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让自己的能力快速提升呢?这是一个非常宏观复杂的问题。笔者尝试结合“一些数学学习建议”和“产品经理工作中的有限经验”做了一些思考,供大家参考。
春节回家期间,跟正在上高三的小侄女聊了一下她的学习状况,得知她数学偏科十分严重,满分150的试卷只考了30多分。对于“数学”这个高难度的学科而言,每个班级中都会呈现出严重的阶梯性分化现象,“头部”学生趋近满分,而“尾部”学生得分少的可怜。究其缘由,除了天赋差异的客观因素,在学习方法和技巧等方面是否有值得完善的地方呢?
在工作中也如此,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应届生,能力提升的速度有快有慢,相互之间的差距逐渐加大。换个角度说,某些人三年工作经验带来的能力提升可能等于甚至超过其他人十年工作经验的积累。究其缘由,除了工作环境、项目机遇等客观因素,在个人成长中的主观态度和处事行为等方面是否存在着差别呢?
对于学生而言,课本中学到的是“知识”,但如果只死记硬背“知识”却毫无意义,只有将“知识”转换成“解题能力”后才能在考试中拿高分;对于职场员工来说,工作中积累的是“经历”,只有将这些“经历”转换成对应的“工作能力”才能有效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人与人之间差距的产生,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在“能力转化”上效率有高有低造成的。
那要如何成为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让自己的能力快速提升呢?这是一个非常宏观复杂的问题,以下我只是尝试结合“一些数学学习建议”和“产品经理工作中的有限经验”,所做的一些思考,供大家参考。
一、学习和积累“元知识”
关于数学学习的第一条建议就是,要多翻课本,熟练掌握最基本的定理和公式等知识点,比如“正余弦定理”、“求导公式”等,这些就是“元知识”。而对于产品经理来说,就是设计理念和交互规范等基本知识点,比如“APP端常见的几种导航方式”,“信息反馈形式”,甚至是某些常见的“技术实现方案”。
为什么要着重强调掌握“元知识”,因为这是提炼自身能力的根基元素,就像对数学试题来说,变化的是题型样式以及已知条件或求解问题,但不变的是对基本的知识点的考察。
如果知识点都没有掌握甚至不够熟练,根本没办法解题。这是非常简单的一个道理,但是仍有很多学习不好的学生,对课本中的知识都还不了解的情况下就盲目做题,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
对产品经理来说同样如此。在学校中没有完全对口的专业,也就没有系统性的理论知识学习,很多人甚至只是看了几本书,了解了一些概念,就走上了产品的路。
为了提升自身能力,在工作中也需要刻意学习和积累产品相关的“元知识”。当“元知识”足够丰富的时候,面对问题能想到的解决方案才能更多,设计思路自认会更加开阔;相反的,如果“产品元知识”匮乏,产品解决方案很可能是单一的,或不够完美,甚至是毫无头绪。
二、基于探究的深入学习
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还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盲目的采用“题海战术”,表面看起来是“做”了很多题目,但是要么是浏览题意后不会做略过了,要么就是对照着标准答案把过程抄一遍了事。这种学习方法的效率也非常低,只追求了“量”,而忽略了“质”。
高效的学习方法,应该是针对有疑问的题目深入的探究下去,在探究中可能会发现有仍未掌握的“元知识”,或是可以将已有的解题方法加以改进,或是总结出此类题型统一的解题规律,无论如何总可以深化对答案的理解,这就是基于探究的学习。
做产品的道理也类似,不要一味的追求项目经历或功能模块的多少,要学会抓住每一个有价值的点,深入的探究下去。在逐渐深入探究的过程中,你可能会发现更合适的产品解决方案,也可能不断推翻先前的判断,从而使自己的认知不断升级,也可能会剥离出一个通用的设计思路或是“产品元知识”,从而用来指导下一次的产品设计。
之前我写过的一篇文章《两个真实产品案例所引发的思考》,就是对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案例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功能点或许很小,但是深入思考后,带来的收获却可以非常大。
基于探究的学习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帮助我们从问题出发,形成长期的、一贯的思考路径。不仅仅能帮助我们透彻的掌握住所遇到的问题和相关知识,更能提高我们面对新问题时的解决和应对能力。
三、探索过程比得出结论更加重要
当遇到不会做的数学题目时,大部分同学只关心正确的答案到底是什么?而很少去思考解题过程是怎么样的,自己为何没有想到?这种只关心结论的学习方式,很容易陷入到一种死板僵化的思考模式中,没办法做到举一反三和融会贯通。当题型发生变化,或者已经条件和求解问题调换一下,很可能就无从下手了。
聪明的学习者,则会探索解题的过程和思路,会做相应的归纳和总结,这也是上学时老师要求我们要有“错题本”或“总结本”的意图。当对过程了然于胸时,得出答案就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作为产品经理,在学习过程中也是如此,当我们分析竞品时,或者在听取产品前辈的指导时,不要仅仅只关注其最终所采用的设计方案,还要学会去探索为什么要这样做。是出于什么样的业务背景来考虑的?是否有效支撑了不同的使用场景?
同样,在我们自己设计产品方案时,切忌轻易的下任何结论,而应该是深入的思考,衡量多个影响因素之间的重要程度,考虑不同的使用场景下的处理方式等等,当过程探索的细无巨细时,结论很多时候就变得显而易见了。
探究过程的学习思路是通用的,比如当我们看一篇议论文,我们可能要去思考,作者是使用了什么样的材料论据、通过了什么样的推理,才使其论点成立、能够把人说服,看一本书时亦是如此。
当我们有意识的去探索整个创造过程时,我们才能高效的借鉴和学习当事人最精华的思考路径,而不仅仅局限于表面的结论,同样,当我们自己作为主导人时,也才能经过更全面缜密的思考过程,得出更完美的结论,如此,我们自身的能力才会有更快的提升。
四、总结
成长速度是受多方面因素所影响的,有些是无法改变的客观环境,比如家庭出身等;有些是通过努力可以改变的客观环境,比如工作环境、项目经历等;还有些则是以个人主观意识为主的学习方法和思考方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