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是“谁”剥夺了设计师的话语权

设计师的话语权受到一定环境的影响,但环境的影响绝非决定性因素,尤其互联网行业。那设计师为什么会在一定环境下逐渐失去话语权?

01 当前问题

设计工作中,是否经历过这样的场景:

场景1

老板热情的问我:“你以后准备做什么,你认为设计有发展么”

我:“…….”

场景2

pm找到了你:“刚刚开发说你那套方案做不了,得改一改,这块改成微信那样就行,其他的你随意发挥下”。刚要反驳的你犹豫了三秒,回复了一句“真的要这么改么?”

“没错~明天上午得给出来,没啥问题吧?”

你再次犹豫了三秒,那天的你加班到了第二天上午…

场景3

灵敏的嗅觉让你闻到了一丝需求方想改稿的气息,你的第一反应是“你懂设计么”于是开始了无穷无尽的关于美学的辩论。最后以“设计要满足需求”截止…

无论什么职业,在工作中丢失话语权都等同于失去自由,曾经热爱的工作变成赚点钱养活自己的工具。长此以往,渐渐失去本该有的自信与理想,剩下的只有难以释放的压抑。尤其是对于向往自由的设计师来说,更是如此。

02 为何这样

设计师为什么会在一定环境下逐渐失去话语权?

设计师的话语权受到一定环境的影响,但环境的影响绝非决定性因素,尤其互联网行业,从未有哪一公司有“设计师职位就该低人一等”之说。

当你所处的环境中,设计师们变得越来越弱势,可以尝试着先从自身角度考虑以下问题。

1. 对公司的价值体现不够

对公司的价值是决定你在公司话语权的核心因素,对公司价值越大,你的话语权也就越大。

(1)不能或错误理解设计价值

不能理解设计价值,自身认为设计行业没有其他岗位重要,认为设计除了帮着需求方画画图以外好像就没什么其他可以做的。或错误的认为设计应该决定一切,公司任何阶段都应该围绕设计而运作,不看重设计的公司都很low。

(1)不能量化自己在公司的价值

工作中我们常常强调自我价值,但是有时会忽略个人价值和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

——“致阿里巴巴设计师的一封信”。

设计在互联网行业中为刚需职位,必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设计师本身能够通过自己的能力为公司带来很大的价值,一定场景下其价值为间接价值,如果不去归纳量化。长期以来不仅淹没了自己在公司的价值,同时也不能积累有效经验。

2. 自身缺乏主动性

(1)懒得争取,不如让改什么就改什么来的方便

明知道自己是对的,但为了方便,放弃底线。当这种场景形成了规律,再想改变会越来越难。

(2)缺乏学习,沉迷于自己的“舒适区”

舒适区是指自己在不同场景下感觉到自在的区域,一直在自己最熟悉的环境下会让人感觉到很安全,没有压力,没有紧迫感,人们会变的很松懈。接需求,搞需求是每个设计师的基本工作。如果拒绝学习,不去吸纳更多领域的知识,长期下去会让设计师的知识面越来越小,无法更全面的思考问题。

(3)缺少担当,凡事由他人做主

对自己的想法或方案不够自信,不敢承担其结果。永远提供多套方案,让别人选。先是放弃设计方案的主导权,然后放弃颜色和图形的决定权。

3. 自身专业能力不够

当工作的时间久了,我们有的时候会倾向去做一些“更大”的成绩,而忽略了对设计基础的继续深究。自身的专业基础能力也会无形的赋予或剥夺你的话语权,专业能力的缺失会让身边的同事对你的专业领域失去信任感,进而提出的质疑也就会更多。

以上原因可以总结为:专业能力突出并能主动的通过其能力为公司带来更大价值设计师或设计团队,是提升设计师在公司话语权的核心要素。

03 怎么办

那么设计师的价值该如何体现?该如何提升自己的主动性?以及如何不断升级我们的设计基础能力?

1. 体现自己在公司的价值

(1)如何了解自己的设计设计能用来做什么?

首先通过设计确实可以解决系列问题,但并不是能解决所有问题。

设计是把目标设想合理传达出来的系统性方法(来自百科),而设计师的主要价值就是体现在如何解决“合理传达”,那么什么才是合理传达?

1)信息传达的精确度:

设计就是通过某种形式传达信息,达成想法的精确传达为设计的核心基础,当信息传达不够准确,也就意味着失去了设计最基本的价值

2)用户使用的好感度:

某种场景下精确的信息传达并不一定能带来用户的好感,如在界面使用中,用户对“失败”的操作会有挫败感,如果精准的传达“失败”的含义,会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

(2)如何量化自己在公司的价值

从企业的角度思考设计师个人价值,增加自我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公司价值设计师在公司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体验价值

设计师在企业中的核心价值为体验价值,包括一枚精致漂亮的图标,一步简洁明快的操作,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用户体验的提升。体验的提升很难短时间被量化,但长期累积很容易被每个用户所记住。

一定场景下体验的提升意味着用户好感度的提升,间接的作用于商业价值的提升。尤其互联网行业中,体验价值尤为重要。当你的每一处设计围绕着极致的体验为目的,那么你的设计在公司就有了不可替代的价值

体验价值的提升并非嘴上提升就是提升,其正向的提升围绕着合理的过程与结果。

用户是不是真的有这样的需求-准确的目标?

这么设计是否真的能解决用户的这个方向需求-合理的方案?

解决了的用户需求一定会体现在某些结果上,如用户反馈或是相应数据-结果可验证。

这个体验提升的结果长期能否会很好的的作用于商业价值-符合公司发展?

2)商业价值

一定场景下,设计还可以短平快的达成一定的商业目的,一个按钮的颜色或大小,一套引导性的流程,都能短期直接的带来一定的数据提升。这些价值相对容易短期被量化,有些ued团队会制定自己团队商业价值的kpi…

例:iPhone3的时候,苹果设计团队用拟物化语言最大化突出了当时iPhone的显示性能;

例:滴滴通过把优惠或折扣数字变大,标题调小增加点击欲望,提高其点击率;

例:某个当下最流行的短视频产品把广告做成和内容一样的形式,让用户无意中的看到广告,把时间去掉让用户更多时间的停留(呵呵呵)。

所以某种环境下,设计带来的商业价值和体验价值会有一定的矛盾性,两者都有优缺点。比如:在互联网高速发展、争夺时间的环境下,设计的体验价值难以短期见效。而设计的商业价值影响体验的情况下,虽易短期见效,但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用户好感度与忠诚度,进而影响长期的商业价值

以上可以总结为:能做出一套“合理传达”的设计是你的自身价值所在,能够带来“体验价值和商业价值”的设计是你在公司的价值所在。

2. 如何提升自身的主动性

(1)做好并把控自己的专业领域

首先把控并不是指自己领域的问题别人怎么说都不改,也不是掐着别人不让他说话,当其他人提出无论大或小的问题时候可以先思考下其问题的下面两点:

1)是否为设计方案影响到了需求问题

因互联网行业中,设计会涉及到多部门的高密度合作,当设计影响到了需求,或需求影响到了体验,需共同协商相对更完善的解决办法,其目的一定是为达成需求更好的传达给用户。

2)判断其问题是否客观存在

当其他人提出的一些设计问题,比如:“我觉得不够美”之类的,我们需要先判断其是否有某些客观问题导致他这样的直观感觉。但因每个人的主观判断各不一致,尤其颜色之类的无法满足所有人的审美。

设计师一定程度上需要围绕客观的分析展开设计,尽可能做到不以主观判断决定设计。如果设计的每处细节都有着客观的分析,那么在面对“我觉得不够美”的问题的时候将有足够的条件推翻这个说法二百次。

所以,面对问题保持不因改动,是否方便而放弃对错是更对用户负责的体现 ——即面对细节,保持敬畏。

(2)如何跳出“舒服区”

舒适区是指自己在不同场景下感觉到自在的区域,一直在自己最熟悉的环境下会让人感觉到很安全,没有压力,没有紧迫感,人们会变的很松懈。

当你已经能够较为轻松的应对各业务需求的时候,需要更全面的思考问题,跳出舒适区拓展自己的跨界知识是必要条件。对未知或新事物的恐惧是人的本性,但是成长本身就是突破恐惧。那么设计师如何正确跳出舒适区?

1)设定目标,跨界探索

我们并不是为了跨界而跨界,一定场景下我们跨界学习是为了更全面的分析问题本质,以便于更客观的确定设计方向。

2)跳出设计师视角,建立所在行业中的整体思维

工作过程中,每个职位视野一般存在一定的盲角,设计师也是一样。一般情况下,设计师在完成业务需求的时候,视野容易存在片面性。如需要更全面的视角支持你的思考,跳出设计师自身视角是唯一出路——即看待问题,开阔的视野更能发现问题的本质。

(3)敢担当,有思考,能作主

互联网行业中,设计师应该有在公司内的独立定位,并不只是各条业务的需求设计支持。

设计的核心目的为服务于用户体验,更准确的说为用户使用体验。所以设计师有责任和义务去对待每一处设计,并在公司内能更好的为用户发声。

在推进自己的设计方案时,尽量不要把所有方案摆上来让需求方选择,尽可能的通过自身专业以及自己的跨界知识,结合数据、反馈以及以往经验等找到一套当下最优的方案,并阐述其中原因。

正确与错都很正常,当自己的判断确实出错的时候,也还需正视自己的过失并敢于承担其结果。一定程度上当我们有了独当一面的话语权的时候,就必须要背负着相应权利带来的结果,这也是设计师的职责所在。

即对待职责,敢于担当是设计师独当一面的前提条件。

提升自身的主动性即为:

面对细节,保持敬畏;

看待问题,视野开阔;

对待职责,敢于担当。

3. 坚持专业基础的不断升级

(1)接受与学习新趋势

互联网下的设计行业一直在高速发展,几年前的设计在现在看来已经很复古了。设计师应随时关注着当下的设计趋势,而不是沉浸在三年前的设计规范下。

(2)对设计细节的极致追求

设计趋势一直在变,但设计师对细节的追求并未变。不同情况下,设计的细节往往体现在不同的形式中。如扁平化相对于拟物化,更多的细节由对材质的细节刻画转变到了对颜色、对抽象造型等的研究,并不是说扁平的视觉语言没有细节。

04 总结

总而言之,设计师的话语权并不会瞬间建立,需要工作中的点滴积累,同时更多的话语权也意味着更多的责任感。希望每个设计师都能成为一个高价值、敢探索、有担当的人。通过自己点点滴滴的设计让公司乃至社会一点点的变得更美,更好。

以上为本人的一些看法,也欢迎不同看法的伙伴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感谢您的阅读,下期见!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是“谁”剥夺了设计师的话语权  话语权  话语权词条  剥夺  剥夺词条  设计师  设计师词条  
设计

 产品设计中,当网络断掉时APP如...

如今移动互联网已经深入到生活的各个层面,现在的移动应用已经无法脱离网络而独立存在。本文主要就是讨论应用在网络情况不佳时的处理方式,希望和大家多讨论。最初,应用的...(展开)