体现。
行业风险最终会带来产业升级,而产业升级也意味着养猪从业人员必将有更大的机遇而大有作为。
当然,这种机遇并不会降临给每个人,是需要我们继续思考、学习,寻找机遇并把握他。
谨以此文,与同行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