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Apple Pay繁华之外潜藏的危机

这两天,朋友圈、微博、公众号都在狂刷Apple Pay入华的消息,大有众星捧月之势,苹果的产品有如此的号召力着实令人震撼。中国有句老话叫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繁华之外,我似乎看到了潜藏的危机正在悄然逼近。加上中国移动互联网大潮吹枯拉朽式的快节奏革命形势,苹果支付的危机显得更加紧迫。

Apple Pay支付便捷,但是技术门槛并不高

Apple Pay支付着实便捷,经测试,其支付时长大概在2—4秒,这一切主要得益于两点:近场通讯技术(NFC)和指纹识别技术。但这两种技术门槛相当低,对于安卓阵营的厂商而言,配置这种支付模式早已不是什么难事。而且,三星和支付宝从2014年就开始合作布局这种近场支付方式了。

支付行业没有实质的革新

Apple Pay只是用了更为高效的通讯技术替代了接触式的磁卡,其刷卡的本质并没有变。商家要接入Apple Pay就必须升级pos设备,这也将导致商家的运营成本增加。而支付宝微信等支付不同,他们跳过了银行系统内部结算+清算的制度壁垒,利用分布在各银行间的企业资金账户实现了更为低成本的U型管式的资金管理模式,有效降低了跨行转账带来的资金流转费用。所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具备银联没有的优势,而且可以让利于民,用户可以享受到转账0费用甚至可以获得更多的补贴,商户也享受到了低手续费好处,这种模式切实改善了整个支付链生态,令人称道(银行看到这里已老泪纵横……)。

Apple Pay对支付场景没有掌控力,微信和支付宝对场景布局更加深入

场景对于用户习惯的塑造有着最为直接的控制力,阿里在支付领域深耕多年,已经在自家产业链内外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支付体系,微信近两年从社交领域切入,依托强势流量和资金优势,在用户生活的场景中也建立了一定的主导权。他们不但给出了消费的渠道和出口,更给出了消费的理由。反观Apple Pay,仅仅是提供了众多支付渠道的一种,天花板明显。

没有优惠,没有补贴,运营能力不如本土企业强

支付宝与微信都备受市场和资本喜爱,本身就财大气粗,补贴已是家常便饭。再加上二者都是本土企业,更加了解中国人的生活习性。所以外来的这个和尚的经其实并不好念。虽然有些银行和商家自愿为Apple Pay补贴与造势,那只不过是他们想借势营销罢了,终究不会长久。虽然苹果以后也可以与这些银行及商家合作,通过补贴快速获得市场份额,但是,这种强推的方式只能是拆墙补墙,因为苹果并没有商业模式上的优势能够填补这块的亏损(除非倒卖用户数据,哈啊哈,抱歉,有点儿反社会倾向)

用户卡里没钱了

近几年来,各种宝宝们已将用户储蓄卡里的活期账户洗劫一空,可以预见Apple Pay常用消费更多的是信用卡(即便是储蓄卡也基本以小额支付居多)。对于信用卡这块,支付宝们也并不着急,因为它们早已启动了虚拟信用卡计划。要不了多久,我们手里的信用卡将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虚拟信用卡,花呗和白条就是最直接的例证。 弹尽粮绝的Apple Pay该何去何从呢?

高处不胜寒,覆盖范围有限

Apple Pay支付仅仅局限于接通银联系统且开通闪付或具备NFC功设备的商家,对商家来讲接入门槛相对较高,所以覆盖范围有限。二维码技术虽不算高效,但其使用门槛更低,覆盖范围将更广,所以有其独到的优势。 生活中的支付场景是非常琐碎的,我们并不总是与具备闪付pos的商家打交道,我们生活其中的还有小商小贩,他们可以说是支付生态构建的最后一公里。这最后一公里看似微不足道,但左右着用户支付习惯养成。

竞争对手紧追不舍,并有技术革新

除了阿里和腾讯,苹果面对的直接竞争者还有华为、小米和三星等手机厂商。华为三星的布局与苹果类似,都坐拥着海量的用户,都在可穿戴设备领域有一定的影响。而三星研发的MST技术更是一种革命,它使得商家可以无须更换pos设备便可完成手机支付

除此之外,但中国的通讯运营商们也不甘人后,中国移动早在6年前就已经开始布局移动支付了,只是当时并不具备还没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所以计划搁浅。但在NFC技术相当普及的今天,中国运营商们的手机钱包是时候要火一把了。

成也iPhone,败也iPhone

据统计,在中国苹果设备的市场份额大概维持在30%左右(talkingdata数据为29%),随着iPhone6s出货量的骤减以及华为小米等国产手机厂商的攻势加剧,此份额正逐渐减少。按照苹果的风格,Apple Pay将依附iPhone存在并将始终依附。所以iPhone的成败也会决定着Apple Pay的命运。库克正在带领苹果走向平庸,只要我们大胆一些,不能否认苹果可能会出现摩托黑莓HTC等的命运。

生物识别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待考证

出于对封闭系统和苹果品牌本能的信任,我们往往选择性地忽略指纹技术本身带来的风险。但是,生物识别技术本身事实上并不完美,指纹支付不可能完全可靠。根据公安部等部门的统计,指纹无法识别的概率大概在3%到5%左右,也就是说最多会有5%的用户是天生无法使用指纹支付的。而且指纹支付也会受周围环境(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手指表皮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无法识别的情况。

曾几何时,指纹打卡设备在办公室考勤领域大受追捧,这种打卡机制表面上杜绝了代打卡的风险,但是别忘了这个世界还有一个神奇的物种,那就是万能的淘宝。淘宝上很快就出现了高仿指纹的“指膜”,识别通过率大概在80%左右,而且物美价廉,童叟无欺。虽然由于管控的原因这些商家隐匿了,但是还是可以看出,生物技术本身是有风险的。

我们生活在数字时代,生物识别技术也只是数字时代的衍生物,数字安全本身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无法做到网络上所有的数据都是安全的,也做不到所有的监控措施都是充分的和可靠的,更做不到所有的信息安全机制都是无懈可击的。网络的世界有一个真理是不言而喻的:黑客,是不会被打败的,它将永远如影随形!

人心和社会问题

对于新兴事物,用户始终会分为三种:一种是激进的专家用户,喜欢尝鲜,有一种吃螃蟹之后随时准备炫耀的快感。一种是摇摆的普通用户,喜欢跟随,看到别人吃螃蟹之后先观察,确定专家们没有口吐白沫七窍流血之后才亦步亦趋地开始接触、了解、使用新事物。一种是纯粹的小白用户,他们无欲无求,知足常乐,对新兴事物并不感冒。Apple Pay需要教育占据大多数的普通用户,通过各种维度反复进行正向意识流的强化。

当然,坏消息的带来的破坏力要远大于等量级的好消息产生的建设性。在用户习惯养成之前,靠正向意识流的植入建立起来的信任可以说是相当脆弱的。随随便便一条负面新闻就能让这种信任感荡然无存。

若再脑洞大开一点,这种新事物很可能会助长经济类犯罪的发生。以抢劫犯罪为例,以前的抢劫犯在控制受害者时强迫其交出现金和银行卡,并胁迫其说出密码,然后去附近的银行取现,整个过程相当漫长,且大大增加了其暴露几率。这种顾虑,使得很多犯罪人束手止步。但是指纹支付可以打消这种顾虑,使得犯罪的投入产出比显得更高,抢劫过程也更有效率。抢劫犯在劫持受害者时无需再与受害者理论,而直接抄起受害者的手摁下指纹转账了事(受害者反抗还可能有断手的风险,太可怕了)。从犯罪学的角度来说,指纹支付事实上营造了一个对犯罪人来说更为低成本的犯罪场,即降低了犯罪人与被害者的互动成本,又压缩了侵害行为的时空条件,提升了犯罪得手的概率。由此带来的社会影响政府和企业恐怕也不得不重视吧。

有点儿危言耸听了,简单结束吧。Apple Pay前行的路上必然困难重重,苦心志劳筋骨的事情必然常伴左右。支付宝和腾讯统治了中国近9成的支付市场,除非出现上帝之手的大人物出现,Apple Pay取代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面对恶劣的市场环境和创业黄金时代的大背景下,苹果支付要想立于不败之地,需要和多方合作共赢,齐头并进,尤其是和微信与支付宝在商业模式和社会资源上进行深度合作。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潜藏  潜藏词条  繁华  繁华词条  之外  之外词条  危机  危机词条  Apple  Apple词条  
产品

 厉害了,word哥!“假期综合症...

国庆长假已经过去,各位互联网er玩得好吗?还是仅在朋友圈里环游世界?anyway,愉快的时间总是如此短暂。节前所列种种计划全都流产了,总觉得眼睛一睁一闭七天就这...(展开)

产品

 产品进阶 | 产品经理所说的需求...

互联网时代,似乎每个人都在谈需求,刚需,痛点,那到底什么是需求,需求哪里来,怎么管理,怎么做等等。这些关于需求的问题贯穿着产品的每一天,每天忙忙碌碌的围着它们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