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下班,我和公司另外两个产品在闲聊,你知道,产品嘛总会吐槽A公司又有新动作,B公司又出新产品,吐槽产品C体验糟糕···,这天,我们聊的是内容型产品的体验问题。
内容型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一定是内容,比如我们普遍认为QQ音乐的播放体验优于网易云音乐,但网易云音乐胜在歌曲丰富,所以体验上的瑕疵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作为需要消耗大量时间的app来说,好的体验确实能够增加舒适度,让你不会觉得特别“累”,从而增加消费时长。
问题发现
首先我们发现的是微信,同一个app不同层级的产品设计存在差异,聊天主界面→订阅列表,均是图片+文字的形式,而到了内容展示页面,变成了文字+图片,为什么会这样?
然后我们又找了内容型app的两个同类产品,网易新闻和今日头条,发现是两种相反的设计,那么那种方式更好呢?
问题分析
从元素和用户两个角度分析:
1、元素的感知程度
可视化元素的感知程度排序:动画>图片>文字,这也是PC上很多小网站放满动画广告的原因,它太能吸引大家的注意力了。具体到手机上,图片比文字更能吸引大家的眼球。
同时,图片包含的信息量更大,易读性更高,当你看到普京的照片,你可以迅速意识到这大概是一篇国际政治相关的新闻。
从这个角度来说,图片应该至于文字前方,主要目的是快速获取你的注意力,并传递宏观信息,关注继续阅读,否则直接跳过。
2、人类的阅读习惯
正常情况下,人类的阅读习惯是从左到右,从上往下(为何古书从右到左?有兴趣的看官可以自行了解)。所以在网页时代,人类的眼球热力图是“F”型。
在小屏终端时代,个人觉得“F型”不太实用,我个人更倾向于优先关注屏幕中央。未找到移动端的相关分析报告,但这不影响我们分析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同时,要注意的是,眼睛的阅读速度快于大脑的分析速度,也就是当你在阅读内容的时候,眼睛(余光)要提前去看下文才能保证阅读的快速性和内容的连贯性。
当你在快速阅读文字的时候,你肯定不希望突然出现了一张图片,你需要停下来,大脑从“文字解析方式”切换到“图片解析方式“”,造成阅读的卡壳。这样看来,文字应该在图片后方,你可以略过图片,一马平川的阅读文字。
优化方案
综上,图片+文字似乎是更合理的排版方式,以新闻类产品为例,可以尝试从以下角度优化:
1、框架=图片+标题+摘要
图片尽量贴近内容,标题清晰,一句话说明问题,摘要简洁,对标题合理补充。
2、合理展示相关信息
网易通过评论来吸引用户,今日头条需要在列表说明内容来源,新闻讲究时效性,合理的时间说明能够帮助用户快速筛选信息。来源、时间和评论数可能是需要在列表中标明的元素,可以合理排版展示。
那么微信公众账号内容页为何会以文字+图片的形式展示呢?我的猜测是微信公众账号的编辑者是个人,在配图方面并不专业,比如我有时配图特别意识流,仅从图片很难揣摩出作者的真正意思,因此微信优先展示了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