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产品经理的我们,不仅仅需要业务敏感的直觉,还需要数据驱动我们的产品不断创新!关于如何看数据,我列了主要的四个场景。
场景一:
看页面点击,了解用户关注什么,卡在哪里
给谁看:产品经理和交互设计师
看什么:
由于我们对Web应用的所有界面,可交互元素都做了埋点,那么我们就可以看用户在页面里都做了哪些点击动作。首先是整个页面的横向比较,每个页面本身的操作数(重定向次数和打开次数);然后是当前页面要关注的元素及各自情况,即元素的操作数。当然了解趋势是不可少的,最好还能比较一下页面的操作数与页面元素操作数的比例关系。
看出啥名堂:
1)根据点击的多少来判断信息布局是不是合理,也可以对用户点击多的部分多做优化;
2)点击多不一定好,点击少不一定不好,请认真分析。举个例子:一个列表页面80%的用户点击进入查看详情,那么是不是有些内容应该在列表中就展现出来,而我们却放在了详情里?
3)如果是表单页面,那么就可以分析用户在哪一步放弃操作或遇到困难。
啥时候看:
1)想要对产品功能、信息结构做优化的时候关注,说不定能给你点小灵感;
2)发现页面的操作数趋势有问题,来看能否发现问题所在。
场景二:
前端性能问题和js错误排查
给谁看:测试工程师、运维工程师、前端开发
看什么:
由于我们采集了浏览器的性能数据以及浏览器抛出的js异常,当我们发现某些操作出现不满意样本或错误发生数过多时就要引起关注了。看操作的响应时间,网络、服务端、客户端的平均耗时情况,初步定位瓶颈是在哪里。
看出啥名堂:
我们可以重点分析其不满意的用户或者出错的用户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结合用户的使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即可判断出大致的问题原因,大多数原因都是浏览器兼容性的问题。
啥时候看:
1)产品刚上线有一定的访问量的时候看,能最快发现浏览器的兼容性问题;
2)问题解决之后观察一段时间,看不满意用户、错误数是否有下降的趋势。
场景三:
给谁看:产品经理
看什么:
这个功能最好结合接入真实用户使用,一旦与真实用户关联起来,就是鲜活的“人”了而不是一个个匿名的访问者终端。我们可以识别出用户首次使用应用是在什么时候,最近一次是在什么时候,最近一个月的使用的频率如何。
看出啥名堂:
2)有些用户虽然不经常使用,但可能对某项功能感兴趣,是否可以转化为深度用户。
啥时候看:
1)产品刚上线有一定访问量的时候看,能最快发现哪些用户是最值得关注的用户;
2)定期看下用户的活跃度,识别流失风险。
场景四:
了解不同地域用户的体验情况
给谁看:运维工程师、产品经理
看什么:
利用好三张地图,慢操作地理分布图、错误率地理分布图、用户地理分布图,结合操作数的趋势图(业务的高峰和低谷)进行分析。
看出啥名堂:
1)哪里的用户访问会比较慢,运营商不给力?是否该考虑CDN?
2)哪里的用户是最需要保证服务质量的。
啥时候看:
运维人员可以把几张地图放到大屏上实时监控。
以上是我在做Web应用体验产品的一些心得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