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错法则的核心观点是——如何有效的在用户出错之前就尽量避免错误的发生。
一、什么是防错法则?
防错法则认为大部分的出错都是产品设计的不够优秀,而不该责怪用户操作疏忽,通过设计手法可以把出错率降到最低。防错法则的核心观点是,如何有效的在用户出错之前就尽量避免错误的发生。
防错法则最早应用于汽车制造领域中,工程师新乡重夫(丰田精益生产庄家)于上世纪60年代,创造了这个理念,该概念重点阐述了防错法则的四项基本原则和十项应用原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防错法则的四项基本原则和十项应用原理逐渐被应用在互联网设计中。
二、防错法则解析
通过对汽车制造领域防错法则四项基本原则的解析,我把互联网防错法则四项基本原则概括为:
轻松原则:产品尽量为用户提供轻松的使用环境,避免用户产生疲劳、难以掌控、难以识别等问题。
简单原则:产品尽量为用户提供不管是新手还是专业人员都能快速使用的功能。
安全原则:产品尽量为用户提供安全、放心的使用环境,避免用户因马虎、失误而造成损失。
自动原则:产品尽量为用户提供系统自动化的操作,避免用户需要反复操作、反复确认、反复核对等问题。
从十项应用原理中,我提取了适合应用在互联网设计中的七项应用原理(如需了解完整10项应用原理,请Google新乡重夫-防错法):01
(1)断根原理:将会造成错误的原因从根本上排除掉
填写手机号,几乎是所有APP中必要的操作,造作APP在登录环节(如图示),当用户填写手机号时,手机号输入框限定了只能输入11位阿拉伯数字,不能输入更多数字,只提供数字键盘,且手机号格式用XXXX XXXX XXX的间隔方式。
这样的设计,最大化的避免用户出错,提高产品的易用性。当然,用户输入他人的或者无效的手机号是无法避免的。
(2)保险原理:藉用两个以上的动作必须共同或依序执行才能完成工作
藉用两个以上的动作必须共同执行才能完成的工作,在传统行业中应用广泛,例如:一些银行的保险箱,必须由银行工作人员和客户两把钥匙同时插入才能打开;在互联网产品中同样应用广泛,例如用户登录APP,必须账号和密码同时满足且匹配才能成功。
藉用两个以上的动作必须依序执行才能完成的工作,在互联网产品中应用广泛,例如用户要删除一项列表且该列表无法恢复时,必须先点击删除按钮,再点击弹窗中确认按钮才能成功删除列表(如图示)。
(3)自动原理:通过判断条件来限制某些动作的执行或者不执行来避免错误发生
用户使用支付宝APP对银行卡转账时,APP可以通过输入的卡号,识别该卡所属银行,并自动选择银行。这样设计不但能帮助用户快速完成选择,而且能避免用户选错银行,从而最大化的避免用户汇错款或汇款失败。
用户使用微信APP发朋友圈时,输入框输入字符后,发送按钮由置灰态自动变为可点击态,这样设计可以有效的避免用户发空状态。
(4)顺序原理:避免工作的顺序或流程前后倒置,可按照顺序排列任务,从而减少或避免错误的发生
以造作APP登录流程为例:
第一步,用户必须正确输入手机号后,获取验证码按钮才能操作。
第二步,用户必须输入验证码后,登录按钮才能操作(如图示)。
如果用户不按照顺序进行操作,而是在未输入手机号情况下,就去点击获取验证码或者登录按钮,那么这样的设计,就可以有效的避免系统执行无效的命令。
(5)复制原理:同一件工作,如需做二次以上,最好采用复制的方式来达成,省时又不出错
在某些APP中,用户填写一些信息时,系统会将这些信息保存下来,以便用户下次使用时直接复用。例如:马蜂窝APP,就会将用户填写的入住人信息保存下来,供用户下次使用。
(6)层别原理:为避免将不同工作做错,而设法加以区别出来
在某些APP中,当调起一系列功能菜单时,通常会将“删除”等具有不可恢复的功能做特别的标识,例如微信和微博。
在使用mac系列的电脑时,用户可以对文件进行颜色标注,通过不同颜色来区分文件的分类、重要程度、是否紧急等属性。
(7)警告原理:异常现象发生时,系统以声音、颜色、震动、动效等方式反馈“警告”的信号
当mac电脑在某个程序出现异常时,就会用程序图标不停跳动的方式,来告知用户该程序存在异常,需要及时处理;
iPhone在输入密码解锁时,如果密码输入有误,密码区会通过左右摆动且配合连续两次震动的方式,来告知用户密码输入有误,请重新输入;
当用Windows电脑作图时,如果PS运行出现异常,就会通过弹窗且配合叮叮叮的音效,来告知用户设计稿又白画了(心痛)。
总结:防错法则可以帮助设计师站在用户体验的角度考虑设计方案,帮助用户提高效率,让用户更快完成目标,帮助用户减少出错率,让用户用得更安心,帮助用户快速感知异常,及时从异常中恢复正常。防错法则可以有效的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甚至是提升用户对产品的良好印象和产品信任度。
重要说明:设计法则并非绝对正确,需在理解的基础上适当的运用,切勿拘泥于设计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