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就像一盏灯塔,给了我很多力量,指出了一些方向。
再有几天2017就过去了,前天看到李奇(前知乎6年产品设计师)写的2017年总结,写的很好。不禁在想自己的2017,复盘了一些重要的决定和事件,今天想谈谈在复盘时的一个重要感悟:
环境对一个产品经理成长的影响有多大呢?
1:
今年三月份,因为业务需要,想找一位运营实习生,在面试了15位候选人之后,有一个男生(称呼他为Y吧)还不错,刚好还在4S点有过实习,算是对车有一些了解了,就发了实习的offer。
一天,Y跟我说想学做产品。想做产品的人很多,真愿意投入的人却非常少。其实一开始我并没太当回事,过了一周,他问我,有没有什么事,可以给他做下。
我想了想,要不你做个XX功能的竞品分析吧,发给他了一个模板,系统的讲了下,就交给他干了。因为工位就坐在我的左手边,所以Y的进展我是看在眼里。终于在第四天,我觉得这个进展实在有些太慢了,就问了下他怎么样。他给我看了下做的成果,实在是没法看,我们就一个个点去修改;下午又出了一版,我们又一个个的核对,就这样前后大概改了至少有五次,用了一周多时间才算做完了Y的第一份竞品分析。
过了两周,让Y再次做一份竞品分析的时候,Y的产出比第一次好了很多,时间上也非常快,小改了两次就OK了。Y的自我提升速度,让我有点惊讶,后来我就逐步给Y讲一些更多的东西。
我跟他说,我以前在阿里的时候,刚入职老大跟我说,新人初入职场三件事:
积极主动
多看多学多问多记录
记住每个人的名字
我也希望你能记下来,有啥事不懂的,随时问我。
Y确实很能问,从调研、数据、原型、文档到项目推进,但凡有问题,他都会问;也学会了使用Evernote做自己的日常事务管理,做完了,就打勾。
再后来Y开始做一些小项目,个人中心设置模块里的小改动,跟别人的一些需求,就这样一起走了两个版本。
那段时间,公司的项目很紧痕迹,晚上常常加班到很晚,Y都会一直在。经常我周六来公司,Y也会来公司——你知道这个加班不是公司要求,也没有工资。
Y在产品方面的进步很快,做竞品分析,跟进一些小需求已经不能满足他了,他找我说想做一些比较大的模块;Y在过往一次次证明自己是可以的,一些比较重要的产品线,我也逐步放手让他来跟。
正是由于在一个个项目中锻炼,一次次原型、文档输出后的不断讨论、调整和改进,Y在来公司第三个月的时候,做出的东西,说实话,比我做产品三年时做出的东西质量都高。
Y的优点很明显:
很谦卑
工作很努力,很上心
基本上事情你只需要教他一次,第二次基本上就会比较放心
王者荣耀打的极好,项目组的同事都找他求帮带
Y也没啥脾气,周围同事都很喜欢他,后来从第五个月开始,Y基本上可以输出App一个版本迭代中的一半需求了,他跟进的项目,基本上不会有啥延期或者问题。
后来产品的项目管理,Y也开始学着做,并且也做的还可以。
同事在得知他还是一个实习生的时候,至少有10个以上的同事,跟我说Y非常优秀,几乎可以媲美一个工作两年的PM了。
2:
写到这里,想起了我在职业生涯成长最快的一段时间:
毕业后进入职阿里巴巴,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培训,期间有非常多,很牛逼的大佬过来上课——有卫哲、大区省长(大区域经理)、全国销售top sales、心理学大师等等;
后来到区域后:
我的主管孙国峻,安排我跟全国销售第一名的饶俊拎包,学习三天,每天晚上打电话给他汇报我学到了啥有啥收获。
饶老板的一个经典比喻,至今记得:一个农民跟10个老板整天在一起,这个农民也就成了老板;一个老板整天跟10个农民在一起,这个老板也就变成了农民。
归队后的两个月,主管每天都会check我的工作,今天做了什么,教我怎么写邮件,怎么做方案,一遍又一遍的跟我明天过拜访的客户,让我假设他就是明天要拜访的老板,我该怎么做;然后再换过来,我来扮老板,就这样不但重复演练 ….
我在阿里巴巴的第一年就是在无数的加班,无数的跟主管过,跟组里优秀的同事过的过程中度过 ….
后来区域的很多同事都说我成长的很快,我自己直到现在都感觉确实那段时间,是成长最快的时间段。
3:
还记得这篇文章吗?《想做PM | 写给还在读大三、研二的你》,真的有三十多位同学给我写了邮件,最后选了5位之前没做过PM的同学,花了两个月时间,一起走完了产品经理的完整流程,其中现在还在读大四的两个同学,一个去了大疆(做无人机),一个去了滴滴打车。
去大疆的这位同学,也是每天被要求写总结,写收获,跟老大过。
去滴滴的这位同学也是忙得不行,今天在群里甩了一份自己对自己在滴滴这段时间工作以来的总结和分析,每次在群里都说周围的人好牛,老大超级厉害,学到了好多东西。每次公司邀请外边大牛做分享,都不错过。
写到这里,我有点羡慕他们:照这样下去,他们以后,肯定会非常,非常的厉害。
我做产品的前三年,一直没有专业的老大手把手的带,都是自己一个人摸索,这个过程现在回想起来其实是踩了很多坑,走了非常多的弯路,在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上,支付了太多时间,成长极其缓慢。
Y真的好厉害,只用了三个月,单从产品经理的产出上,碾压了3年的我。
羡慕他们在做产品的初期就进入了一个非常好的环境,遇到了一批非常优秀的产品同事和老大,继而有了惊人的成长速度。
4:
可能很多人会说,好公司,好团队,好老大,这个太难得了,我觉得也对,确实有运气的成分在,但并不一定要具备这三者,加入一家公司才行。
我在2014年,加入氧气老师(著名网红产品经理黄海均)建的一个微信群。
氧气老师不愧是社交高高手,群运营的很好,诸位老师交流的东西也非常有深度。我用比较笨的办法,把微信群里大家聊的一些精彩观点,在记事本里做了记录,没事经常翻出来看看。
从去年开始还定期举办一些线下的分享课,一般只要我在北京,有时间都会去参加。
其中张涛老师的《PM的AI入门之旅》,高欣艺老师分享的《推荐产品从入门到精通》,俊煜老师组织的“Designworks”课程,也都是五星好评。
当然在一个群里,大家也会聊生活,比如普遍的“周五焦虑”和“中年危机”,群里几乎没有一天是安静的,偶尔跟群里老师约饭,通过线上线下,近距离了解那些仰望中的产品大佬是如何做事,如何思考,以及如何对待焦虑。
这个群给我带来的帮助,不可估量,也是在这个群里,我第一次在春节的时候,发了888块钱的红包。
这个环境,就像一盏灯塔,给了我很多力量,指出了一些方向。
5:
写到这里,你大概明白我的初衷 :
如果你不能进入到一个“好公司,好团队,好老大”的团队,那么:
加入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社群,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这两者都不行的话,那么,就去想办法去创造一个,跟优秀的人一起成长。
6:
分享最近在得到上听武志红的一段话结尾:
在斯坦福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心理学教授XXX(名字没记住),他每一次给一届学生上完一整年课程后,在最后一节课上,都会对他们说:你们毕业后,会很快就忘记我给你们上的心理学知识,但这句话,我希望你们一直都记得: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远远超过你所认为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