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辛苦苦研发一款新产品,却担心被抄袭、被竞争对手模仿,陷入红海、陷入恶性竞争?产品研发之初,一定要先想好给自己的产品搭建护城河!
一、竞争之困
2016年可以算作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一大转折点,巨头流量入口地位的锁死,互联网资本寒冬的起点,新媒体模式悄然兴起,导致这一切源头的都源于流量红利的模式变迁,随着行业巨头的流量池的建立完毕,流量竞争的模式由增量博弈向存量博弈变迁。
而随着软件著作保护机制的完善,加上产品形式上的颠覆创新速度越来越慢,靠技术抄袭竞品的产品研发模式也开始利益下滑,风险加剧。
流量私域,个人IP的概念越来越火,网红效应越来越普遍,这表明用户也越来越重视产品价值的个性化主张,如果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也是必然趋势,随着用户不断的学习,审美价值追求的不断训练,统一规格化的产品缺乏个性,缺乏情感关联将越来越不能再满足用户的需求。
事实也正是由于私域流量的侵蚀,公域流量越来越贵,以前靠烧钱做广告脑残推广的路子也越来越难走。
破局思路
那未来的产品路应该怎么走呢?事实上这正是用户价值型产品的春天,正因为用户越来越挑剔,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化,那些流于形式,没有用户价值、缺乏个性化创新的产品将会被迅速淘汰。
也正是这种用户诉求的变化,加上存量流量渠道的越来越廉价,基于OCLV体系的产品开发模式,甚至可以先选出用户引入路径,从搭建私域流量池开始,当种子用户累计到一定的数量后再开始进行软件产品研发,这样既可以先于产品投放实验用户价值定位的有效性,进一步降低投资的风险。
二、围绕用户价值建立壁垒
其实围绕用户价值建立壁垒的产品在16年之后也越来越多,比如美篇,keep,新氧,丁香园,樊登读书会、得到等等都是围绕着细分领域的用户价值来建立产品壁垒。
这样做的好处是,用户价值差异化的产品的具有先入优势,尤其是运营的资源积累,这一点就已经把后入的竞品甩开,通常先积累的产品遇到后仿者,后仿者很大概率就是在为前者做免费宣传。
那具体应该怎么围绕用户价值建立壁垒呢?在这里可以把它分为了三步:
1. 基于用户价值积累内容壁垒
前文有说到,先选出用户引入路径,从搭建私域流量池开始积累用户,实际上如果你开发的产品用户价值突出,就可以这样做。
比如最近的一个很火的男性潮牌APP《毒物》就是使用这种模式,前期先运营公众号,积累内容与粉丝,然后再开发小程序,然后再开发APP,这样逐级投入,大大降低了投资风险。
毒物APP的做法,不但建立了内容壁垒,还事先对用户价值进行了校验,以非常低的成本去试错,实际上这种运营内容先行的模式也非常的符合当下的流量格局,毒物可以算的上是一个流量存量博弈下的典范。
2. 基于用户价值打造品牌资源
当第1步建立了初步的用户,完成价值校验之后,基本上算是完成了冷启动的过程,虽然这种冷启动的模式有点漫长,但是投入风险却低很多,非常适合OCLV模式与原则。
有了用户,基本的平台搭建好之后,可以作手把用户导入产品,在产品内建立用户社群。另一方面整合符合用户价值的B端,形成一套完整的消费链条,打造品牌资源池。
这里以新氧为例子,在新氧完成了种子用户的积累之后,就开始了跟整形机构合作,直接打通了用户->内容->消费的一站式渠道。
当然这种模式也曾被调侃为,开个商城。但,这里的开的商城跟以往的传统的“开个商城”最大的区别在于资源紧密围绕用户价值,具有品牌效应。
比如新氧合作的整形机构,在线上的渠道都是先由新氧整形这个品牌检索后,以新氧的品牌去分发流量,它的流量路径变成了搜索->新氧整形->整形机构,而传统的开个商城的模式,用户寻找产品只是借助于平台提供的整合工具,而本身没品牌效应来吸引流量,产品的品牌价值感非常低。
当然这也并无绝对,比如电商平台就是个例,淘宝、京东、天猫、拼多多等平台模式构建的产品也是有品牌流量效应的。
3. 与用户重合的渠道合作共赢
用户重合在传统的平台模式应用,或者技术工具类应用这一点几乎是引起竞争关键的要素,但是这点到了OCLV体系开发的产品上,你会发现,用户重合,价值不重合的产品之间不但没有了竞争,反而可以相互合作,做互推导流,这一点相较于传统开发思路的产品有很大的优势。
比如,微信公众平台的互推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不同定位的公众号之间经常会进行内容互推,合作共赢。当然,由此思路也带出了公众号大号带小号的运营模式。
同样的,在OCLV的产品里面也可以利用大号带小号的模式进行用户增值,其实这跟以前流量红利时代用户导流的原理类似,但是红利时代是纯粹的为导流而导流。
三、结语
可以发现,基于OCLV的研发思路去开发的产品,天然就具有壁垒性,同时还可以对研发的流程进行分解拆分,对先借助内容对用户价值进行事先校验。
如果一个设定的用户价值对用户没有吸引力,则基本上这个产品的后续研发也可以撤掉了,从而也进一步降低了产品研发的失败风险。
事实上这也更符合精益创业的法则,OCLV的产品研发模式也更适合创业项目。
相关文章
OCLV产品研发体系回顾: http://www.woshipm.com/pd/2523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