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创业者必须面对的6种现实

小编推荐:创业热浪高潮迭起,一大波创业者来袭,小编很敬佩那些没有太多经验却勇于颠覆的人们,但是,创业前,还是装备越多越好,来看下这篇良心建议吧~

创业是一件需要激情同时更需要保持理智的事儿。绝非单单依靠坚持就能成功的。再多的心灵鸡汤,也换不来一个销售。大到一家公司的成功,小到一款产品的成功,都是多方面因素构成的结果。最起码是资金、计划、团队、创意、运营、应变缺一不可。

有一个得意的计划,在热门领域获得融资,招揽一支年轻的团队,做一款创新产品,雇佣我们这种公司做品牌营销,在当下的商业环境,实现这些都不是很难,但是这些看上去很温暖的成果并不能和成功直接画上等号。始稷以为,需要在激情的温热中,清醒的认识这六个看似冰冷的事实。

第一、再多的钱总有一天会花完

数学是个奇怪的东西,尤其是关于钱的数学。一家初创公司,常会有额外的开销,却很难有额外的收入。在以成功融资为成功节点的商业环境下,对盈利持有过度的耐心和急功近利是一样的偏激。两种偏激的负面影响都不是直接的。充足的资金和耐心很容易引发思维摇摆。

一款产品在资本市场的成功和消费市场的成功是两码事。在任何情况下,通过消费市场获得现金流是民企的头等事。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在钱花完之前盈利是谁都期望的事儿。在这之前,怎么花钱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任何行业都有固有的必要支出,是千万省不得的,譬如一些行业重在设备,“工欲善其事,必利其器”,再譬如一些行业看重形象等等等等,而能不用现金的支出尽量不用。

初级企业要现金流、中级企业固化资产、高级企业投资未来,这是常规的现象。实际上,任何企业都要投资,投资到消费者认知上。埋头搞好产品是必须的开销,但是民企做产品,单纯埋头搞产品不做好营销就能盈利的,那都是神话。只把钱花在产品研发上那叫开销,做好营销让消费者认可产品才叫投资。不伦是苹果还是小米,任何宣扬好产品才是王道的品牌,他们的营销都是大手笔。此外,团队也是投资。

第二、再完善的计划都需要修整

做事不能没有计划,但是没有能一劳永逸的计划。

很多没有职场经历直接创业的人,对各种商业概念不熟悉,喜欢厚厚的商业计划,迷恋先知预判。没有先知可以给你一打直达行业领袖巅峰

锦囊,再为详尽的计划也不可能会100%适用于执行。所以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广泛被接受。

任何一个行业的商业领袖,都未必是行业专家,而行业专家未必能在商业上有所建树。市场唯一不变的规则就是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之中。感知>创想>论证>尝试>调整>执行,不断坚持重复这样的过程,即是商业上的知行合一。

任何企业的成功,都是诸多因素的集合,基本没有按部就班的计划来的。长远的目标可以有,但长远的计划要一步一步来。

第三、再善良的人心未必有正用

初入职场时,我们对“有德有才,马上就用;有德无才,培养着用。有才有德,观察着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这样的HR锦囊深信不疑。但德才兼备的不要奢求,无德无才的不用考虑。实际上,我们能遇到的人才多数都是中间两种,有德无才与有才无德。在这两者之间,多数人都会倾向于选择有德无才的。但这未必是正确的。

从现象中总结规律,有德无才的人通常活的都不太好,有才无德的人反而大行其道。对于小公司来讲,用人之长,有德无才的人,他的德行通常不会马上为你创造效益。而一个有才无德的人,他的才华可能立刻带来销量。对于商业来讲,才华就是能带来效益。哪头轻哪头重再明显不过。要现金流,要活下去,最需要的是什么?这个道理相当于人在饥渴的时候,脏水也要喝。再清新空气也无法帮你补充水分。

所有的员工都本本分分,碌碌无为,结果就是在公司倒下去的时候大家都会很伤心。所有的员工都能带来效益,但钩心斗角,这个问题总比没有效益要好。

商业道德第一条通常被认为是忠诚,而忠诚是建立公司正常运转和员工良好生活的基础之上的。保证这两点的是公司的效益和待遇,决定效益的是员工的“才”,待遇好坏依据的标准通常也是员工的“才”。所以“德”是建立在“才”之上。

所以,始稷以为,小公司宁用“有才无德之人”,大公司再考虑“有德无才之人”。

第四、再牛创意总会触碰天花板

身为创意人,在刚刚进入这个领域的时候,始稷以为创意无所不能。任何产品、任何市场、任何环境下都会有好的创意创意是无尽无休的。事实并非如此。创意不是时时刻刻都会在任何产品上迸发出来的。即便有好的创意,得不到好的执行也等于零,好的创意加上好的执行没遇到好的环境也无法突围。

譬如锤子手机,无论产品还是营销,创意和执行都不错,但是没遇到好的环境,所以现在还没有成气候。

成功的打开市场,创意(产品和营销)、执行、环境一个都不能少。

第五、再坚实的壁垒都防不了抄

苹果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从iPod专利开始,科技巨头的天价并购也多是冲着专利去的。但苹果自身也是众多品牌抄袭的对象。

一款产品如果会被抄袭而死,那就只能说明产品本身就不牢靠,要么产品对于整个公司的战略处在次要位置,要么是产品本身的创意不够味儿。譬如微信干掉了米聊,但陌陌还活的挺滋润。再譬如阿里的社交APP一直火不起来。在相同的环境下,不是战略地位低, 就是产品本身不够味儿。

能保证基业常青的壁垒要有专利保护,但如同防盗门一样“防君子不防小人”。真正的壁垒在于战略重视+创意够味+用心经营+不断维护。

第六、再执着于败局也无济于事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创业者必须面对的6种现实  创业者  创业者词条  必须  必须词条  面对  面对词条  现实  现实词条  
产品

 给运营的“提需求的模板”

一直以来,产品人员和运营人员似乎都是死对头。产品总觉得运营怎么想到一出是一出,没逻辑,乱提需求,变化无常;运营也觉得产品总是不给力,不懂KPI的压力,不帮忙实现...(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