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进一座写字楼的时候,找你想要去的房间,你会依据什么来指引到那个房间?当你到超市买东西的时候,什么东西指引你可以很快的找到你要去物柜?当你到达一个网站的时候,你依靠什么找到你要的信息?什么样的方式可以让你更加快捷的找到你所关注的目标信息?这时候,一个写字楼的楼层房间分布图谱,一个超市的物品分类,一个网站的信息架构就显示出它的作用了。
当我们找那个目标房间具体信息,房间的位置,朝南还是朝北,房间大小,距离电梯的距离等等,超市找物柜里面的物品,找红酒还是白酒,什么品牌,价格,是否有促销,是自己品尝还是送人?当我们一家餐饮娱乐网站里面找到你的目标信息,是餐饮还是KTV。是中餐还是西餐,是徽菜还是川菜?这时候信息架构就能帮我我们找到我们想要的信息了,其中之一就是帮助我们快捷找到我们的信息。缓解我们寻找目标信息的压迫感。
信息架构在维基百科的解释是:在信息环境中,影响系统组织、导览、及分类标签的组合结构。良好的信息架构能更好的活动用户喜悦感,用户快速找到信息的那种成就感。这也是大多数网站不断的在缩减信息层级的体现。
一个网站包含的信息太多了,当我在新浪找到勒布朗 詹姆斯今天对阵小牛的数据表现的时候,也许经过:首页—体育—NBA–今日热点新闻—-今日赛果–小牛对阵热火 这样的一个过程,当然也能在首页下方体育板块中找到。前提是热点新闻,因为热点会被推荐到显目的位置,不是每条信息或文章都有这么好的命,迅速的被展示,当面对大量的用户,大量的信息,信息架构就不可或缺。此时标签系统就体现作用了,但是标签设置到哪个层级合适呢?是NBA还是篮球巨星还是勒布朗詹姆斯这个层级?
新浪的顶部导航:
用户在首页直接可以进入NBA,无须经过:首页—体育—NBA,缩短了访问层级。
NBA新闻频道导航:
首页新闻导航设置了:社会,军事, 体育设置:英超,NBA
NBA页面的信息粒化到了,球星,球队,球队赛程,专题…..
我们在生活中的可以举类似的例子,我们假设,同样成本的情况下从A地去B地,火车和汽车两种乘车方式,但是火车无直达的车次,需要转车到C地然后换乘到B地,汽车可以直达到B地,你会选择汽车还是火车呢?如果不是旅游的话,我会选择B,特别是带着某种目的的用户。一般会选择直达。
但是面对互联网这样海量信息的时候,还是做垂直,信息划分到那个层次为止,怎么划分,就是信息粒化的范围了 。
信息粒度具体的什么概念我也不能很准确的描述,当我们对某类信息(体育类)进行分类的时候,层级划分到最小单位,这个最小单位,我们先称之为粒度,其实信息粒化是分层次的,人们在处理复杂向题的时候,一般是根据具体情况,凭借以往的经验或者专业背景知识,将问题分解,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来分析问题。在描述待求解的问题时,一般不是用精确的数字,而是用形式化语言、规则等来描述。
我们在做一个网站信息架构的时候,最好是将问题结合到实际的生活中去,减少用户的学习成本, 信息粒化到用户不用去思考,不用去寻找的信息层级,去辅助用户的思维和活动。
同时在信息粒化过程中提供一种满足用户信息需求本质的洞察能力,避免过多的细节影响到用户,干扰到用户的思维。其实到这里就突出了UCD的设计思想,将生活的中一些现象,组织起来,抽象到网站的信息架构中去。让用户在网站中寻找信息就如同在生活的情景。不会感到压抑,紧张。即使有压抑,紧张也能提供一个台阶让用户下,缓解用户压力。
我们看下导航网站下的信息架构的设计:
这是某导航网站的游戏频道的分类,分为网络游戏,网页游戏,………关联到游戏的“游戏周边 ”,上方的字母索引,很好的利用大众用户对游戏的忠诚度,大多数用户玩一款游戏会玩很长一段时间,记得游戏的名称就显的很简单了,通过游戏名称的索引就进入到相应的游戏网站了。比如找三国杀,这款游戏很热门,直接就可以在休闲竞技里面找到三国杀了。
红框里面的链接是针对游戏的内容来定的,为后面的用户指引奠定了基础,下次再来的时候,直接通过红框的主题分类找到目标游戏,减少用户负担。
信息粒化到游戏–游戏分类–主题分类—-游戏名称,或者在字母索引中直找到游戏名称和链接。
假如分类直接按照主题分类,没有字母索引,在现在几千款游戏里面寻找到自己钟爱的那款游戏,无疑会增加用户检索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