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论做产品与阳澄湖大闸蟹吃法的关系

“没见过猪跑,还没见过我跑吗?“

——————蝎子

某P暴同学非让我这只节肢动物,甩着要打马赛克的毒刺,误导广大产品同学。而且,还各种肉诱。作为一个吃货,偶不,是一只吃货。今天就来论一论螃蟹的吃法。

从过往经验来看,吃螃蟹有两种吃法,一种叫会吃,一种叫吃不会。会吃者,手如钩、齿如剪、舌如勺,风卷残云间肉尽壳空;不会者,手似棉、齿似石、舌似纸,张狂混沌后全盘破碎。请各位同学对号入座。

而做产品,其实是同样的道理,会吃的同学,无论你是先开壳吃还是先吃腿,都必须先有个思路。很多新同学,百思不得其解,总是喜欢拿到需求就去画原型或者直接晕倒。其实呢,当你拿到一个需求的时候,首先要做的事是细分需求。

举个栗子:某网站注册登录功能

可能,老板或者你的领导就直接来了句,”你就照着百度或者新浪,做个类似的注册登录功能吧~~”如果你真的这么做了,那么恭喜你,你已经达到腾讯他表弟开心网的要求了,你会抄了。但是,你会发现做完了,会有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无论是原型还是需求的数据字段,会被各种人喷。最明显的案例,就是当被问到你选择这个数据字段的原因的时候,你答不上来。

其实合理的做法呢,当你接到注册登录功能这个需求之后,首先要细分这个需求,注册登录,事实上是两个功能,⑴注册⑵登录;注册功能,需要用户将一些数据记录到我们网站上,其目的是为了收集用户数据、筛选核心用户;登录功能,区分用户是否是核心用户的入口之一。

之所以将这两个功能绑定,是因为登录功能中需要验证用户的唯一性,而区分用户唯一性的数据字段,就是用户在注册时录入的部分字段。分析到这里,我们就知道这两个功能是怎么回事了,然后我们再一一细化。

因为注册登录中,注册一般为先驱步骤,所以我们先细化注册。这时,我们可以用到一个很好的办法来细化需求,那就是自问自答,用吃螃蟹的术语叫做“一条腿一条腿的嘬肉”。

注册需要什么?需要用户录入字段。需要哪些字段?满足网站需求的基础字段和唯一身份标识。需要如何验证?数据字段的格式要求或后台验证。如果录错或者与他人数据重复了怎么办?错误提示。录入后去哪?跳转问题。

在每问一个问题后,都先相应的给出一个答案,然后再继续下一个问题,当自认为没有问题后,也就表示这时这只螃蟹的八爪和两钳都已经被你吃掉了。当然,也有可能这里面有些问题你还没弄清楚,比如说“字段需要如何验证”这个问题,就如同蟹钳中那条肉钳,不吃到就是死不瞑目。这时就需要去问,问群里,问度娘,问前辈。力求优先将所有的自问都解决。然后,我们就进入了吃螃蟹的核心,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产品主体设计。

至于说,产品的主体设计呢?请听下回分解。

 

书接上文,如何做产品的主体设计。前文书说到,螃蟹的八爪和两钳都吃完了,还吃正身了,这时需要有个下手的入口,我个人喜欢从后脐入手,简单粗暴。当然,也可以从头部掰开,更加暴力。其实做产品也是这样,没有一个一定要做什么,一定不能做什么的流程,只要你做的东西让需求方或者下线(运营、研发等)能明白,能执行,怎么做都行。

那么,为何我们很多入行一段时间的人总是在强调逻辑,强调架构呢?还逼迫小白们,去做这个做那个,“原型别给我截图,自己画!”“别TM那么早画原型,去出脑图去!”“这个功能点击后展示什么?你不画出来谁知道?”原因很简单,对于很多初入行的产品人,总是被网络上那些大而空和书本中那些说辞给蛊惑,没有理解到产品的根基。其实,产品经理说来很美妙,实际上就是个翻译。研发是德国人,讲究逻辑、严谨;运营是法国人,浪漫、情绪化;老市场是美国人,实际、利益;老板是中国人,多变、心机。产品在这鱼龙混杂的体系中,追求一个平衡,稳固一个团队。该情绪化时,可以每天抱着运营哭,该理性时,可以给研发画导图。

而想做到上述种种,需要学习“六国”语言,甚至更多国语言,这是谈何容易的。所以,表面上看国产化的产品经理光鲜亮丽,年纪轻轻就高高在上,其实际上都是不称职的,因为没有10年左右的行业积累,没有5年左右的资源积累,做产品经理就是个傀儡,可能最初入行是怎么做的,后面就一直这样为之。就像你光知道螃蟹能食,也知道螃蟹里有肉,但是真正会吃又是另一回事。往往是头一次蒸食的人,就以为吃螃蟹就只能蒸食;头一次红烧的人,就以为螃蟹就应该红烧。吃螃蟹沾芥末的,就只沾芥末;吃螃蟹沾椒盐的,就只沾椒盐····

言归正传,返回做产品主体这件事上。为何要费大量的口水说上述文章,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当作为一个产品经理(助理),在完成需求分析后,开始主导产品设计时,需要清楚提需者的思路和真正需求。而这个过程其实是有一定的比较优化的流程可以教的。产品设计的一般流程为:框架分析(脑图)、功能分析(脑图)、流程分析(流程图)、原型设计(原型图)、功能流程优化(返回第二步和第三步)、需求文档(文档)。

这里我要重点说说功能流程优化这步,为何在这里会有这么一个步骤呢?虽然,我们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已经规划了功能和流程,但是,很多时候在我们真正做原型,做可直观化模型的时候,会出现对功能和流程的二次思考,就会出现对之前所设计的功能和流程有所修改。这时,就需要返回头去修改当时所考虑的功能和流程。

可能有人要问,那我直接做原型,然后在做的过程中再去想功能和流程不是更节省时间吗?你觉得你都把螃蟹掰开了,然后再去猜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靠谱吗?尤其是那种从没有吃过螃蟹的人,第一次吃的时候可能什么气囊、塞、后脐都会吃掉。然后,我会站在后面偷偷的乐,或者在他吃完后告诉他,“你看,这里是后脐,说白了就是螃蟹的肛门,里面虽然有黄,但也有螃蟹屎,这地方不能吃哦,你刚才没吃吧?”

所以,在做之前,我们需要有个意识,通过脑图和流程图,给自己一个大概的思路,也就是这个东西该怎么做。前期,大家没有很熟练或者很多经验的时候,就需要先画出来,不要觉得这工作没有必要,这工作其实很重要。等到熟练了,以后大家也可以上来就搞原型,因为很多东西你都做过,或者有思路。不过,一般情况我认为,多画画脑图和流程是没有坏处的。

接着说前文栗子:注册登录功能

我们之前说过了,前期准备工作,哪些划分和哪些问题,然后将划分和问题按照导图和流程的区别都做出来。比如说功能层面,就可以按照导图去画;使用和跳转层面,就可以按照流程去画。然后,还记得第一个让你想的问题是什么吗?就是功能的目的,比如说注册的目的,带着需求去想,比如说我这里是一个公司内部网,需要真实姓名但是对资料什么的需求就比较小。这时,在做导图的时候,就可以想字段要哪些,巴拉巴拉的内容。

之后,再做原型。做原型才是想用户体验,想操作,想展示元素。在做的时候就要规划,教大家个小窍门,在做原型的时候,电脑一边画,手头一边记,记些什么呢?记一些细节的交互或者整体表现,记参考了哪些网站的网址,记突然的想法或概念。然后等原型做好后,用手头记的这些东西返回头去优化你的功能和流程。

然后等这些都做好后,这款产品基本上你就心里有数了,然后开始写产品需求文档,也就是大家俗称的PRD。有些产品人习惯先写PRD,因为这样引导思路,以实现为导向,至少做出来的东西能用。但是,对于广大产品小白来说,先写PRD犹如用舌头从螃蟹里嘬肉,根本没有头绪,往往就是沾沾醋碟,然后嚼吧嚼吧就丢掉了。然后再口口声声说,不喜欢吃螃蟹,因为麻烦。真的是他不喜欢吃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如果不喜欢吃完全可以不吃嘛,还在那吃肯定是喜欢或者说不讨厌吃,但是为何要说那样的话,就是因为没有头绪,也不知道如何吃,但是又不好意思请教,甚至是懒的去搞。

让小白写PRD就如此,所以,一般情况,我还是建议可以先做原型。但是,PRD是一定要写的,至于说为何呢?另文讲说

今天就这样吧,写太多了不好,你看螃蟹都吃完了,下次我们吃点什么呢??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阳澄湖  阳澄湖词条  大闸蟹  大闸蟹词条  吃法  吃法词条  关系  关系词条  产品  产品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