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成功的交互设计都是以一种简便、直接了当的方式来协助用户完成产品体验。微交互就是这样,通过一些微小的交互操作就能实现功能,好的微交互设计将会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产品体验。
很多人把微交互简单的理解为做个动效,实质上,我们通常见到的那些动效只是微交互构成中的一部分,属于反馈层面的视觉表达。
微交互既不是一个酷炫动效也不是一个庞大产品功能,他是产品功能中通过一些微小的交互操作实现功能的细节,这些细节带给用户的是方便和便捷,能更好的提升用户体验。
在用户操作时清晰表达当前状态。
给用户提供愉悦轻松的反馈。
用户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进行了交互动作完成了功能操作,实现了用户目标。
操作结束后看到自己的操作结果。
接下来,介绍构成一个完整的微交互4个部分,以及如何在微交互4个构成里,设计好的用户体验方案。
一、微交互的4个构成部分
触发器、规则、反馈、循环与模式这四个部分是设计和分解微交互的一种方式。
触发器启动微交互、规则规定微交互的工作过程、反馈向用户说明规则、循环与模式是影响微交互的元规则。
1. 什么是触发器
触发器是启动微交互的物理控件,当触发控件后可以启动下一步交互操作。
我们常见的触发器是由用户主动去触发的物理控件,比如:控件、按钮、任务栏、图标等。
要让人知道功能如何操作,微交互的触发器就要设计得吸引人、让人明白这个操作功能。在设计中也要理解用户要干什么,让触发器的位置跟用户需求相吻合。
除了用户主动触发的物理控件外,还有一些是系统触发的,无需用户接入,只需要满足条件就会自动触发。比如系统错误、收到数据触等。
2. 什么是微交互规则
每款游戏背后就是一套游戏玩法,同样每个微交互也是一组被设计的规则。
微交互中的规则是:在任务过程中规定“用户什么可以做?”“什么可以不做?”“按照什么顺序做?”
这个规则反映的是:业务逻辑、用户使用逻辑。
举个电商购物例子:把一件商品加入购物车的微交互,最初规则就是单击“购物车”图标,商品就被添加到“购物车”中,购物车tabbar图标也相应出现数字。但在设计规则中,要考虑用户是否购买过,如果购买过商品旁边购物车图标改为了“数字加减”,当再次加入则业务逻辑限制出现提示。
3. 什么是微交互反馈
以最简单的按钮常见两种反馈为例:
按钮状态变化—表明用户干了什么(按了按钮)
按了后发生什么(跳转下一页或者结果发生等等)
反馈的目的是:帮助用户理解微交互的操作,通过一些反馈的状态告诉用户“刚才做了什么?”,“到了什么阶段?”,“可以干什么?”
,“结束时,什么不能干”。
反馈的方式也取决于微交互的规则设计、硬件设备、数据接收等。
例如,下载文件:下载过程中有进度条的显示,显示文件多大,当前下载速度(数据显示),剩余多久时间完成。
4. 什么是循环与模式
以iphone闹钟为例:用户目标是指定时间闹铃,闹铃什么时候会响,提示用户设置闹铃是模式。循环就是多久再响一次,长循环就是用户重复设置闹铃的提示。
模式是规则的一个分支,最主要目的就是执行一种不常见的动作。
常见的模式就是:设置,用户可以在其中指定一些有关微交互的选项。
循环的核心就是:确定微交互的持续时间,也是扩展微交互的生命周期,循环的参数是用户体验的最佳方式,循环由规则指明。
1. 设计微交互之前的思考
设计一个优秀的微交互体验方案,首先要了解用户,知道用户要达到什么目的,经历哪些步骤,不同情况下的操作环境。
比如:用户要给朋友转账,这是用户的目标。转账数额是否充足、朋友账号的显示是否正确、转账成功与否属于操作中的微交互的步骤与不同情况。
设计清晰的规则—微交互逻辑图:
在了解完用户的目标后,接下来就要分析:用户经过多少步骤从初始达到目标?会有多少种情况?
还是以微交互主要构成部分拆分:
触发器如何被触发?
操作期间用户可以进行什么行为?
交互发生的顺序和时间?
使用数据及来源?
简洁的配置及参数?
什么反馈?
处于什么模式?
是否重复,多久重复?
微交互结束发生什么?
约束条件:设计微交互规则中考虑业务、环境、技术的约束——例如:电商中秒杀、满减业务的逻辑,会导致微交互的状态不一样。
设计规则:规则随着条件的的增加,操作越复杂,运用逻辑关系图会更清晰。
——举个例子:
设想一个音频播放器的例子,我们需要一个清晰可完成的目标——成功播放音频内容。
在构思中,做一个规则判断:用户来到页面是否要继续上次的音频?
然后,针对规则做出方案,最后的目标是:用户成功播放音频内容。
在下图中的细化设计,随着规则增加,逻辑图越复杂,但最终设计规则会让用户越来越接近最终的目标。
2. 微交互其他构成部分的设计
触发器的设计:
触发器的设计需要引人注目、放在明显的位置、以较少的信息传达触发器是干什么的,同时有清晰状态展示。
用户心智:符合大多数用户的操作习惯,降低用户的理解成本,比如:一个购物车图标,一个标签能让用户直接明白意图。
展示数据:在激活触发器前,思考什么信息展示对用户最有价值,比如:未读信息的数字展示、进展数据等。
反馈的设计:
A. 制造情感化的个性氛围:在一些app中会赋予拟人化语气,比如“又忘记密码啦,真衰”;根据产品特性建立一套有性格特征的反馈个性——冷酷、萝莉可爱、温柔等
B. 利用视觉、听觉、触觉或者它们的组合提升吸引力。
视觉方法:利用趣味动画来吸引注意,有利于激发用户交互的兴趣。
增加手势、声音、触觉方法:强化用户动作,比如按压、声音、触摸、震动等。
知乎APP“赞”功能点击后手机震动
C. 操作中反馈提升用户掌控感:让用户看到自己的操作结果、用户预防错误、让用户看到交互进程,以及,减少反馈信息复杂度。
让用户看到自己的操作结果:给予用户的信息输入进行视觉化呈现,并提供反馈。
用户预防错误:例如错误情况、限制数量等,帮助用户将操作错误率降到最低。
让用户看到交互进程:用户使用产品时,能看到进程,及时获得信息。
Less is more,减少反馈信息复杂度,直接传达操作:减少动画形式过度、信息的复杂度、重复性。
设计规则解决复杂性——化繁为简:
微交互的目标正是帮助用户从繁琐的任务流中解脱出来,减少额外步骤,用最少步骤完成用户目标。
解决最核心的复杂性:找到复杂性出现在什么地方,用户在什么地方最容易出错,用户可以控制哪些内容,用户在什么时候可以去修改这些内容。
快速计算、数据记忆等帮用户节省操作:比如:登录中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密码忘记,用户掌握着密码的输入权限修改权限,利用记录密码则是简化登录密码的操作。
较少的选项和默认项:给用户选择越多,规则就越多,规则少微交互就越容易理解,因此给用户少的选择,帮用户提供一些默认项是一个化繁为简的办法。
模式、循环的算法设计:
顺序:各个步骤的先后顺序,哪个在前,哪个在后,有没有条件。
决定:通常都是“如果……就……”的形式。
重复:循环步骤,例如:搜索字段输入时,每输入一个新字段就更新一次结果。
变量:变量是容器,是算法的巨大威力来源。搜索结果、经过步骤都是变量,变量可以是数值字符或逻辑值。
小结:细节成就卓越
总的来说,微交互虽然在操作过程中感知很微小,但在用户体验过程中,微交互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这也是我经常提到的细节成就卓越。
微交互中最终还是为了帮助用户辅助实现某些功能,以产品任务为单位,进行的多个交互的组合,会涉及不同使用场景、规则、模式、数据算法等,最终只为让用户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完成交互操作,实现功能操作,完成用户目标。
写在最后:不可被忽略的技术发展与更新
我们发现:现在习以为常的交互方式,都曾经历过一次次的迭代更新。随着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推进微交互的创新,带来的是更简单便捷的操作,比如:手机锁屏解锁操作:随着手机触屏技术、指纹、人脸识别先进科技,解锁屏幕越来越快捷,甚至没有感觉就通过人脸识别解开了。
随着触摸屏、传感器、语音和手势技术不断成熟,这些新技术与新的交互手段进一步促进微交互的发展。
如今,随着5G网络的到来,将会推动更多的创新微交互,而这些微交互创新体验涉及的控制、规则、模式、算法等远比开关灯抽象得多。
参考文献:
《微交互:细节成就卓越》 作者:Dan Sa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