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用产品思维做短视频不新鲜,但它背后这4个误区却总有人跨不过去

「产品思维」大概是创作者谋求转型,应对增长疲软时最常提到的词。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在最恰当的时机和领域,为某一群体某个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并从用户的角度上出发不断加以完善,这是产品思维的定义。

以入世的全局观来做一款产品,那么它才有脱颖而出的可能。“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句话早已不新鲜,互联网语境下该命题的探讨也已全面完备,而今天我们想说的是产品思维在短视频领域的应用,探讨如何剔除内容创作者固有的思维惯性,提升内容产品的市场价值。

一、短视频内容产品的存在价值

当我们在讨论短视频内容产品时,我们在讨论什么?为了搞清楚它的内核,我们得先掰开揉碎了看它的定义:

什么是内容

我们普遍认为,内容指的是事物内部所含的实质或意义,包括它的表现、基本含义及审美价值。互联网语境下的内容是是指网页上的文字、图片、视频等。

按照这个标准,我们拿汽车类别来举例,“汽车有哪些种类“评判车型优劣的标准”…这些是内容

但它们现在还不是产品,那么什么是产品?

产品是指能够供给市场,被人们使用和消费,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东西,包括有形的物品、无形的服务、组织、观念或它们的组合。

所以:

“汽车有哪些种类”是内容,“社交、度假等场合最匹配的车型”是产品。

“评判一台好车的标准”是内容,“在XX预算内,哪台车最好”是产品。

从受众的需求出发,用内容提供与受众切身利益相关的解决方案。

市场需要流量和用户,能够用内容服务好他们的才是市场需要的内容产品。所以我们得出结论,短视频内容产品是为解决某类人群某种需求,以短视频为载体表达事物定义、表现、客观规律、核心价值的系列影像系列片段。

产品思维需要的是创作者与用户频繁交互。在沟通与迭代中,内容产品满足了用户的需求,用户认可了内容产品并持续消费其内容

可以说,每一个成功的内容产品都准确契合了部分受众的需求。垂类内容接近于刚需,满足了受众对于该领域知识技能的渴求,泛娱乐类满足了观众放松心情、缓解疲惫的需求,获取资讯等前沿信息则是为受众参与话题中心,维护社交定位提供解决方案。

同理,观看小哥哥小姐姐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参与话题挑战是解决自我展示的满足感,对前沿网络话语体系的自我确认。要更好地了解用户的需求,了解人,还需要从人性的本源出发。

二、最常出现的4个内容思维惯性

创作者之所以成为创作者,是在某一特定领域有着过人的见解和眼界。但大部分时候,内容深度与市场的反响不成正比,这其中或许就少不了内容思维带来的负面影响。

短视频本是场注意力之战,其根本是倾听逻辑,而不是表达逻辑。

误区1:自嗨

很多创作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表达上,如何让内容更深刻、表达更准确、格调更高级、光影更好看,而忽略了建立内容与观众的联系。

优质内容是短视频下半场中与脱颖而出的必要条件,这点毋庸置疑。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创作的过程中,要始终将受众的需求摆在流程的第一位。时刻解决受众脑中“关我什么事”的疑问,内容与观众的关联是最重要的,在它面前,其余的都可以往后排。

你会发现,同一个抖音红人的视频中,邀请用户合拍、“撩你”点赞关注等含有互动元素的数据要比没有互动元素的好。节奏鲜明,能够管理你注意力的视频的数据要比节奏松散的好。

PGC节目中,在开头抛出本期命题也是出于节省时间&管理用户的注意力的目的,譬如种草分享类节目的惯用开篇是“今天我们解决XX的问题”“有很多网友留言XX,我的回答是”“你们期待已久的XX分享来了”。时刻将内容与用户需求建立联系。

事实上,相比环境和其他人,人们永远更关心自己。在奶嘴式愉悦的培养下,大众在话题交锋中似乎只能听见与自己相同的声音。

作家张立宪将这种很难接受新鲜事物,只能在信息的洪流中印证自我的状态称之为“功能性文盲”。这也是当下互联网环境充满情绪的原因之一,咪蒙等情绪类内容总是能间歇性出现在朋友圈。

这对能够帮助观众进行自我表达的创作者来说提供了便利的环境,情绪抒发、观点站队激发他们更强的传播意愿。

误区2:自以为

自以为≠观众以为,认为观众应该知道≠观众真的知道

目前大多数内容产品采用了高维打低维的创作模式,即KOL的认知水平高出受众几个层次,惯性使然创作者有时会忘了其中的差距,在受众看来门槛太高。这种情况下,创作者需要反复校准自己的“同理心”,带入主流受众的视角,放低姿态,抛弃既有的主观认知来看待内容产品,探求用户的处境和真实诉求。

内容消费的动机、流程、反馈、途径等视角审视内容产品,找到其中的症结所在并着手提升。对于受众来说,消费短视频的门槛太高太低都不合适,恰如其分是需要我们综合多方共同到达的目标。

除了创作者自律,邀请其他部门同事审片,提前内测都是颇有成效的自查方式。在内容发布之前,“挑刺”完全是加分,挑多赚多。据了解,很多内容总监的助理都担任着“挑刺官”这样的角色。

误区3:取悦观众,丧失标签

取悦与个性两者本质上是冲突的,个性是一款内容产品受到喜爱的根本,而取悦会让创作者丧失对审美的自信,随之失去个性。重视观众的偏好和反馈不是说将它们作为一切指导方针,而是说要结合所处的赛道、自身优势、观众需求三者,寻求一个重合范围,确保对方为TA的主流用户后,再有选择地依据反馈进行调整优化。

那么为什么说要有选择的?

每个用户对创作者的能量是不一样的,用户也需要分层管理。多与核心用户沟通讨论,邀请其助力迭代改版,当然也可以将他们吸收为创作者。重视主流用户的偏好及行为模式,投放测试和互动来深入了解他们,他们将是日后最重要的样本。

给新吸纳的用户一些物质/精神奖励,争取将他们留存下来,但他们和其他圈子的建议和意见可以暂且后置。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注意不要忽视沉默的大多数。在沉默的螺旋作用下,处于劣势观点的用户会逐渐失语,要搞清楚他们的真实想法需要借助数据工具。

比如:判断一支有所改变的视频是否依然取得用户喜爱?除了评论区的文本外,点赞、转发等数据也需要考虑清楚。如果仅是出现一些负面评论,而其余数据与往常一致的话,这样的改变就可以判断为成功。创作者不需要完全听从小部分人的意见。

误区4:人设伪造

短视频产品有人格化运营、节目化运营2种主流模式,目前前者的市场关注度相对更高。在激烈竞争的催促下留给MCN发掘、培养KOL的时间越来越少,由此不少内容团队更倾向直接炮制市场最热门的人设。

相比一档节目,观众与鲜活饱满个人建立情感联结的速度显然更快,观众完成短视频内容消费闭环的门槛更低,速度更快。 一边是短平快的短视频消费环境,一边是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红利诱惑下,短视频红人的打造周期越来越短,且都集中涌入最受欢迎的内容类型。

笔者认为,从无到有完全虚构的人设是不长久的,发现并深化人设比编造人设更稳固持久。上面我们提到,内容产品的核心人物承担着与用户深度沟通并磨合内容的职责,从举止到思维模式的像素级模仿极其耗损精力,也无法深刻阐释内容。且市场千变万化,仅凭红蓝海而不考虑现状是不现实的。

此外,人格化运营的品类也是决定其生命周期的重要因素。红人是以人格魅力取胜,见效最快的就是形象管理,颜值、身材、艺能等,不过这些远远不够,不难发现抖音上的小哥哥小姐姐其实都有着各自跨界领域。占据其中一个细分品类发挥,在该赛道上做到不可或缺再进军其他品类,这样创作者才能完成真正的IP打造。

以产品思维来看短视频,发现创作者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和能力,考察创作者的是积极迭代,有热情,会反思,能执行,而这样的创造者被放在哪个空缺上都可以有一番作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误区  误区词条  思维  思维词条  新鲜  新鲜词条  背后  背后词条  过去  过去词条  
产品

 写给PM新人的一些学习建议

最近好几位朋友加我QQ,咨询一些关于新人如何做产品经理的问题,结合他们的提问,今晚我就写一篇文章,说说我对产品经理的理解和学习心得。产品经理这个概念来自于国外,...(展开)

产品

 PRD:倒推“网易严选”app产...

通过撰写产品需求文档(PRD),能够锻炼到基本的产品能力,同时也是提高axure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笔者将以网易严选app为例倒推其产品需求文档,作为小白还希望...(展开)

产品

 最小可学习产品

产品研发的早期是团队知识的贫乏期,你提供给用户价值的目的,是为了吸引他使用你的产品,进而通过他的使用让你获得学习。在这个阶段,给用户提供价值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