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干货满满】转化率提升那些事–细节问题分析

用户动力阻力分析

用户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总有两种相反的力,在影响用户的行为,一个是动力,一个是阻力。

要想提升转化率,就要分析出用户在购买的过程中阻力和动力,分析出具体阻力和动力分别有哪些,然后将阻力尽可能地减少或降低,不断的增强增大用户的动力,最终实现运营结果的最大化。

阅读完整篇文章之后,你会发现转化率提升无非就是增强动力、减小阻力这两件事。

由于不同的产品运营场景千变万化,这篇谈论运营细节的文章,结构上会有些散,但重点在于帮助你透过每个细节去思考运营的本质。

购买页面的转化率

为什么从购买页面的转化率开始说起?因为电商购买页转化率最有代表性。

我本人并没有从事过具体运营电商的工作,但我很鼓励大家研究学习电商和游戏行业的运营,这是两个最注重转化率的行业,因为这两个行业做事的结果和转化率直接相关。其他领域的互联网产品可能会有更多重指标,而电商转化率如果很低,几乎就完全玩不下去了。在电商上有很多非常成熟的运营方法和思想,可以学习借鉴到其他领域。

我们来看一个场景,小明同学打开了一个商品介绍页面,本文将从他开始了解产品到最终下单购买整个过程,会有各种动力和阻力出现。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我举个栗子(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你打我呀)

// 小明是个毕业1年的运营人员,无意中打开一个从没见过的网站,正在销售一本号称”能有效提升运营能力的宝典”400页干货《运营控》,售价400元,当天购买只需99元。

我们看一下这个过程中的小明的动力与阻力:

痛点 是这一年来做运营做得很苦,尽管很努力但没什么成果,现在很迷茫,想要找解决方案;

爽点 是“有效提升运营能力”;

附属价值 是“运营能力提升后,升值加薪出任CEO赢娶白富美登上人生巅峰”;

定位相符 是这本书定位是否和小明“毕业1年的运营人员”相符,如果是写给没经验的大学生看的,小明很可能就不会买了;

冲动 是在前几个因素中有些让小明动心之后,包括“当天购买只需99元”,会产生的一种超越理性判断的动力,甚至自我都很难觉察,这种动力在很多厉害的产品中有很大作用,但这会随着时间逐渐降低。

信任感 是“一个从来没见过的网站”,会不会是一个骗子网站;

价格 是“99元”,小明会想一本书卖99元是不是有点贵了;

产品理解障碍 是指这本书本身是一本非常有干货又案例丰富、内嵌扫二维码可看视频、参与线上讨论、查看最新案例的书,但页面上用了“最新3D阅读互动体验模式”, 用户看完无法理解这个特点;

对产品有疑惑 是指用户看完介绍后,产生如“如果不好可以退款吗”“有读者交流群吗”这样的疑惑;“购买体验”是指查看过程中阅读舒服、跳转快速、支付方便等;

理性 往往是快速完成购买的大敌,会极大延长用户决策时间。

补充解释:

“产品理解障碍” 和 “对购买有疑惑”是有不同的,一个是你无法很好地将你产品特点描述到让用户充分理解,另一个是用户自身会对购买有疑惑,举个例子,前者是有些用户理解不了”高通晓龙810处理器“,后者是有些用户想”我日常用需要用高通骁龙810处理器吗“。

“附属价值”不是“爽点”吗?严格来说,是的。但之所以单独拿出来说,是因为运营人员在总结产品”爽点“的时候,经常只停留在产品本身,而容易忽略附加价值。买玛莎拉蒂的客户主要买的不是”爽点“速度,而是”附加价值“身份感。

视觉体验提升

视觉体验好不好是关乎”产品理解障碍“这个阻力,极大影响购买的转化率

记住我经常说的这句话:”用户没有任何义务透过你糟糕的页面,辛苦寻找你产品的亮点并最终把钱交给你“。

介绍页面是否体验友好,排版上是否阅读起来轻松简单,是否让人有信任感,移动端阅读体验相应优化过了吗?这些都会影响用户转化率

视觉体验的学问很深,这里我不深讲,举一个纯文字排版的小栗子大家体会一下。

 

一图胜千言,图形化界面会比纯文字有更好的阅读体验,视频又比图文更有说服力。

善于使用同色深浅和字体大小来区分不同文字的层次,而不仅是用不同的颜色,颜色超过3种反而会让人失去重点,而且观感变Low。

我挺注重在我的文章中排版和配图的,就是因为希望我的用户不会因为排版不好而降低对我文章的判断。尽管我是理科生缺少艺术修养,还是尽量做出阅读体验更好的文章。

推荐一本书《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是一本专门写给非设计人士看的设计修养书,掌握其中的一些设计原则,至少让自己对于美丑有判断,不太会犯一些很低级的错误。

当然,视觉一定是要和本身的产品定位人群有关,58同城和赶集网这样神奇的网站,观感似乎还停留在上个世纪,是他们请不起好的UI设计师吗?

肯定不是!58同城上市18个月后花了16亿美金投资并购14家企业,会请不起一个设计师?去年有一次我邀请58同城的高级副总裁陈小华到百度分享之后,对58这家公司肃然起敬,这个团队对于产品和市场的理解确实很深,对于大改产品冲动的理性与克制。

58同城的用户大部分是来自层次较低的人群,如果把网站做得过于酷炫,反而会阻碍了用户的判断。举个极端的例子,某建筑队招工地点选在JW万豪酒店的牡丹国宾厅,民工们看到招工通知后敢去吗?大部分应该会在想这是不是骗局?

打消用户防御

人天然是有防御心理的,用户在行动的时候,也会有很多的怀疑:这是不是骗人的? 真的和描述的一样吗?如果有问题会怎么处理?

带着防御和怀疑,必然会阻碍很多用户转化率,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阻力。

消除用户防御的两大方向:

1. 建立信任感:建立用户对产品方的信任感

2. 解除疑惑: 有疑惑可以出相应的保障措施来解除

建立信任感的方式:

1. 客户见证案例 将客户中比较成功的案例展现出来,带照片和评价,这比较容易让其他用户信任。在初期为了获取更多有效客户案例,可以采用降价或者免费体验的方式先让一部分用起来。

2. 阐述公司优势 用户不是你公司的员工,你不说他是不知道你公司的优势的,可以主动展示你的团队优势、融资情况、获奖情况、牌照、行业认证。

3. 请名人代言 不一定要请明星,细分行业里比较知名的人物也可以。创业公司就经常请自己的投资人来代言,徐小平和李开复就经常会为自己投资的公司产品代言。

解除疑惑的方式:

1. 加上Q&A(常见问题)将预想到用户容易产生的问题写到Q&A里。这个Q&A写完后可以根据与用户互动过程中不断迭代,最大程度地覆盖用户的常见问题。

2. 设立保障制度有些客户的担忧是鸿沟巨大的,仅仅通过文字解答是很难打消用户的顾虑,这时就需要设计一定的保障制度来让客户的顾虑打消。历史上很成功的案例就是支付宝退出的担保支付的出现,让用户的钱不会直接打入商家账户里,让用户获得一种保障制度,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用户在淘宝上的转化率

另一种常用的保障制度就是“不满意全额退款”,这个保障几乎适用于所有产品和服务,给企业带来的好处非常大,不仅降低了营销门槛让更多用户使用你的产品,也增加了一个用户口碑传播的亮点,更提高了全团队追求高品质产品的标准,在商业上是利远大于弊的一种制度,“恶意蹭”的人比想象中少很多,不用担心这部分损失。

3. 畅通用户沟通顾客总会有一些问题是你提前想不到的,更有一些客户他看到了不放心,需要重新再向你确认一下,这时有一个畅通的用户沟通机制就非常重要了,可以有“咨询弹窗”、“咨询电话”、“QQ咨询”、“留言回复”、“电话回拨”等方式。检查一下,咨询按钮是否显眼?咨询的方式是否足够方便?对用户来说是否成本够低?如果只是留了一个邮箱,用户沟通没那么方便,大多数用户会直接放弃。

几个tips:

1. 在咨询过程中“响应速度”和“专业程度”是影响转化率的主要因素。

2. 尽量多留些互动方式,用户有不同的喜好,有的用户喜欢直接电话沟通,有的用户不希望留下手机号故选择文字咨询。电话沟通成本高,文字咨询可多线程效率高。

3. 语音沟通转化率更高 从单个用户来看更容易让用户转化,通过语音能够更好的传达客服对客户的态度,客户能够感受到客服的诚意和热情,以及对他的关怀,这种情况下更容易成交。尤其是客单价较高的产品,语音沟通就更有效果。

4. 主动弹窗在部分产品情景下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因为大部分潜在需求用户不会那么主动。是否要弹窗,要考虑转化率成本与用户体验之间做一个平衡。

5. 当然,不同产品阶段也要重新平衡客户体验与时间成本,阿里和腾讯网站上的客服咨询电话就很难打成功,和12306有一拼。

6. 咨询过程中,先多问用户的情况,不要直接告诉用户”你太适合我们的产品“,而是通过询问和确认用户的情况,再开始慢慢引导用户理解你的产品,最后让用户自己得出一个结论: 这个产品挺适合我的。

增强痛点和爽点

痛点和爽点是用户需求的两个面,分别代表产品能够给用户解决的痛苦和带来的快乐。

痛点和爽点是决定用户下载或购买产品的根本,脱离用户需求的一切运营都是空的。

痛点和爽点不是自己定义的,必须要得到用户的认可,这就需要产品设计和运营的过程中充分了解用户

定位聚焦,不要在产品一开始推出的时候就想覆盖所有人群,也不要一开始就推出一个功能大而全的平台,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聚焦一个细分的小人群,先让这一部分用户的体验达到极致。

增大痛点和爽点的方法:

1. 画面感描述 : 多用用户能够有画面感的词语描述痛苦,举例,”上班迟到的尴尬“和”似乎全公司都停下来,注视看着你,气喘吁吁地从7排办公桌穿过“,后者就更加有画面感。

2. 衍生痛苦结果 : 将产生的不好结果进行衍生,从一个坏的结果推演到一系列坏的结果,让人感受到整个更严重的后果。

在人的心理上,痛点会比爽点更加容易让用户产生行动。

例子:A.如果一种新型药的临床实验,有万分之一的概率会死掉,给你多少钱,你会愿意参加这个实验? (爽点:以万分之一的死亡率为代价想赚多少钱)B 现在你感染了一种病毒,有万分之一的概率会死掉,有一种很贵的药能保证治好,你愿意花多少钱? (痛点:去掉万分之一的死亡率为目标愿花多少钱)

你会发现第一个问题的答案远远小于第二个问题,相比得到,人们更害怕失去。

所以给我们的启发是,我们更要把更多的运营资源放在让用户感受痛点上。失去代表痛点,得到代表爽点。即使是同一个功能点,也尽量用痛点的方式去表达。

举个例子,比如一款健康APP,比起说能够获得多少健康,谈减少多少麻烦的疾病痛苦会更有影响力。

再加一个例子,假设你作为一名运营人员,希望用户注册获取试用7天会员资格。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转化率  转化率词条  干货  干货词条  满满  满满词条  细节  细节词条  那些  那些词条  
设计

 解析登录认证方式之实名认证

实名认证是属于互联网登录认证方式中的一种,对于产品及用户都是有价值的,但由于该认证的特点,需要产品经理想清楚实名认证的使用场景以及切实保护好用户的实名数据安全。...(展开)

设计

 “剥”出来的用户角色

 最近,我自己一直在做一些活动页面和移动端游戏,我渐渐意识到角色模型的重要性。角色模型,是设计产品时的指路灯,是产品经理和交互设计师的设计参考。创建角...(展开)

设计

 促销优惠分摊算法的正确打开方式

我们来尝试一下,用做应用题的思路来设计一下算法。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到算法的设计,大家比较熟悉的,比如:千人千面的设计,电商活动商品价格分摊,股票K线...(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