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三年前走上了产品的“不归路”, 几个高频词汇像“用户需求”,“用户体验”,“用户疼点”等等,就不断的在耳边响起,自己也时不时的跟各路人士侃上一番。随着经验值的增加,对“用户需求”这个词有了愈加深刻的认识,它不仅仅是个名词,它贯穿产品设计的始末- 如何定位需求,如何对待需求,如何将这些需求成为有效输入到产品路线的规划中,如何后续去验证需求是否有被满足。
尤其是开始做面向企业(2B) 的产品, 更是了解到需求管理的重要性。当你产品的revenue绝大部分依靠少数几个大客户贡献时,某个大客户突然提出了新的需求;要求A功能尽快加入到你们近期开发计划当中,如果不能满足,就考虑其他竞品。 这时候,作为产品经理的你,应该如何处理面对。
用户一定明确的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吗??需求的产生源自于问题,说白了也就是用户实际遇到了现有产品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产生的。然而每个人都自认为是解决问题的好手,用户融入自己的经验、理解提出他认为的解决方案propose给你的产品。举个最通俗易懂的例子,一个人觉得冷了,他说他希望获得更多的衣物保暖,但也有可能是他病了,或是饥饿导致寒冷感。因此,确定需求的目的是要发现问题本身,而不是停留在需求层面。了解用户在什么场景当中会遇到怎样的问题,是确定需求阶段的主要目标。
评估需求- 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更重要
回到开篇谈到的那个例子,你的某个大客户突然提出了一个紧急的需求,并claim如果不能尽快实现,就有流失的可能性。作为一个有“节操”的产品经理, 是否因为这个客户是大客户,对于来自他的需求就加以更高的权重呢?我认为产品经理应坚守产品设计的“初心”,判断需求是否具有代表性(可以通过反馈统计,用户访谈,竞品分析等等途径),判断需求是否符合产品的战略目标,正确评估资源的投入和产出(不仅仅是短期利益,以及产品发展的长期利益)。
有人可能认为,大客户这样就跑了啊。如果你有充分的理由或workaround, 客户未见得会跑;如果你真的投入很多资源为某个客户专门开发了某项功能,即便是这个客户短期内留住了,真正服务给更多用户的功能被停滞了,又何尝不是得不偿失呢。当然,如果公司的各项资源都足够支撑,玩儿得起,这另当别论。
排序需求- 不以技术实现的难易为主要衡量标准
确定了这个需求要做,但是开发现在已经被各种需求堆满,不经意的一根稻草,就可能引发暴力事件。因此,合理的排序需求,不仅对于产品经理而言,是保障不成为“群殴对象”的良方,也同时保障产品在健康的生态下得以不断提升。
然而很多产品经理都会不经意在实践中陷入一种误区,开发说容易实现的优先,短时间内不容易实现的放在最后。特别是一些懂一定技术的产品汪,还不用跟开发聊,自己就能判断出大概的实现的难易,默默以此排序了。我自己也曾陷入过这个坑,当时还记得被一个开发不留情面的说,“你排需求不应该从技术实现角度考虑,而且你凭什么代表开发评估难易。”一时被问的语塞。
这是否意味着Roadmap的设定就不考虑技术实现?当然不!排序要考虑的核心是怎样以最低的成本,做出对市场效益最大的影响,收获最大的利润。技术实现所需的资源也是成本考量的一部分。因此,作为产品经理,应着重对于市场进行分析,根据市场影响、收益等因素进行排序,交由开发团队评估,并一起讨论确定优先级,通过团队协作以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验证需求-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比什么都不知道要好
功能上线,这个需求就被close了吗?你如何判断这个新功能是否解决用户的问题,并如何评估这个新功能的有效性。“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比什么都不知道要好”,这是之前当实习生的时候,师父常说的一句话,当时没有太深的体会。不一定每一次把握痛点都是稳准狠,特别是对经验值没攒高的产品汪,知道gap在哪里,不仅能不断增加自己对于市场需求的sense ,同时也是对产品负责。
验证的方法是多样的,主观的用户访谈、反馈收集等,客观的数据分析都可以帮助评估。在此,想着重说下数据这一途径。对于产品功能的验证数据,更多是要在设计初期计划好,确定核心KPI去度量,确定如何衡量成功与否。如果等功能上线后,突然意识要去抓取某些数据,可能会遭遇后台根本统计不到的尴尬。所以,产品汪更要具备一定“未雨绸缪“的能力。
正如开篇谈到的,需求是贯穿产品设计的始终,需要从初期考虑需求管理的完整周期-确定、评估、排序、实现和验证。文章中谈到的都是之前经历的感悟,也多是自己踩过深坑后切身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