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链路的工作思维是运营工作中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本文主要介绍了“全链路”工作思维方法的四个步骤。
在我们日常的运营工作中,不仅是设计,运营、策划、交互、开发等项目中的每个人都必须具备全链路的工作思维,才能有效完成工作和达成目标。
“全链路”这个词应该是16年从阿里出来的。那年刚好也是我从设计管理转型到带创意团队,加上业务部门的架构调整,深刻体会到全链路的工作思维对一个人成长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对人的能力要求门槛越高,这也是市场的趋势。你必须具备更多的能力,才能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设计的价值是什么?
借用Tim Brown的话:“Change by Design!设计改变一切!”
设计思维等于将设计创意的能力提升。用到创意性的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你可以做任何事。
设计师必须清楚自身能做到什么能给公司带来多少价值——设计的价值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并创造价值。
一、设计行业的趋势
近年,设计的发展趋势从UED(以用户为中心)变成UGD(以用户为中心,以业务增长为导向,不以结果导向的KPI都是耍流氓),对设计的价值考核也越来越清晰,同时对于设计师的能力体现要求更高。
行业上升发展趋势要求设计师更懂行业(掌握行业间的差异)、更懂用户(洞察用户的需求)、更懂数据(善于分析业务数据)、更懂增长(投入产出比)。
前三个或许大家都有意识到,但大部分缺少增长思维:即设计的终极指标,设计想在企业产生更大的价值就需要更深地接触业务。
二、设计师的瓶颈
目前,大部分运营或者视觉设计师往往会存在思维局限、目标模糊、缺乏创新、效率瓶颈等问题。而且在工作中始终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能力和思维固化,没有形成系统的方法或者自驱力改变现状。
对于如何提高技法这里就不展开说了,离不开看(多看优秀作品和案例)、玩(多玩和体验各大流行app设计差异点)、练(多在工作中实践)、读(多读行业案例和经验分享) 。
三、全链路的设计思维四步骤
针对目前大部分设计师存在的问题,全链路的工作思维方法可以总结为“找、拆、试、效”四个步骤。
1. “找”
全局全链路思维:
为解决用户全局体验问题,我们应该从“业务战略—用户场景—设计目标—交互体验—用户流程—预期效率”全链路进行分析。
找准问题点,设定设计策略,而不是单纯听从别人的安排。当然这些都需要整个团队达成共识。
设计师在期间要做到,职责不仅限于设计好看,技能不局限在作图,角色不局限在执行,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价值。
通过全链路体验思考“找”出问题点分为以下步骤:
全链路思考:
前提你是否理解业务诉求?
创意是否贴合用户场景?
素材是否吸引用户?
用户是否看得懂?
落地页是否清晰传达?
交互是否便捷易用?
流程是否精简?
是否加入情感?
满足这些有没有更多?
…
分析影响因素:
素材吸引力不够/不匹配
落地页活动体验不强
页面视觉传达不足
用户场景
文案偏硬
筛选因素:
素材吸引力不够
落地页活动体验不强
设定设计策略:
采取激励的方式激励用户
突出利益点
增加活动气氛(如参与用户滚动等)
设定体验指标:
举个栗子:
一个常规运营视频落地页,视频内容创意近年来对于数据转化比常规创意要高(前提视频内容需与用户产生共鸣、交互或有教化作用)。
通过全链路思考理解业务需求是:包装成专项视频数据给坐席提高后端转化。
通过分析播放率不高的问题影响因素有:素材不匹配、用户主动播放欲望不强、视频内容不够吸引用户。
筛选因素得出用户主动播放欲望不强为主要因素。
通过全局体验结合前端投放运营成本,在保证投放效率成本下采取激励的方式激励用户观看视频。同时前端投放素材匹配落地页,让用户完整体验视频内容同时又获得奖励。
设计师不仅仅在视觉设计上要做出优化方案,还要从问题点出发全局体验优化流程,给出可实施的方案策略及设计执行。
2. “拆”
将目标进行拆解:
团队每个成员都必须先理解和认同使命(公司的使命、部门的使命、团队的使命)。然后,基于使命去拆解目标和实现路径、方法。
对于设计师而言,我觉得使命最大的价值,还是在于提升设计师的自驱力。通过理解使命,你才能把自己视野和格局变得更高,然后在做设计的过程中才能做到不纠结不设限。
通过理解团队使命为降本提质,目标是通过设计降低投放效率成本/拉动用户注册,来实现路径为活动获客。实现方法有渠道素材、活动策划、交互设计、视觉表现等等,对目标进行拆解并结合步骤一设定设计策略。
团队中其他岗位也一样,首先需理解使命目标,再将目标进行拆解到不同岗位,理解你在团队中应该要做什么并且要达到什么目标。
设计前需思考:
因为需要达_______(某种意愿/目的),我们的产品需要解决_______(目标用户)的关于_______(问题的具体描述)的问题。
通过一种_______(设计策略),当我发现_______(设计目标)达成时,就证明我们的设计是可行的。
设计关键点:
通过流量模型可以看出有几个关键点:曝光/流量、点击率、访问率、注册率。
每层是有流量流失,那我们在做创意优化的时候要找准问题点,对症下药。
其中看出曝光和点击是首要任务(工作中设计师往往会将重心放在落地页的视觉上,而忽略前端素材的研究分析设计。),其次到落地页再到交互层。
设计推导:
例如:
素材层表现能否吸引用户
能在最短的时间阅读信息?
有提炼有用的信息给用户吗?
有点击欲吗?
创意落地页层信息是否表达清晰?
活动是否吸引人?
视觉是否做好引导?
有没有加入情感?
交互层逻辑是否贴合用户场景?
交互体验是否流畅?
用户操作是否便捷?
除了这些还有没有更多?
3. “试”
局部创新迭代:
在应对频繁的运营工作时,设计师常常会抱怨:工作那么多,哪有时间创新?
其实,创新不是要你绞尽脑汁地去想,而是在工作中持续的进行局部上创新。在一个设计师积累足够多项目经验情况下,对用户对交互等等都有一定的理解,在创新上也能给予运营团队很多想法和帮助。
局部创新比如表单交互优化创新、券的优化、功能模块的优化创新等等都能直接影响用户的行为。
另外通过不断迭代模块,让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更好。
4. “效”
模板组件工具化:
系统梳理提炼组件——在工作中进行组装——定期维护优化迭代组件
组件思维能在日常工作中起到快速提升效率。
作为一个设计师,除了要有全链路的设计思维,还需要有不断提高自己工作效率的方法和路径。
好了,啰嗦了这么多,其实想让大家要多思考正确做事情的方法。
你的价值远不止是一个执行!
5. 回顾:全链路设计思维的四个步骤
“找”全局全链路思维:从业务战略—用户场景—设计目标—交互体验—用户流程—预期效率全链路进行分析问题点。全链路思考、分析影响因素、筛选因素、设定设计策略、设定体验指标验证设计。
“拆” 将目标进行拆解:先理解和认同使命,然后基于使命去拆解目标和实现路径、方法。
“试” 局部创新迭代:持续局部创新优化,定期迭代。
“效” 模板组件工具化:系统梳理提炼组件,具备组件思维提升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