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进入职场,到现在9个月的时间。从校园到职场,从懵懂到了解,我想和你分享一下我在产品助理这个职位的成长。
2016年6月,我开始做情感类自媒体,自诩斜杠青年,从内容创作到UI到推广,也朋友圈也小有名声。那时候陆陆续续看了一些杂七杂八的书,偶尔看到了“对这个世界颇多质疑”的职业产品经理,拍案而起,太COOL了,这TM说的不就是我嘛。
2017年7月,带着对“产品”以及“经理”这个职业无限的憧憬和期待,我从校园真正踏入到了职场。还没从毕业季中缓过来到拿到工牌的那一刻起,我看着身边忙忙碌碌的人群,其实并没有很多经验的我像一只刚刚从笼子里飞到森林的鸟,紧张、惶恐、陌生、迷茫、向往,各种情绪杂糅在一起。
幸运的是,入行的第一个产品就是一个DAU在一千万的APP。无疑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机会,也是一个可以充分锻炼自己的平台。
毕业后的大半年,在一个领域摸爬滚打,也稍微有了一些能力上和心理上的变化。我想也是时候总结一波,以便更稳步得向前。
画好产品文档是一个产品经理的必修课。去年7月底,我就开始尝试负责一个即将上线的小需求的PRD撰写。好在导师带的好,现在回看起来,PRD也没有画的很丑(虽然没有高保真,也算得上中保真),我心甚慰。我尝试把所有的逻辑都写清楚,把PRD写得像一篇论文一样,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可惜正在沾沾自喜之际,开发哥哥看完跑来问我说:“你这个需求到底要是修改哪里啊?”,把我也问懵逼了。
产品需求文档是产品经理和开发、测试沟通的最明确的书面材料,在版本高速迭代的过程中需求文档的沟通效率显得极为重要。比起又臭又长得描述产品内已经有的很多逻辑,如何摘出重点,如何从“表达自己”到“表达这个需求本身”体现了一个产品经理对这个APP的熟悉程度以及对这个需求目的的把控。这是我在写产品文档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一个知识点。
从需求本身产生的原因(O,objective),到需求策略的重点摘要(S,strategy),再到做这个需求我所期待的数据变化(M, measurement),是必然写在产品文档的头部的,这样能让整个需求的传达更为精准有效。而且,当产品经理把需求表达清楚了,在开发和测试遇到一些极端的逻辑时,他们就可以自己判断应当如何处理才符合这个需求的初衷,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沟通成本。
二、需求评审会-从“接受审阅”到“有效沟通”
最开始参加需求评审会的时候,整个项目组的80多号人集结在一个会议室里,对着需求文档,一边产品讲解需求,一边项目组内任何一个角色都可以对这个需求进行提问。
在这样的情况下,产品经理就像是一个需要接受全项目组审阅的角色,着实鸭梨山大。第一次尝试讲解一个需求的时候,就有同学直接提出来“这里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呢?对用户来说并没有任何好处”,当时傻眼,于是出动上级帮忙救场。
对于用一个需求,从不同思维和角度出发,处理模式是不一样的,因此需求确定前的多角度“需求讨论”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把“需求讨论”的环节放在需求评审会上,那就太迟了,可能会严重影响整个项目组的进度。
“需求讨论”需要在“需求评审”之前执行,通过一个最小的讨论组(其中包含各个角度的人群,例如开发、测试、UI、运营、渠道)来反复确定需求的方向和细节。
这样的工作模式也让人收益颇多:
沟通效果变好。需求的产生本身就集合了项目组内各种角色的智慧,在需求评审时,这种精神是可以通过角色内的相互联动去传达的。
拓宽自己需求思考的角度。在经常与项目组内其他角色反复碰撞后,即使颇多分歧和争吵,事后思考一下不同的角度都有可取之处。
执行过程变得简单。当项目组内每个人都对这个需求有认同感,认可需求能给用户带来价值,那么执行过程中就可以发挥团队最大的积极性。
三、数据会说话-从看到“数据本身”到分析“数据背后的问题”
我一直坚信数据是会说话的,如果你看不出来,那就是你还没有找到和它沟通的正确语言。我开始尝试看数据时,是从DAU、MAU、留存开始的,大致知道一个数据范围以及近期波动的情况。我注意到,安卓平台的留存从一月份之后一直跌了十个百分点,而iOS平台却并没有。数据本身告诉我的只有这些,那背后反应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呢?
首先,iOS用户和安卓用户的区别可能在于收入程度不同、审美倾向不同、机型性能差异、地理位置差异等等。
再去看APP从一月份开始的需求变化,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包体积越来越大、启动速度越来越慢。
而iOS用户对性能的接受度比安卓用户高,因此我们猜想,可能是性能的降低使得安卓用户流失。
因此后期我们着重减少安卓平台的包体积,优化安卓平台的性能,安卓的留存慢慢被提升了。
这个分析和验证的过程,就是从“数据本身”到“数据背后的问题”的能力提升。
类似的,数据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总结下数据方面的成长:
善用工具。如果不是数据出身的产品经理,也许再做一些数据分析的时候,是极其耗费时间和精力的。Growing IO数据平台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很简单的事件分析以及漏斗分析,可以看出用户的精准行为数据以及流失过程。这样更能够有的放矢,重点优化薄弱环节。
学会使用AB Test。当市场难以判断时,AB test是基于用户行为数据让用户“说话”的很有效的一个途径。产品经理在AB test的过程中所扮演的最重要的角色是如何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以达到需求验证的目的。要注意“控制变量”和“最大程度上保证用户体验”的思维方式。
不要被你的用户带着走。我始终记得记得张小龙说过的一句话“产品经理的决策不是follow数据的,而是应该follow你的心”。数据本身给产品带来的是辅助性的判断,真正决策的时候,也万万不可紧跟着数据。否则就可能会导致相应速度满、永远走在市场之后的危机。
四、需求挖掘-从“自说自话”到“倾听用户”
入职后的整整7天我都在做自家APP的分析报告,对比竞品以及逻辑思考,我列出了一堆的优化项。我认为,首页的类似功能的入口应该合并,应该引导更多用户注册以增加用户粘性等等。现在看来,有大胆的可取之处,又缺少了一些对用户本身的关注,如空中楼阁,经不起推敲。
每天,我会看最少50条用户反馈,回复10条,每周找1-2个用户聊聊天,即使有的时候很忙,也要抽空做这件事情。
在和用户聊天的时候,我可以定性的知道美国的一个男收银员很喜欢使用我们的某一个功能,并且会把它推荐给朋友;
泰国的漂亮空姐会在APP内录视频唱歌,30s根本不够用啊;
日本的漂亮“援交”MM在外面喝酒的时候常打开我们的APP与姐们们拍照;
荷兰的一个妈妈,经常用很萌的贴纸和她的3岁的儿子拍照逗趣。
在非常自豪的同时,需求的梳理与发掘都从用户本身的生活场景出发,做更多角度的思考。
在这里也记录一个非常温暖的事情,和产品无关但却让我难以忘怀。一个女孩在意见反馈里发了一张图片,希望我们能逆出她和他男朋友的原图。照片是用我们的APP处理过的图片,一对情侣笑得特别开心,脸上加了很多可爱的贴纸。她很喜欢这张图,但是她希望能找回原图以便看清楚她男朋友更多的五官,而他的男朋友就在前两天过世了。我帮她问了很久,找了很多开发的哥哥,但我们目前还是没有这个技术。
我为我没有帮助到她而感到遗憾,但也为一个APP能给人带来的回忆和价值而感动。我们在做一件非常简单但却又可以非常伟大的事情:用图片帮人们记录和表达生活。
五、市场洞察-从“需求表层”到“锐度培养”
一开始涉足相机类APP的领域时,我仅仅因为一个臭美的女孩还蛮爱自拍。身边的人有的在用这款相机,有的在用那块相机,我会时常分析这些竞品有哪些不同。当对这个行业不够了解时,分析往往浮于表面,常常专注在APP内的功能性体验。这样的眼界对一个产品助理来说,或许已经足够,但是要想从产品经理助理向产品经理进阶,需要开始逐渐培养在互联网相关领域内的锐度。
阿里的一个大牛来公司做分享时说过这样一句话:“商业锐度决定产品未来”。当上一波互联网红利已经结束,APP的增长趋于平稳甚至衰落。下一波红利在哪里?如何演延长APP生命周期?竞品近期在战略上有什么动态?这是产品助理最薄弱的地方,也是我们在熟悉业务之后最需要提升的地方。
每天阅读互联网的最新动态,每天刷刷知乎、 36kr、虎嗅自然不必说。可以推荐给大家的还有,每天早上我一边化妆的时候,都会一边去听“得到”APP每日推荐的文章,时间得到有效利用。
在相关社交媒体上去发现年轻人最新的潮流是什么?用户表达的场景有什么样的变化趋势?抓住年轻人,抓住潮流,甚至开创新的使用场景。
方向性的东西往往需要跳出框架去思考,可以用MVP去验证你的想法。运营是最小的MVP,其次是最简单的开发。
六、个人成长-从“横向业务熟悉”到“纵向能力提升”
刚进入公司的时候,我觉得每个人都很厉害,都是前辈。敬佩之余,更多的是惶恐,觉得需要学习和提高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根本无从下手。因为没有任何产品的相关经验,零实习零实践,我就是一张白纸。那时候也跟Leader表达了我的惶恐,Leader很温暖的鼓励我说,“永远不要害怕自己是一张白纸,勇敢得去做,也许白纸就是你的优势!”
于是我也大胆得去尝试,听不懂的会议也要去参加,哪里不懂就积极得问同事,认识了更多的人,了解了更多的事情,什么都努力的、盲目的去学。九个月过去了,在渐渐熟悉业务之后,我知道产品经理的角色需要背负什么,更加知道自己最应该提升的是哪一个方面的能力。如果说前段时间都在做横向的业务了解,那么接下来,我会更加着重在培养自己纵向的产品能力。
今年的规划:
看十本互联网领域的书籍,记录读后感,结合实践构建自己的产品经理理论。
每天练习英文口语。提升英语能力,因为是海外的业务,所以常常要跟外国人接触,
定期总结和分享,与业界同事多沟通。就像今天这篇文章一样,希望引起同道中人的共鸣和交流。
从身边的同事身上学习更多思考的方式。产品经理的逻辑思维和思考方式是需要反复训练的。
今天,也是我原来的Leader离开公司去的日子,万般情绪涌入心头。我曾经因为曾经因为和同事的分歧而委屈,也曾经因为制度和流程的不公平而抱怨,甚至因为压力太大和节奏太快想要在互联网行业退缩。
但不可否认的是:我深深的爱着这种“年轻”、“创造”、“扁平化”的互联网氛围,爱着那个永远充满激情、努力向上的自己。
感恩Leader带给我的成长,我会带着你的期待,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