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知道是谁让一首熟悉的旋律住进了我的脑子里,很好听却不知道歌名。用了百度搜索搜了歌词才知道它是南拳妈妈的《下雨天》。像我这样知道歌词还好,如果只知道歌曲旋律怎么办?哼唱搜歌应用音乐雷达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据音乐雷达创始人王磊介绍,哼唱搜歌这事也是有难度级别的。国外最早的 Shazam 等同类应用大多只能做到原声搜索。也就是说,当你坐在咖啡馆里小资的时候,突然音响传来一首熟悉但不知名的旋律时,你可以打开 Shazam 把歌曲原声录一小段,进行搜索。而音乐雷达不止如此,除了原声搜索,它还支持人声哼唱搜索。人声处理起来肯定会比 MP3 要难,因此技术难度大家可以想见。
王磊表示,目前人声哼唱搜索技术真正投入商用的就只有他们家和另一款国外应用 SoundHound。事实上,音乐雷达团队最大的优势就是来自技术。王磊本身来自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在语音识别领域颇有造诣。音乐雷达的人声识别技术也因此在国际上获得过大奖。
必须要说的是,音乐雷达做的事情还没完全满足我心中的期待。我认为比起大众音乐类 App,能让用户用到哼唱搜歌 App 的每一首旋律背后都是有故事的。我们之所以熟悉这些旋律肯定是因为它曾经出现在我们生命的某一个阶段。搜到歌名也会让我忆起曾经的往事,比如《下雨天》就让我想到了我的高中。为什么不让大家在搜到歌名的同时也分享自己关于这首歌的记忆呢?看看我的这首歌在别人的生命里又是扮演什么角色。另一方面,类似社交概念的加入或许能让音乐雷达更有资格做一个 App,而不是一个简单可以植入到任何音乐类 App 的功能。
在谈到商业模式时,王磊谈到老前辈 Shazam 目前用户已经超过 3 亿,去年的收入也过了 3 亿美元,还计划在年内上市。Shazam 的主要收入来源都是通过为 iTunes、亚马逊等音乐服务导流量,并从中分成。国内虽然没有类似 iTunes 这样的付费音乐平台,但不是还有运营商吗?运营商通过主要为三、四线城市手机用户提供付费彩铃、振铃的下载,每年也能几百个亿。如果作为第三方平台为运营商的这些音乐类服务导流量,提成会挺高。
音乐雷达在今年一月上线了Android版,而在最近又上线了iOS版。和 Android 版支持完整试听和下载不同的是,iOS 版音乐雷达由于版权问题只支持 30 秒试听,不支持下载。另外,音乐雷达目前也向第三方开发者提供相关的 open API 服务,开发者和合作方通过音乐雷达提供的 API 接口就可以享受现成的音乐识别和分析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