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4年11月底入职,至今已经在产品的道路上走了半年多了。还记得来到公司的第一天,我们项目部只有我一个,老大让我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负责新产品的前期所有规划和设计。
提前说明一下,因当时还是一个刚大四的学生,没想过自己要做产品经理,求职面试的时候还是想着做设计,只不过在面试过程中说到了一个自己大三自学UI设计时候瞎掰掰的朋友圈配图装逼APP,还记得老大当时特别惊讶,还问我是不是认识公司的人,怎么正准备启动的一个项目我知道,嗯,就这样,奇奇怪怪的尿到一个壶里了,第二天就启动这个心有灵犀的项目。
半年来,作为一个产品狗,在做产品的过程中,同时也做了很多设计、推广、运营、商务的事儿,就差开发实在因为是个文科生没学过暂时无能无力。现在回头去看,在产品经理的行当中或许没干出特别出彩的成绩,夜深人静的时候反思自己似乎也没学到很多新技能,但不可否认,到如今在每一次的项目迭代进程中早已没了开始的稚嫩,大多甚至和刚开始进入这个行业时的态度完全相反:懂得了自己一开始的判断很可能是错的,懂得了追求完美并没有什么鸟用,懂得了要在倾听意见反馈中迭代产品,懂得了做产品不单单只是关于产品,还有很多很多,只有经历才能真正的明白。
下面就聊聊我这半年多的的产品经历,希望对大家有那么一点点用:
用一往无前的无怀疑态度做产品
当团队最终决定做一个产品或是项目的时候,哪怕你是千百个不同意,首先必须要做到——说服自己不管其未来到底有没有前景,试着做,想办法做,绞尽脑汁的做,千方百计的做,用尽一切资源去做,千万不要一开始是就否定,或是带着否定的情绪像执行日常工作任务一样做,或是完全抵制这个项目。
项目只有做过了,已经想尽了办法,用尽了全部才能,趟过了所有浑水,跳过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深坑,才能知道这个项目、这件事到底是怎样的,到底能不能成。
对于菜鸟来说,大多数时候个人的判断有着明显的局限性,开始完全不能接受的一个项目,过段时间后再回头看会发现曾经的团队决定竟然是那样的明智,还会死不承认自己当初反对→_→。
此外如果每个产品、每个项目你都可以看得清未来,那早已经轮不到你做了,真正有潜力、有未来、有前景的项目产品没几个人和团队愿意做,因为过程可能需要淌过千山万水,可能开始也完全看不到前景,可能在所有人看来根本不靠谱,可能听很多人说需要砸钱烧美元才能做得成……
可是如果你能永远抱着一往无前的无怀疑态度前进,拼尽全力、才智去解决掉路上遇到的一个又一个深坑,毫不妥协,永不放弃,一年、三年或是五年后将在你手里成就一个伟大的平台型产品。
即真正伟大的产品从来没那么容易做,从来不存在一夜爆红的情况,从来不会有趋之如骛的竞争,做产品最大的竞争不是来源于其他人或是团队,而是来源于自己,中途放弃了,最终将是一个莫名的悲哀,可如果一往无前无怀疑的去坚持了、努力了,三五年若是依然没能成功,那不是因为无能,而是时代不对,我们虽败犹荣。
用小步快跑完虐完美主义
以前,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还是一个强迫症,做每件事总想做到极致、做到完美再呈现给别人,想要享受那种全场惊艳的尊崇。但半年多的产品做下来,完美主义没丢,强迫症没改,可是却懂得了做产品千万不能这样较真,这样容易早死,并且还不能早超生,最终只能化作了一缕游魂,鬼也不是。
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中,产品的迭代速度胜过所有,你用一年的时间打磨了一个自认为超级完美的产品(当然夸张了,大部分的公司基本三五个月),我只用两周时间一个粗糙版本就上线了,结果不言而明,我能够在用户的试用吐槽中得到反馈,然后快速的迭代更新,快则三五天一个版本,慢则一周一个版本,一两个月之后我紧紧地跟随在时代的潮流中,用户在不断地吐槽谩骂中渐渐接受我的产品,而你却还在优雅的办公室中自我YY打磨所谓的完美,而用户根本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你打磨的这么一款产品。
我小步快跑,你精打细磨;我粗糙上线,你追求完美;我三五天一迭代,你一两月不见踪影。结果——你死了,我活着,现实就是这么残忍,可很多人怎么都看不到,他们只会吐槽你的ICON太丑,你的APP不流畅,你的设计逻辑有问题,你的某某功能怎么都没有,你这玩意儿太不好用等等,结果——他们永远都只是吐槽,却做不出一款好的产品。
所以在做产品的时候千万不要想着一下子就做到极致,做到完全满意,做到惊艳全场,要懂得什么阶段该做什么事,应该做到什么程度,哪个最重要,哪个可以拖后下个迭代做。况且微信都是这么做的,一大堆很不好用的地方,你又为什么不学学呢?当然这里我并不是反对追求完美,反对精打细磨,反对做好了再呈现给用户,而是想说明不必为了追求那些过多的细节,而忘记了移动互联网中的速度……速度……速度……速度……
在最开始入行的时候,我的第一版产品规划原型超级详细,做一款配图产品,竟然还设计了个人中心的封面背景更换,最终还坚持让团队把这个需求给PO上去了,现在反过头来想想当时特么的傻逼,先不说配图软件需不需要个人中心,单是个人中心的封面背景更换真的有那么重要?完全没有嘛,在第一代产品中真心一点都不需要,只怪当年太年轻。
随着入行时间的拉长,以及跟公司老大的反复斗嘴、扯皮、学习中,终于慢慢的懂得了很多产品需求不是不重要,而是需要在产品迭代中慢慢的增加更新。但这时候我又犯了另一个傻帽错误,在早期的版本测试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各种各样的bug,这时候就感觉很不爽了,工程师怎么能挖这么多坑呢?必须快点儿填上,否则用户完全没法用,新版本也没法发布了,所以中途有段时间我们的产品迭代每次都被拖下来,甚至有一个多月周末全都在加班修bug,团队成员都很累,结果依然没有听说用户有多么的开心多么的感谢我们,都是我们自己在坑自己。
后来终于慢慢明白了,软件的bug要永远修不完,所以万万没必要坚持在每一个产品迭代过程中要修完所有bug,找到重点,排出优先级,快速的解决掉直接影响用户高频使用页面的bug,然后就可以愉快的发布新版本了,其他大部分的bug可以排到下期甚至下下期或是三五个版本之后去再修。
所以要学会在产品进度中不断迭代,根据与团队成员、用户、客户以及自己的反复沟通和使用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迭代产品进度,而不是一开始就yy很多并没那么重要的辅助功能或是bug,最后谨记——需求和bug永远都是搞不完的,只有在产品迭代中不断地去更新、优化才是王道。
产品需要有阶段性的侧重点
作为一个产品经理,可能就天然的以为自己只要搞好自己的产品就完全OK了,很多产品人也正因如此而天然的反感运营、设计、开发、商务等,任何时候都在拼命的争夺团队资源做产品,或是有些产品经理是从其他诸如设计、开发转行过来的,因此不管在任何时候,都觉得自己只负责好产品和开发(转行前的)就OK了,其他不关我事,我也无能为力。可是如果永远都是这样一个心态,那么你的产品估计也快超生了,洗洗准备跳槽换公司吧。
因为我个人大二、大三曾一度想要从营销专业晋升为UI设计师,自学了很多UI相关知识和技能,大三实习的时候也是在做设计,所以进入互联网领域干了产品经理的工作后,工作重心除了产品就是设计,从一开始这个标签就深深的烙在了我的身上,每天就喜欢各种画画画画……,刚入行时候甚至设计都重于产品,后来在老大的一再反复劝说下终于慢慢的改变了一点儿,但依然是只关心产品与设计,其他事不关己我也无能无力,直接忽视,同时,还在拼命的把团队资源抓到产品和设计上,反反复复的提需求、更改UI。由此结果是产品和设计是有进度了,可是依然没有期待的用户下载大爆发,也没有那么多的用户点赞、夸奖。所以我们团队一起开会、一起讨论、一起反思、一起头脑风暴,才发现原来做产品不单单只是关于产品,更要明白在不同的阶段需要有不同的侧重点。
产品初期,基本不存在运营与商务或是推广,那么重心自然而然落在了产品和设计、开发上。可是随着产品功能的不断完善,运营的重要性逐渐凸显而出,产品需要解决的基本都来源于用户的反馈,设计也只是更细致的优化,开发从功能开发逐渐转移到稳定性、流畅性保障等,这个阶段,产品经理千万不能再跟运营争夺资源了,不仅不该,在时间等资源有空余的时候应该向运营倾斜,加大运营投入力度,产品经理甚至可以每天都做做运营、客服等工作,真实的了解用户需求和痛点。当运营也到一定阶段后,产品形态也稳定了,运营也已经形成机制后,可能就应该逐渐向推广和商务倾斜了,产品经理应该尽量配合,产品能否做起来除了产品本身外,推广和商务更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